当前位置:家谱馆 > 闵姓网 > 闵氏源流 闵氏源流

山东鱼台闵氏与五经博士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闵姓展区
闵子骞作为中华民族的先贤人物,在文化发展史上影响是较大的。历朝历代,封谥不断。而他的后人,也与孔、孟、颜,曾等儒门圣贤后裔一样得到了许多封赐和优待。清朝初年,鱼台闵氏作为闵子骞的嫡长后裔,就曾被封赐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并统一由衍圣公管理。考证这一史实,对闵子骞研究有一定意义。

一、五经博士的由来

     博士,古代学官名,此官名源于战国时代的秦国。《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博士,秦官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武帝之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成为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唐朝设国子`四门等博士。明清两代亦有“国子博士。”五经博士,各掌专经讲义,继以优给先贤先儒后裔世袭。主祭祀、看护林庙,不治院事。

     孔、颜、曾、孟等十三氏圣贤后裔都曾册封“世袭翰林五经博士”。其中孔氏后裔最早得到该封号,历代封建王朝时代对孔子一再追谥加封,一直奉为“大成至圣先师”,对其嫡裔子孙也“恩渥备加”,“代增隆重”。长子册封为世袭衍圣公,次子至十五岁,则被授以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同时,先贤先儒颜子(1451年)、孟子(1452年)、曾子(1533年)、闵子(1699)、冉子伯牛(1724)、冉子仲弓(1724)、端木子(1684)、仲子(1587)、言子(1712)、卜子(1720)、颛孙子(1724)、有子(1788)等十三氏后裔嫡孙也先后被册封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职级为正八品京官,可以加级,刺封二代。享受此职位可地免杂徭,人无丁役。

二、鱼台闵氏与“世袭翰林五经博士

     鱼台闵氏源于姬姓,氏出鲁国公族,闵子骞是其“合族之始祖”(闵氏修建家祠碑记)。明末清初,鱼台闵氏被确立为闵氏大宗,(即嫡长子)在宗法社会里,“大宗者,尊之统也。”(礼记·大传)“百世不迁之宗者,谓大宗,有五世则之迁宗者,谓小宗”(唐·孔颖达疏)。鱼台闵氏之所以为闵氏大宗,是因拥有闵氏尤其是始祖闵子骞以来较为完整的谱系族譜。据鱼台闵氏大宗谱系记载,鱼台闵氏世居鲁地,北宋末年,女真贵族南下,康王赵构渡江建立了南宋政权。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孔子第48代孙衍圣公孔端友部分族人,随高宗南渡,定居衢州,世称孔氏“南宗”。闵氏第44代孙闵襄、闵端也随之南渡,定居歙州。(今安徽新安江流域)。即:“康王发济州,鲁宗随驾南渡”《闵氏族谱》。1522年,明嘉靖元年,闵子骞第60、61代孙闵三茅、闵寿保复业曲阜,寄籍济宁,族人也随之返鲁。闵三茅、闵寿保父子二人曾上书明皇帝,请求以“世袭翰林五经博士,”身份奉祠,没有得到批准。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圣祖玄烨幸鲁”,“四月初五日,圣祖回銮至济城南石佛闸下”(今济宁小闸口)。闵子第64代闵煌、第65代孙闵衍籀“持谱进章”,觐见康熙,援“孔、孟、颜、曾四氏学例”陈情援例。康熙回京后,命吏部遍访闵氏后裔,查找闵氏大宗,后经济宁直隶州府衙、衍圣公府、闵姓族人论证、朝廷群臣议准,确定鱼台大闵庄闵衍籀为闵子骞嫡长裔孙。1700年,钦派蒙州主吴公授予鱼台大闵庄闵氏后裔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鱼台籍闵子骞第65代嫡孙闵衍籀,从而成为闵氏第一个接受该封号的人。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朝廷又钦拨二十五顷二十九亩祭田地(今邹城东南、任城廉屯、微山南阳湖一带)给鱼台闵氏,主祀闵子。1721年,康熙六十年,64代孙闵煌在鱼台大闵庄兴建家庙闵子祠,主奉闵子祠祀事。1725年8月,雍正皇帝在给曲阜孔庙大成殿题写“生民未有”的同时,也给鱼台闵子祠御书了匾额“门宗孝行”。1748年2月,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东巡祭孔。对“孔氏子孙及十三氏子孙各官俱著加一级,并将曲柄黄伞留赐衍圣公及博士等宜”。鱼台籍闵子第66代闵兴汶“五经博士”职位也暨加一级,也留赐了曲柄黄伞一把。(曲柄黄伞已于1937年在河南渑池遗失)。鱼台闵氏宗族享尽了无尚荣耀。

三、五经博士的管理和废除

     闵氏五经博士也同其他十三氏五经博士一样,袭封均由衍圣公保举,并受衍圣公管理节制。“应袭者十五以上,衍圣公保送礼部,考试果能文理通晓,注册察俟。承袭之时,衍圣公察案具题授职”。.五经博士凡进京陪祀,在曲阜接驾,孔庙祭祀等俱由衍圣公率领。见面行师生礼,每遇朝廷大典随衍圣公入京行礼,曲阜孔庙春秋大祭以束修助典。五经博士及所属官凡经人控告,均得由衍圣公“先行传讯,或自行断结,或移送地方官审讯”,未经衍圣公传讯。地方官不得先行审理。

     鱼台闵氏自1700年册封翰林院五经博士后,代代相传,先后传承了11世,至75世闵祥麟停封。1914年,民国三年,北洋政府頒布《崇圣典例》,继续封北宗的孔氏为衍圣公,改南宗、闵子、冉子伯牛、冉子仲弓、端木子、仲子、言子、卜子、颛孙子、有子、东野氏五经博士为奉祀官。“由衍圣公及各氏按照旧例,报由地方长官呈明内务部核准承袭,”并给年俸银币一百元。1928年,民国二十四年停发。1935年,国民政府下令废爵,废除“衍圣公”及孟、颜、曾三氏“世袭翰林五经博士”封号,委任“奉祀官”。至此,“世袭翰林五经博士”制度历经四百余年宣告终结。

参考资料:乾隆版《曲阜县志》、《鱼台县志》、《闵子祠修建碑记》、《圣贤后裔五经博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