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梅姓网 > 梅氏源流 梅氏源流

湖北广水市梅氏源流叙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梅姓展区
湖北广水市梅氏源流叙

广水  梅世新  

  

     我梅氏天下一家,源于商汤。迄今已有三千余年。商朝(公元前十六世纪--前十一世纪)第二十八任王太丁,晋封其弟伯爵于梅(古地名,今河南汝南、安徽亳州一带),后以其地为姓,称为梅伯,梅姓即始。汉唐以来,朝代更始,革故鼎新,亿兆流离。宋高宗自汴迁杭,朝分南北。其间,兵火战乱,生死播迁,哀鸿靡定,宗支之序荒废,我远祖何人何时迁居江西,现已失考。

     广水市梅姓皆源于江西。现今全市之梅姓,东有广水东篁,西有龙泉梅庙,南有寿山新街,中有应山东河四支。历来不连宗,不共祠,迁应(今广水市)年代不一,各自始祖不同。因战乱兵燹,迁徙无定,宗谱残失,朝代久远,欲追根溯源,寻共祖求世代已属渺渺。兹就考诸谱,搜遗讯,证传闻,简述祖源如下:

     广水东篁宗支尊信卿公为始祖。信卿公系江西饶州府乐平县瓦屑墩人,元末至正甲辰二十四年(公元一三六四年)从陈氏军归大明,至湖北黄陂居住。明洪武二年(公元一三六九年)调德安府(今湖北孝感安陆一带),当时携家(军屯)来此。公生二子---仲顶、兴二。嗣后,兄弟二人又回迁于黄陂东乡高邑屯,为白荆山傅溪之间,披荒启土,生息繁衍。兴二公一直寄迹黄陂。首迁应山(县)者,为仲顶公之曾孙思礼公。五世祖思礼公始而由黄陂迁应山仁义乡太平尖山社以传家,继而宅孝子店二梅家冲以建业。此后,人丁愈繁,田园有限,子孙分居各处。首迁广水镇者,希楫公之子名方字兴若公。广水辛未《梅氏宗谱》述称:“凡属广水(此指广水镇--编者注)梅姓者,皆兴若公后也。不仅广水,广水东二梅家冲,西龙泉镇,南虾馍嘴(今冷棚南冲--编者注),北东篁店,如此四支,皆系一本字派。”其字派为“开正映嘉时  辉芳在异姿  色丽生元白上林第一枝  才人欣作赋  高士乐题诗  香国清为重  春魁占合宜” 。至今已传至二十六世,本土已逾二千余人。另据老谱所载:广水宗支族人迁居河南光山杨家乡、泼镇、沙子岗、梅家湾、梅家凹、罗城店西石滚城堡梅家湾、河南柳林台子畈等处颇多。

     应山东河宗支以艳公为迁应始祖。艳公,号春台,明庠生。宋朝末年,朝分南北,为避金元铁骑践踏之战乱,余远祖奉宏公自江西落籍湖北麻城青石桥沈家庄。七传(奉弘--徳新--允怀--节干--鎔--鼐--世雄)至世雄公。雄公生九子,其七子本升、八子本发于元末明初由麻城迁至黄陂涉源,之后,八公本发又于明洪武时迁孝感赤土坡。另有几子(或某一子)复迁回汝南已不得而知。明朝末年,朱明王朝政治腐败,官吏豪夺,民不聊生。为反抗官府压迫,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汝南乃中原腹地,为战乱中心。我祖艳公为避战乱,自汝南举家迁居应山,落籍于古称方家河即今应山河东岸--今梅家河。公生二子,长子光魁、次子光焕。魁公世居梅家河,立祠堂、捐祭田、兴字派,吾族以始。之后,其长子秀公于河南信阳谭家河置市房一栋,偕诸弟贸易往来。直至其侄孙钰公(号岭南)举家迁往,生息繁衍至今,已成大族。艳公次子光焕公,迁居县北三里塘,子孙大发,人丁兴旺。应山东河梅氏后裔,或商贾异地,或士宦他乡,本支播迁已达海内外。其字派为: “金水木火土  万世思长(永)守  明徳以传家  忠国承继祖”。目今已传至十六世,人丁难详。  

     城西二十里龙泉梅庙,乃广水市梅姓一大支,遍及方圆十多个行政村数十个湾,其人数仅本土常居已逾二千余人。痛失谱志,史料全无,其祖源于何地何人,族中耆宿皆不能确凿言之。前面所提广水宗支民国辛未(公元一九三一年)所编《梅氏宗谱》言及龙泉梅姓为广水宗支之分支,但未予举证--何人何时由广水而迁,字派世系也完全不同(龙泉梅氏字派为:“观国之光贵以诗书延世泽  传家有法先培原本重人伦”),且日常族人并无过密交往。此言然否,尚待考证。按其字派“观国之光......”已传至十一世(“泽”字辈)推考,龙泉梅立祠时间至迟应在清朝中期。

     寿山梅姓,居住集中,族人团结,为当地望族。何人为祖,何处为源,也因谱志已失,无史可查,无证可佐,无人能言。2000年广水全市梅氏联宗续谱,我等虽努力搜罗遗讯,遍访族耆,证以传闻,力求使之认祖归宗。奈年湮代远,史料全无,我等努力有劳无获。按其字派:“光宗承祖徳  裕应启华堂”三世“承”字辈现今仍健在之现状推算,其立祠时间至多七、八十年。对此,族人断然否定。故我等疑其字派对联已遗忘上联十字。据此推论,寿山宗支立祠时间也应在清朝中年。

     龙泉、寿山二支族人渊源探考功亏一篑,实为憾事。欣喜我梅氏群星灿烂,人才辈出,借《梅园芬芳》网站之平台,偕“信阳梅氏根亲文化研究会”成立之东风,寄厚望于我梅氏贤达,广为考证,二支祖现,族人欣甚,夙愿偿矣。( 2008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