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洞口 米久伙
谱中记载:季三四子旺家门,定个班字一景字。春华文绣兄弟名,季三三子米景文。原娶两张后唐氏,所生八子比八荀。勤成敬信两张育,德书全殷唐氏生。景文百年仙游后,渣林木形一佳城。长子勤忠原是贡,出仕同知在重庆。次子成忠又有后,迁徙不定无知情。敬信两房子孙有,靑江岩背有后人。五房德忠发迹远,村庄散布几地名。米家湾里是故址,楠木板桥是新村。所生四子班列仲,祥富和胜定其名。好个婆婆林氏女,三胎共产六个人。长子仲祥连一女,仲富仲和共胎生。四子仲胜又连女,祥公子孙外处行。仲富生下两个子,应洪应海二房人。应洪子孙住湾里,应海徙住楠木村。所生四个大丈夫,米钰米铨并鼎钦。惟有钰公后代多,所生三子发人丁。长子永器老屋住,永玺仕林新屋兴。更有书忠田心住,全忠分居水西村。也有住在桐木溪,乃是全忠后代根。板冲育群三兄弟,彦群留洋硕士身。仲和所生四个子,龙虎宽胜来排名。四房应胜去得远,徙居成都金堂城。他的后裔很发达,绘裳道光进士身。官居吏部一主事,宗祠房谱甚分明。他的孙儿是拔贡,就是金堂修谱人。
谱又云:君达公传四代至景文公,生而豪爽不凡,值先明之,初由辰溪徙居武岗智胜乡米文村,则现在的洞口县洞口镇大田村,时以张公德俊者雅爱,以二女许配景文公为妻。
景文公系辰溪米家无误,但究竟从何地迁洞口?难以定论。有说是从麻阳迁武岗,只能留待以后讨论了。
景文公生于明洪武二十六年癸酉八月二十二日(即公元1393年8月22日),成化十年己亥七月十二日(1474年7月12日)殁,享年81岁,葬渣林木形地,1992年清明由徳忠公、全忠公后裔复修立碑。
妣张氏生二子:勤忠、成忠。葬木瓜园艺场崇山塘。
继妣张氏生二子:敬忠、信忠。葬木瓜园艺场崇山塘。
续妣唐氏生四子:德忠、书忠、全忠、殷忠。葬苦竹山鳌鱼形,320国道旁。
景文公长兄景春,生殁岁时及子嗣无记录,葬岩背寨后。
妣马氏,继妣吴氏,生歿岁时无记录,俱葬木瓜园艺场崇山塘。
景文公二兄景华,生殁岁时葬地及子嗣无记录。妣宋氏,继妣姚氏,俱葬油坡庙后。
景文公弟景绣(1396年5月5日一1465年11月14日)葬木瓜园艺场崇山塘,妣宋氏葬岩背寨后,子嗣无记录。
综上所述,说明四个问题:1. 最先来原武岗则现在的洞口米姓袓先,是十六代景文公兄弟,以他们的千年佳城为依据。2. 他们兄弟都读过书,习过武,有一定的家产,很快在这里成家立业,最先来这里的落脚地点应该是大田米家湾,因为他们兄弟来这里时举目无亲,当时景文公岳父已住在这里,是可以依靠的地方。3. 为米氏家族保存了这一脉络,并得以不断地发展壮大,人才辈岀。4. 这一时期,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人口发展较快,景文公高寿,81岁,生活应该比较富有,到其孙仲富、仲和平均年龄79岁,遗传基因好。
十七世祖勤忠公,景文公长子,张氏一娘生,贡生任重庆同知,生殁葬不知。妣颜氏、谭氏、曹氏生殁葬不知,曹氏生一子仲禄,进士,任四川蘷州府正堂,夫妇生殁葬不知,后裔入其籍,过去四川有夔州路,管辖过重庆府,应该与重庆相邻。敬忠公四子投靠他们。
十七世祖成忠公,张氏一娘生,妣雷氏,夫妇生殁葬不知,生二子,仲茂,仲发。早先住在田心,后失去联系,谱中沒有记载。
十七世祖敬忠公,张氏二娘生,住靑江田,葬虎形山。妣卿氏,刘氏,生殁岁时不知,俱葬毡形地。刘氏生四子:仲芳、仲才、仲斌、仲兰。皆入川。与仲禄兄弟在一起。
十七世祖信忠公(1418年5月20日一1469年8月12日),葬崇山塘,妣杨氏葬石灰山,生二子:仲贤、仲焕。过去认为他们均入川,或去云南,又说从云南返回一支,其实不然,查阅信公后裔,只有个别入川,有一个是清初入云南,从云南返回一支的说法不存在。
有两点可以说明:1. 信忠公后裔辈分跟德忠公后裔辈分完全一致。2. 信忠公后裔的千年佳城都在洞口县境内,他们生活过的地点是,大田米家湾,岩背寨,管家山,石灰山,花古江南,花古贺家,花古羊丝坳,畚箕湾,县城老街。淸朝祥字派一支迁罗溪崇阳坪,一支迁月溪山甲坡。迁崇阳坪的沒有下文,山甲坡还有庆榜叔一家二十余口。现在的地扯是洞口县月溪乡肖家村。联系人米久贤,族谱中有明确记载的是二十八世祖米见龙上云南。
十七世祖徳忠公(1421年4月22日一1487年6月20日),唐氏婆婆生,葬木形地。妣林氏葬米家湾荷花形,生四子:仲祥、仲富、仲和、仲胜。
十七世祖书忠公(1423年3月11日一 1488年1月17日),葬老祖山,妣唐氏,葬老祖山,曾经住在田心,有后裔,但无记录。
十七世祖全忠公(1425年12月28日一1485年9月9日),葬掌形头排,自米家湾迁居水西。妣付氏葬萝蓬月形,继妣唐氏葬平口龟形,生三子:才旺、才贵、才通。
十七世祖殷忠公,生殁葬无记录,无嗣。
景文公在其儿子一代入川的有勤忠。
景文公在其孙一辈入川的有仲禄、仲茂、仲发、仲芳、仲才、仲斌、仲兰、仲祥、仲胜,他们为官任职去川,或是明朝西迁政策为谋生而入川,他们的辛酸和鲜为人知的艰难故事不得而知,我们迫切希望他们的后裔提供他们艰苦创业的各种有关故事。
十八世祖仲贤公(1435年6月9日一1476年12月8日),葬管家山。妣袁氏葬石灰山。生六子:应松、应柏、应槐、应权、应椿、应榜。
十八世祖仲焕公,信忠公次子,生殁岁时不祥,葬石灰坳虎形。妣郑氏,生殁岁时不祥,葬庙山。生三子:应虎、应修、应多。
十八世祖仲祥公,徳忠公长子,入川,生殁葬及妣与子嗣无记录。
十八世祖仲富公(1438年2月2日一1516年8月24日)与仲和公是双胞胎兄弟,并且都留守在洞口,住湾里,葬虎形山。妣李氏,葬风形地,生二子:应洪、应海。
十八世祖仲和公(1438年2月2日一1518年3月3日),葬原武岗县智胜乡米文村米家湾荷花形,与其母林氏婆婆葬在一块,妣龙氏,葬木形地。生四子:应龙、应虎、应宽、应胜。
十八世祖仲胜公,入川,生歿葬及妣与子嗣记录缺。
十八世祖才旺公(1445年2月29日一1509年8月20日),全忠公长子,葬水西牛形地。妣刘氏葬水西牛形地。生一子:思传。
十八世祖才贵公(1447年3月8日一1512年7月13日),字通达,又名文伯,葬武攸平口龟形。妣王氏葬武攸萝蓬月形。生四子:思恭、思荣、思敬。
十八世祖才通公(1450年2月9日一1516年4月20日),字万三,葬平口月形。妣向氏葬掌形,后裔失传。
在洞口居住的仲富和仲和公平均年鈴79岁,说明当时社会比较安定,生存指数较高。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最先来洞口居住的是君达公后裔景文兄弟,最先的落脚地方是洞口县洞口镇大田米家湾。全忠公从大田米家湾迁水西米家。徳忠公从米家湾迁万里,然后仲和公守米家湾,开辟板櫈冲。仲富公守万里,开辟楠木山。到了应字辈,应龙公住大田米家湾,应宽公住板櫈冲,应洪公住老木瓜村万里,应海公住楠木山。
景文公迁来洞口后,沒有按照辰溪老家的字派给后裔取名,洞口德忠公后裔及勤忠、成忠、敬忠、书忠、信忠公后裔在18代都为仲字派,19代为应字派,20代取单名。全忠公后裔在18代取才字派,19代为思字派,20代取单名。21代时德忠公后裔取仕字派,而信忠公,全忠公后裔取永字派。20代祖先发现不对,于是坐下来商量,景文公后裔必须统一字派,从22代起统一为:“万廷贵天,元祥瑞启时,泰迪亨贞文……”道光二年辰溪米家联合修谱时规定,从26代起统一字派:“祖泽光昭允,仁贤庆久长……”。由于落实时间滞后,直到29代进入昭字派,洞口,隆回在老字派泰字派后完全进入辰溪统一字派。但徒居外地的景文公后裔仍按老字派取名,这就形成特殊字派,如果你家祖先有取名按昭仕“万廷贵天,元祥瑞启时,泰迪亨贞文”这一字派取名的,你就是洞口景文公后裔,欢迎来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