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带横线者为江汉直系)  
 第一世:  
 奢,赵王子,为惠文王将救阏与,破秦军有功封马服君。子孙因以马为氏,卒葬邯郸紫山上,生二子:括牧。  
 第二世:  
 1括 袭父封,为孝成王将,居邯郸,败于长平;  
 2牧 为赵将,生一子:兴。  
 第三世:  
 兴 秦封武安侯,自邯郸迁咸阳,生三子:珪琛嵩。  
 第四世:  
 1珪;  
 2琛;  
 3嵩 生一子 述。  
 第五世:  
 述 字真惠,西汉太子大夫,平通侯,生一子:权。  
 第六世:  
 权 西汉宁东将军,生三子:何罗 通 伦。  
 第七世:  
 1何罗 西汉侍中仆射;  
 2通 字达,西汉黄门侍郎、侍中,封重合侯,坐何罗反获罪,迁扶风茂陵成欢里,马氏以扶风郡名始於此,生一子:宾;  
 3伦。  
 第八世:  
 宾 西汉宣帝朝任议郎、绣衣使者,生三子:庆昌襄。  
 第九世:  
 1庆;  
 2昌 生一子:仲;  
 3襄。  
 第十世:  
 仲 汉元帝玄武司马,生四子:况 余 员援。  
 第十一世:  
 1况 字长平,任河南太守;  
 2余 字圣卿,汉中垒校尉、扬州牧,生二子: 严 敦;  
 3员 字季主,增山连率;  
 4援 字文渊,东汉光武中兴功臣,拜伏波将军,封新息侯,生四子:廖 防 光 客卿,三女中一女为汉明帝德皇后。  
 第十二世:  
 1严 字威卿,少孤,而好击剑,习骑射,后乃白叔父援。从平原杨太伯讲学,专心愤典,能通春秋左氏,因览百家髃言,遂交结英贤,京师大人咸器异之。仕郡督邮,援常与计议,委以家事。弟敦,字孺卿,亦知名。援卒后,严乃与敦俱归安陵、居钜下,三辅称其义行,号曰“钜下二卿”。后历任东汉将军长史、侍御史中丞、以五官中郎将行长乐韂尉事、陈留太守、太中大夫、将作大匠。永元十年,卒于家,时年八十二。生七子:固伉歆鱄融留续;  
 2敦 字儒卿,东汉虎贲中郎将;  
 3廖 字敬平,少以父任为郎。后拜为羽林左监、虎贲中郎将、卫尉、顺阳侯,生二子:遵 豫;  
 4防 字江平,永平十二年,与弟光俱为黄门侍郎。肃宗即位,拜防中郎将,稍迁城门校尉、车骑将军、颖阳侯,生一子:巨;  
 5光 自越骑校尉迁执金吾,任太仆,封许侯,生二子:康 朗;  
 6客卿 敏慧而夭。  
 第十三世:  
 1固;  
 2伉;  
 3歆 生三子:木舜 木学 楠,唐史谱称歆十一世孙默见於后魏之世则汉末以迨三国六朝皆不得其谱矣;  
 4鱄 字即卿,为即墨令;  
 5融 字季长,东汉经学家。曾任校书郎、郎中、议郎、武都和南郡太守,封扶风伯等职。  
 6留;  
 7续 字季则,护羌校尉迁度辽将军;  
 8遵 程乡侯;  
 9豫 步兵校尉,生一子:度;  
 10巨 长水校尉;  
 11康 黄门侍郎;  
 12朗 合乡侯;  
 第十四世:  
 1木舜 后汉谏议大夫,生二子: 浒 潜;  
 2木学;  
 3楠 散骑常侍;  
 4度 颖阳侯,生一子:京;  
 第十五世:  
 1浒 晋陨阳太守,生二子:辅 拔;  
 2潜;  
 3京 任并州长史,生一子: 忠。  
 第十六世:  
 1辅 晋沔阳知州,生二子:镌 镇  
 2拔 迁江西饶州府;  
 3忠 任安西镇节度使,生一子:皋。  
 第十七世:1镌 任县尹,生三子:辚 辄 辎;  
 2镇 迁福建;  
 3皋 仕三国魏侍中,生一子:胜。  
 第十八世:  
 1辚 位勒赠大夫,生一子:酆  
 2辄 迁楚地;  
 3辎 迁豫章;  
 4胜 任大将军,生一子:起。  
 第十九世:  
 1酆 东晋太中大夫,生二子:鸳 鹇;  
 2起 任西晋耀州司马恭军,生一子:隆。  
 第二十世:  
 1鸳 任远州太守,生二子:彪鬟  
 2鹇 为将仕郎,迁江西广信府乐平县;  
 3隆 任东晋淮阴令,生一子:谦。  
 第二十一世:  
 1彪 授护国将军, 生四子:珮环王言 琼;  
 2鬟 迁江西南昌府;  
 3谦 任徐州别驾,  
 第二十二世:  
 1珮 任指挥使,生二子:嶐 崑;  
 2环  
 3王言 徙蕲州;  
 4琼 迁江西广信府  
 第二十三世:  
 1嶐 赠侍中,生一子:默;  
 2崑徙抚城。  
 第二十四世:  
 默 任后魏雍州持中,生二子:思欢 岫。  
 第二十五世:  
 1思欢 任汾州刺史,生一子:祚;  
 2岫 字子岳,(梁有安州刺史、侍中赠太尉,)后周文武并权武烈将军,荆州刺史,赠扶风肃公,生一子:乔卿。  
 第二十六世:  
 1祚 生一子: 仲绪。  
 2乔卿 仕梁,襄州主簿,国乱去官不仕,生一子:君才  
 第二十七世:  
 1仲绪 任随荆府长史,生二子:匡武 匡俭;  
 2君才 隋末为蓟令,燕王艺师之,唐武侯大将军,南阳郡公,徙汝州郏城家焉,葬大梁新里,赵郡李华刻碑颂德,生二子:珉懿。  
 第二十八世:  
 1匡武 任瀛州刺史 ;  
 2匡俭 为唐邑令,生一子:克忠。  
 3珉 任均州刺史,唐万岁令,为玉钤卫仓曹参军事,赠尚书左仆射,生一子:季龙;  
 4懿 均州刺史。  
 第二十九世:  
 1克忠 任洛阳尉赠朝散大夫,生子三:构 措 择。  
 2季龙 季龙 唐岚州刺史,幽州经略,赠司空,清河崔元翰铭其德於碑,在新里,生子三:炬 炫 燧  
 第三十世:1构 任唐驾部员外郎 生一子:曾;  
 2措;  
 3择 唐兵部员外郎,河间太守,生二子:昔 署;  
 4炬 生一子:当;  
 5炫 字弱翁,一字抱元,授刑部侍郎,辞疾,以兵部尚书致仕,生一子:陶;  
 6燧 字美,系出右扶风,徙为汝州郏城人,仕唐德宗为司徒兼侍中上柱国,封北平郡王,赐宸台衡二铭,年七十卒,赠太傅,谥庄武公,勋业详载史鉴,生二子:畅汇;  
 第三十一世:  
 1曾;  
 2昔;  
 3署 生一子:逢  
 4当 右谕德;  
 5陶 太子中舍人,生二子:寅 庆;  
 6汇少举明经,大历十四年闰五月,授河南府参事,建中四年,拜太常丞,赐章服,迁少府少监,司徒公之薨也,刺臂出血,书佛经千余言,期以报德,庐墓侧,植松柏,终丧,又拜太仆少卿,疾病一年,贞元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七,或作十。)终于家,赠绛州刺史,凡年四十有五,生二子:赦易文;  
 7畅 以廕至鸿胪少卿,终少府监,赠工部书尚太子少傅,生一子:继祖。  
 第三十二世:1逢 仕唐任监察御史;  
 2寅;  
 3庆 生二子:巢 俭;  
 4赦 左卫将仓曹参军;  
 5易文 右清道率府仓曹参军;  
 6继祖 韩文公铭其墓,君讳继祖,司徒赠太师北平庄武王(燧公)之孙,少府监赠太子少傅讳畅之子。生四岁,以门功科太子舍人。积三十四年,五转而至殿中少监,年三十七以卒。有男八人,女二人一子:翱  
 第三十三世:  
 1巢 迁九江彭泽湖口;  
 2俭 迁江西饶州府;  
 3翱 仕唐为许州鄢陵尉,生一子:蔚。  
 第三十四世:  
 蔚 仕唐,为许州牙校。娶吴氏,生一子:戡。  
 第三十五世:  
 戡 再承许州牙校,生一子:元勋。  
 第三十六世:  
 元勋 仕唐昭宗任蕲州刺史,遂家於蕲之黄梅西乡,生一子:彬 。  
 第三十七世:  
 彬 字文虎,仕唐任和州刺史,生三子:朗昶贵。  
 第三十八世:  
 1朗 仕吴为饶州石门镇牙将,自蕲州黄梅渡江之饶家焉,波阳马氏自此始,生二子:顼 辉;  
 2昶;  
 3贵。  
 第三十九世:  
 1顼 行五十一,字德淳,仕南唐为司空,知饶州,夫人吴氏早卒,  
 夫人舒氏,葬饶州永平关,生七子:昭 超 潮 雍 韶 翘 饶;  
 2辉 字明夫。  
 第四十世:  
 1昭字天民,仕南唐,授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监祭酒,监察御史,上柱国,拜兵部尚书仆射,因总兵於饶,遂之乐平下阳里家焉,乐之有马氏自此始,生七子:章、康、郊、钦、韬、新、亮;  
 2超;  
 3潮 勒赠钦仕郎,迁居钟陵之始祖,有二子:祁中 祁和;  
 4雍;  
 5韶;  
 6翘;  
 7饶 仕南唐为云麾将军,世居下阳里之南岸才四南店,立为云麾派。生一子 俊  
 第四十一世:1章;  
 2康;  
 3郊;  
 4钦;  
 5韬;  
 6新 为尚书派,聚居在今界首、郎中、松柏、松蓝等村庄;;  
 7亮仍居下阳里,“仕南唐为检校司空,饶州右豹捷。都指挥知兵使,重复镇饶州,立为司空派”夫人洪氏,生五子:诩、杲、拱、静、爽。“殁与兄弟新合葬永善乡令前宗家山板凳形右穴”。;  
 8祁中;  
 9祁和;  
 10俊 字杰,号位溪,康定三年进士,浙江光泽县正堂,生二子 兴尚 兴复;  
 第四十二世:1诩 有二子:传 巽;  
 2杲;  
 3拱;  
 4静;  
 5爽;  
 6兴尚 字宗禹,岁进士,丰城教谕,葬丰城南门关山坳亥山巳向,有一子:运;  
 7兴复 字汤成,太学内舍生,葬蛇山坐南北向,有一子:遇。  
 第四十三世:  
 1传立屯田派,夫人董氏,生七子:庆、逸、遵、乔、宁、道、迅;  
 2巽;  
 3运 字次文,贡举,葬丰城南门关山坳亥山巳向,有二子:其伦 其仁;  
 4遇 字次荣,京西路转运太使,朝散大夫,葬蛇山坐南北向,有三子:自椿 自桂 自材。  
 第四十四世:  
 1庆;  
 2逸;  
 3遵(1011——1057年),字仲涂,饶州乐平永善乡朝阳里人,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是马姓迁入乐平后被国家载入正史的一代显宦,墓地在现在众埠镇长讪与鲇鱼山的中间地带,因为王安石曾经是他的部下,故遵公逝世后王安石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  
 4乔;  
 5宁 妻子钱氏,生三子:夔 观 敦;  
 6道;  
 7迅;  
 8其伦 字芳五,太学内舍生,葬丰城南门关山坳亥山巳向,有一子:英;  
 9其仁 字芳义,贡举,葬百花洲亥山巳向,有一子:纲;  
 10自椿 迁广信府上饶州桥头湾,为上饶之始祖;  
 11自桂 迁广信府上饶州桥头湾;  
 12自材 字良栋,葬丰城门关山坳亥山巳向,有二子:纪 纺。  
 第四十五世:  
 1夔 在乐平属马氏四十五世,江西乐平移居福建的开基祖;  
 2观;  
 3敦;  
 4英 字华国,宋政和八年进士,葬百花洲亥山巳向,有一子:先章;  
 5纲字德常,迁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桥湾;  
 6纪字德伦,官宣议郎,有一子:先平;  
 7纺 字续中。  
 第四十六世:  
 1先章 字瑞甫,太学内舍生,葬蛇山坐南北向,有二子:添保 添位;  
 2先平 字治甫,有一子:添修。  
 第四十七世:  
 1添保 字行山,葬百花洲亥山巳向,有一子:必瑾;  
 2添位 字在山,邑庠生,有二子:必鉴 必普 ;  
 3添修 字德山,有一子:必显。  
 第四十八世:  
 1必瑾 字三锡,官大理评事,葬杨公塘坐东向西,有二子:焕 炳;  
 2必鉴 字千秋,号学古,邑庠生,有一子:耀;  
 3必普 字明照,迁高安小地名高岭;  
 4必显 字明达,葬蛇山坐南北向,有二子:辉 煌。  
 第四十九世:  
 1焕 字文采,任府教授,有一子:思美;  
 2炳 迁江西南昌府新建县大吉渡;  
 3耀 字文荣,贡举,葬杨公塘坐东向西,有三子:思伊 思孟 思惠;  
 4辉 字文光,葬杨公塘坐东向西,有一子:思龙;  
 5煌 字文星,葬蛇山坐南北向,有三子:思达 思楚 思桓。  
 第五十世:  
 1思美 字里仁,圻州州判,有二子:起鸣起凤;  
 2思伊 字绍尹,葬柏林解坐西向东,有一子:起蛟;  
 3思孟 字君献;  
 4思惠 字君和,葬柏林解坐西向东,有一子:起鸾;  
 5思龙 字海洲,葬柏林解坐西向东,有一子: 起祥;  
 6思达 字孟溪,迁凤凰山;  
 7思楚 字孟良,号丹峰,葬蛇山坐南北向,有一子:起盛;  
 8思桓。  
 第五十一世:  
 1起鸣 字仲岗,号隐溪,葬大岭山子山午向,有一子:经华;  
 2起凤 迁江西南昌府进贤县三各地;  
 3起蛟 字腾芳,号柳轩,葬大岭山子山午向,有一子:经朝;  
 4起鸾;  
 5起祥 字麟瑞,太学内舍生,葬杨公塘坐东向西,有二子:经务 经魁;  
 6起盛 字世瑞,有一子:经湖。  
 第五十二世:  
 1经华 字定国,葬大岭山子山午向,有一子:可登;  
 2经朝 字玉廷,号瑶溪,葬杨公塘坐东向西,有五子:可礼 可纯 可会 可文 可友;  
 3经务 字道生,葬杨公塘坐东向西;  
 4经魁 字德扬,葬大岭山子山午向,有三子:可忠 可彦 可扬;  
 5经湖 字洋生,迁江西赣州府兴国县。  
 第五十三世:  
 1可登 字文元,号连科,贡举,有二子:宙豪;  
 2可礼 字成乐,号景阳,葬五都马家山坐南北向;  
 3可纯 字明我,有三子:寄 管 宴;  
 4可会 字楚阳,迁桃树坳;  
 5可文 字彬吾,葬杨公塘坐东向西,有二子:衣 辉;  
 6可友 字士吾,有一子:欢;  
 7可忠;  
 8可彦 字纯英,葬丰城南门关山坳亥山巳向;  
 9可扬 字声名,葬杨公塘坐东向西,有二子:辰 实。  
 第五十四世:  
 1宙 字孟宇,葬蛇山坐南北向,有一子:宏令;  
 2豪 字仲杰;  
 3寄 字百里,有二子:宏臣 宏典;  
 4管 字君伯,迁南昌府南昌县严华桥;  
 5宴 字君显,葬杨公塘坐东向西,有一子:宏鼎;  
 6衣 字一戎,葬佛山塔辰山戍向,有二子:兴兰 兴连;  
 7辉 字杰也,迁高县;  
 8欢 字以兴,有一子未详;  
 9辰 字以北,葬佛山塔前,有二子:文观 文典;  
 10实 字以秀,葬鲤鱼山坐东向西,有二子:文定 文光。  
 第五十五世:  
 1宏令 字维先,有一子:永谅;  
 2宏臣 字君儒,葬蛇山坐南北向,有一子未详;  
 3宏典 字君绍,有二子:永迪 永进;  
 4宏鼎 字国美,迁金山岭;  
 5兴阑 葬杨公塘坐东向西,有二子:瑛 瓒;  
 6兴连 字君逢,有三子:玑 琅 王已;  
 7文观 字贞南,号柳州,贡举,葬观音寺刑山辛山乙向,有一子:琳;  
 8文典 字徽南,号继伯,任乐平县教谕,葬鲤鱼山坐东向西,有一子:珮;  
 9文定 字静南,号太宇,有二子:翘元 习元;  
 10文光 字辉南,号蓬塘,迁江西武宁县六水口。  
 第五十六世:  
 1永谅 葬鲤鱼山坐东向西,有四子:嵩 芳万芹  
 2永迪;  
 3永进;  
 4瑛;  
 5瓒;  
 6玑 迁兴国州;  
 7琅 迁兴国州;  
 8王已 迁兴国州;  
 9琳 迁德安府;  
 10珮 迁德安府;  
 11翘元;  
 12习元。  
 第五十七世:  
 1嵩 葬杨公塘坐东向西,有一子:行尧;  
 2芳;  
 3万;  
 4芹。  
 第五十八世:  
 行尧 有二子:舜梧 舜桐  
 第五十九世:  
 1舜梧 字明岗,号沧溪,元延佑丁巳年进士,任浙江龙游县令,转湖广汉阳府,有二子:洪一 洪二;  
 2舜桐 有一子:洪海。  
 第六十世:  
 1洪一 ;  
 2洪二 “千二郎”讳“必亨”字“运通”,江西南昌府南昌县铁树宫洗马池人氏,生于大元成宗元贞元年乙未,即公元1295年,于成宗年间与兄弟数人俱出江西,宦游荆楚,落籍荆州,住江陵沙市河街小东关,卒于大明洪武15年壬戍,即公元1382年,葬于荆州城南门外,有一子:昌德;  
 3洪海 有二子:文龙 文虎。  
         重审说明  
         为了探本溯源,深入研究江汉马氏祖源,真正作到“宗其宗而无冒他人之宗,祖其祖而无舍自出之祖,斯免不仁不智之讥”,达到“考古而证先,信今而传后”,还谱史以历史真实的目的,我们根据江汉马氏铜柱堂、江汉马氏绛帐堂、江汉马氏汉川脉旺扶风堂、江汉马氏沔阳马滩扶风堂等支家谱的外谱世系及历代谱序,结合江汉马氏伏波堂谱及相关史书史料,形成了《江汉马氏来鄂前世糸》,并公之于众,同时公布了与之相关的一些资料,从而构建了一个基本的世系框架,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考证的对象,对于其中的疑点,在《江汉马氏的文化渊源》一文中,我们已提出了三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一些对马氏历史研究比较深入的宗亲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了避免以讹传讹,便于各地宗亲继续研究本世糸,现将前后提出的这些问题整理归纳于下,希望各位继续研究考证:  
         一是魏晋南北朝十四世木舜公至二十三世嶐公仍然存疑,木舜公是怎样上接歆、融二公,到底接于那支尚待确定。嶐公下接默公只有江汉诸谱有载,这十代尚无其他出处,需要旁证。  
         二是三十二世继祖公至三十八世朗公,四十世饶公至六十世洪二公,根据史料和谱记其出生年份,两代之间代距平均均在十九年以内,是因确属特例,还是因同辈分段下接、或同支高辈下接、或异支张冠李戴而前世后接,具体原因需要考证。  
         三是江汉各支迁鄂之前的祖系承接,多非本支原谱,有否张冠李戴,特别是俊公对饶公的承接,行尧公至洪一、洪二、洪海、重五、孝暹公对嵩公以上的承接须予分支考证。  
         (江汉马氏“伏波堂”千二郎公支下二十三世裔孙马德芳根据江汉马氏沔阳马滩“扶风堂”谱、江汉马氏汉川脉旺“扶风堂”谱、江汉马氏“铜柱堂”谱及相关史料整理并具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