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苗姓网 > 苗氏源流 苗氏源流

苗姓历史播迁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苗姓展区
木有本而后生千枝万叶,水有源而后分东流西派。苗姓在两千多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向外迁徙。因居官、战争、戍边屯垦、经商、避灾祸战乱等分散迁徙者无计其数。

苗姓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其子孙早已北越王屋、太行,南渡黄河、长江,走向了的四面八方乃至海外。

    春秋苗邑,是晋国的附属小国,随着晋国的逐步衰弱,它也每况愈下,日渐衰落。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晋国被魏、韩、赵三国瓜分。晋亡后,苗邑先属韩国,后在周显王十年(关359),魏与韩交换部分土地,取得轵道(见济源市志),苗邑又属魏国。在这种形势下,苗邑人民为了生计,都纷纷出走,其中有一支向北过轵关,迁徙到了山西潞州(今长治市)。

    轵关是太行八径中通往山西的第一径,就在苗邑,因此苗邑人出轵关、奔潞州有着先天的有利条件。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贲皇奔晋,蕃其子孙,熊轼留潞,后多达人。”这就是说,贲皇的后裔熊轼,后来留在了潞州,苗姓子孙就在这里生生不息,世代繁衍,勤勤恳恳,谋求发展。现在这一带不少县如长治、壶关、长子、平顺等,都有较多的苗姓后代。壶关县北皇村、清流村、韩村等都是苗姓比较集中的村庄,北皇村的苗令兵回忆说:老人们都传说我们这里的苗姓是东周列国后期迁来的,我们的村名就叫贲皇村,是为了纪念老祖宗,“贲”和“北”音较接近,后来就演化成北皇村了。看来说的有一定道理。潞州一带虽然是崇山峻岭,石多水少,但人民自古朴实,勤劳能干,和其他地方比起来,这里相对安定,因此苗姓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人口相对增加较快。

    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党地区逐步形成了有名的苗姓郡望。“郡”是行政区划名称,“望”是家世显赫在当地有名望的大族。从我国历史来说,郡望大都在魏晋至隋唐时期形成。望族的形成要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人口要多,子孙旺盛,即“宗大族盛”。其次,本族大都有声振一方的名人,或在朝中当名臣武将,或在土方声名显赫,百姓敬仰,或在艺术、科技、文化等某五方面有较高造诣,这样的家族就会逐步成为望族。苗姓人口在上党地区迅速发展,到隋唐时,名人贤士就如同雨后春笋,接连涌现,如唐时上党有:官至左相的苗晋卿,大历十大才子之一的苗发,大历监察御苗丕,这是壶关县的父子三人。还有苗愔、苗恽、苗恪、兄弟三人,相继登科,先后都中进士,入朝为官,他们也是壶关人。还有缙云郡太守苗奉倩,谏议大夫苗拯,也都是唐时上党名人。上党苗氏家族通常使用的堂号叫东阳堂。

隋唐时期,可以说是苗姓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除上党郡外,根据史书记载,还有东阳郡、济阴郡等地方也形成了苗姓的郡望。《通志•氏族略》说:“苗氏,望出东阳,东阳的治所在浙江金华。”东阳郡是三国时吴宝鼎元年(266)分会稽郡设置,属地在今浙江金华地区。《辞海》说“上党东阳和金华东阳都是苗姓望族。”济阴郡在现在定陶县一带,隋唐时期也是苗姓比较有名望的居住地。

    宋代苗姓有了进一步发展,上党地区的苗氏仍最为兴盛,名人仍很多,如:威震河州的节度使苗授,天武都指挥使苗履,护送隆佑太后南渡的统制官苗傅,他们是出自上党的祖孙三代人,都有较高威望。他们的子孙在祖父母做官的地方,落户生根,使苗姓方面的地域更加广泛。这里要特别提到有一支返造回苗姓故里济源的苗姓。

     元末明初,战乱纷起,苗姓同许多姓氏一样,不少家族都又被迫迁徙。据江苏沛县等地《苗氏族谱》载:河南永城县东四十里的苗桥,苗姓人口较多,但元末明初战争连年,又加上天灾,苗氏家族就分七支向外迁徙,一支到汴京(今开封),一支到夏邑,一支到江苏沛县,一支到山东,一支到安徽,两支到山西。这七支人后来都在新地方生息发展,形成了庞大的苗氏家族。明初平定天下后,大约用50年时间,从山西向河南、河北等地进行大规模移民。河南武陟县大封村《苗氏族谱》载:洪武三年初,山西长子县西堡村苗子实迁到武陟县西南大封村,初到这里时,人烟稀少,困难重重,可是苗子实带领家人披荆崭棘,开荒种地,世世代代,耕读传家,使苗姓这一支人很快兴旺起来,不说从这里迁徙到外地的子孙,仅现有苗姓人口就有3000多人。另据西平县苗堂村《苗氏族谱》载:始祖苗公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西平县苗堂村,后分居于苗张村。洪洞大迁民,为包括苗姓在内的很多家族蓬勃发展,带来了一次新的机遇。

    清朝以来,苗姓人口不断向东北、向南方、向沿海地区和海外发展。如清光绪三年(1877),河南西平县苗张村一支苗姓,为生计去“闯关东”,路经河北省昌黎县虹桥乡邢庄,感到民风淳朴,情义难舍,就定居下来,至今已五世,人丁兴旺。

      经过2600多年的繁衍发展,至今苗姓人口已遍布华夏,约占全国汉族总人口的0.07%,总人数约90多万,按当今人口多少为序排列居154位。主要居住在山东、河南、甘肃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