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郎姓网 > 郎氏源流 郎氏源流

郎氏满族宗族

时间:2021-2-21 来源:家谱馆郎姓展区

郎姓宗族。郎氏满族宗族是由满族姓氏纽祜禄氏而冠用的汉字姓,他们冠用汉字姓的最初时间据其氏族谱所载为清代乾隆年间。郎姓姓氏是由纽祜禄满语niohe,汉译为狼而演变为郎,用作姓氏的。这一姓氏,是满语的汉译姓氏。

 

纽祜禄,“原系满语地名,因以为氏”。氏族居住在长白山、英额等地方。在清一代,纽祜禄氏氏族成员, “仕官难以枚举”,清王朝开国元勋额亦都,即是纽祜禄氏的氏族成员。

 

纽祜禄氏宗族,是先期进入苏子河、浑河流域的建州女真氏族,他们在元末明初之际,由原始居住地黑龙江、松花江中下游,历经三次大规模的迁徙而来到佛阿拉地区。其中,史料记载中的长白山地区仅是他们氏族在南迁中的一处中间居住地。

 

金代,纽祜禄氏的姓氏为女奚烈氏,据《金史·国语》记载: “女奚烈日郎”,即女真语汉译为郎姓。在清代官修史料《满洲源流考》中记有:“纽祜禄氏旧作女奚烈氏”。由上述记载中可见,今日郎姓的姓氏,在历史上没有像其他女真氏族姓氏那样,发生过诸多的变化,而是自金代起即汉译为郎姓。远在金代,女奚烈氏在官修史料中即有记载,如“女奚烈斡出,仕至植州刺史,被行省牒徙州人于金胜堡”。又,“女奚烈守愚,字仲晦,本名胡里改门,真定府路吾直克猛克人也”。金代,由于女奚烈宗族庞大,朝廷对女奚烈宗族组建的弟子军以其宗族姓氏

 

予以命名。

 

辽东满族郎氏,由金、元至今日,只由女奚烈氏在明初演变为纽祜禄氏,再由纽祜禄氏汉译冠姓,冠用了郎姓这一姓氏。

 

一、姓氏来源   上古周朝时,鲁懿公的孙子费伯率领军队驻扎郎城(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费伯的子孙就在郎城定居下来,并以邑名为姓,世代相传姓郎。 二、郡望堂号   汉置中山郡,现在河北省定州市。  《通志氏族略》记载:“姬姓,鲁懿公孙费伯城郎,因居之,子孙氏焉”。望出中山、魏郡。 三、历代名人  郎士元——字君胄。工诗,擅长五律。与钱起齐名,时人喻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中兴问气集》时说,郎诗比钱诗“稍更闲雅”。他作《送彭将军》诗:。’双旌汉飞将,万里独横戈。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鼓聋悲绝漠,烽戍隔长河。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工于发端,很有气势。  郎廷佐——清朝奉天广宁人。任江西总督。对于江西瓷器的制造进行改良,仿古制造传统名牌产品,畅销各地。世称郎窑。  郎维汉——字渭川。湖北汉川人。 郎昌浩——湖北汉川人,浙江大学经济系毕业。创办湖北省立马口中学,任第一任校长。后任湖北汉川县第一中学校长。 郎长德,江苏人,是一分枝,现在兴化有很多的子孙,家族兴旺发达,在当地很有名气

郎简,字叔廉,杭州人。自幼孤贫,好学不辍,常借书抄录,熟读成诵。曾从四明朱頔及沈天锡游学作文。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进士,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宁国县,迁福清县令。任内征调民工修筑石塘陂,灌溉田百余顷,当地人立生祠以示纪念。后调任随州(今属湖北)推官,临朝应对,得真宗欣赏,特改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分宜县,迁知窦州。后徙藤州(今属广西),兴学校、厚学土、变风俗,藤州从此始有登进士的人。又通判海州(今属江苏),提点利州路刑狱。继知泉州,累迁尚书度支员外郎、广南东路转运使,提升秘书少监、知广州,入判大理寺,出知越州,又归判尚书刑部,出知江宁府,历右谏议大夫、给事中,知扬州,徙明州,以尚书工部侍郎致仕。曾在钱塘城北修筑园宅以居,自号武林居士,修炼习道15年,通晓医药养生之法,有验方数十流传于世。孙沔知杭州时,称其里门为德寿坊。

 

北   史

卷五十五 列传第四十三

郎  基

郎基字世业,中山新市人也。祖智,魏鲁郡太守,赠兖州刺史。父道恩,开府、阳平郡守。

基身长八尺,美须髯,泛涉坟籍,尤长吏事。齐天保四年,除海西镇将。遇东方白额称乱淮南,州郡皆从逆,梁将吴明彻围海西,基固守,乃至削木为剪,剪纸为羽,围解还朝,仆射杨 迎劳之曰:“卿本文吏,遂有武略,削木翦纸,皆无故事,班、墨之思,何以相过。”御史中丞毕义云引为侍御史。赵州刺史尉粲,文宣外弟;扬州刺史郭元贞,杨 妹夫:基不惮权威,并劾其赃罪。

皇建初,除郑州长史,带颖川郡守。西界与周接境,因侯景北叛,其东西分隔,士人仍缘姻旧,私相贸易。而禁格严重,犯者非一。基初位职,披检格条,多是权时,不为久长。州郡因循,失於请献,致密钢久施,得罪者众,遂条件申台省,仍以情量事科处,自非极刑,一皆决放。积年留滞,案状胶加,数日之中,剖判咸尽。寻而台省报下,并允基所陈。条纲既疏,狱讼清静。基性清慎,无所营求,尝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唯颇命人写书。潘子义曾遗之书去:“在官写书,亦 是 风流罪过。”基答云:“观过知仁,斯亦可矣。”卒於官,赠骠骑大将军、和州刺史。谥曰惠。柩将还,远近赴送,莫不攀辕悲哭,哀不自胜。

初,基任瀛州骑兵时,陈元康为司马,毕义云为属,与基并有声誉,为刺史元嶷所目:“三贤俱有当世才,后来皆当远至。唯郎骑兵任真过甚,恐不足自达。”陈、毕后并贵显,而基位止郡守。子茂。

茂字慰之,少敏慧,七岁诵骚、雅,日千余言。十五,师事 国子博士河间权会,受诗、易、三礼及玄象刑名之学。又就国子助教长乐张奉礼受三传群言,至忘寝食。家人恐成病,常节其烛。及长,以博学称,历位保城令,有能名。周平齐,上柱国王谊荐之,授陈州户曹。属隋文帝为亳州统管,命掌书记。

周武帝为象经,隋文从容谓茂曰:“人主之所为也,感天地,动鬼神,而象经多乱法,何以致人。”茂窃叹曰:“此言岂常人所及!”阴自结纳。隋文亦亲礼之。后还家,为州主簿。及随文为丞相,以书召之,言及畴昔,甚欢。授卫州司录,有能名。

寻除卫国令,进有击囚二百,茂亲自究审,数日释免者百余人。历年辞讼,不诣州省。魏州刺史元晖谓曰:“长史言卫国人不敢申诉者,畏明府耳。”茂曰:“人犹水也,法令为堤防,堤防不固,必致奔突,苟无决溢,使君何患哉!”晖无以应。有部人张元预与从父弟思兰不睦,丞尉请加严法。茂曰:“元预兄弟,本相憎嫉,又坐得罪,弥益其忿,非化人之意也。”乃遣县中者旧,更往敦谕,道路不绝。元预等各生感悔,诣县顿首请罪。茂晓之以又,遂相亲睦,称为友悌。

开皇中,累迁户部侍郎。时尚书右仆射苏威立条章,每岁责人间五品不逊。或答者乃云:“管内无五品家”不相应领,类多如此。又为余粮簿,拟有无相赡。茂以为繁纡不急,皆奏罢之又奏。身死王事者,子不退田;易官左贬不减地。皆发于茂。茂性明敏,剖决无滞,当时以吏干见称。

炀帝即位,为尚书左丞,参掌选事。茂尤工政理,为世所称。时工部尚书宇文恺、右翊卫大将国于仲文兢河东银窟,茂秦劾:“恺位望已隆,禄赐优厚,拔葵去织。寂尔无闻,求利下交,曾无愧色;仲文大将,宿卫近臣,趋侍阶庭,朝夕闻道,虞、芮之风,抑而不慕,分铢之利,知而必争。何以贻节庶僚,示人轨物?”恺与仲文,竟坐得罪。茂与崔 祖浚撰择州郡图经一百卷秦之,赐帛百段。

时帝每巡幸,王纲已紊,茂既先朝旧臣,明习世事,然无謇谔之节,见帝忌刻,不敢措言,唯窃叹而已。以年老乞骸骨,不许。会帝征辽,以茂为晋阳宫留守。其年,常山赞务王文同与茂有隙,奉茂附下罔上。诏纳言苏威、御史大夫斐蕴杂推之。茂素与二人不平,因深文其罪,及弟司隶别驾楚之,皆除名徙且未郡。茂治然任命,不以为忧,在途作登陇赋以自慰。后附表自陈,帝颇悟。十年,追还京兆,岁余卒。子知年。

论曰:“孙搴入幕未久,仓卒致毙,神武以情寄之重,义切折肱,若不爱异才子,何以成夫王业。元唐以知能才干,委质霸朝,绸缪帷幄,任寄为重,及难无苟免,忘 生殉义,可谓得其地焉。杜弼识学甄明,发言谠正,禅代之际,先起异图,王怒未终,卒蒙显戮,直言多矣,能无及于此乎?房谟忠勤之操。始终若一。恭懿循良之风,可谓世有人矣。张纂、张亮、张曜、王峻、王 等事霸朝,申其力用,皆有齐之良臣也。伯德之恸哭伏尸,灵光之拒关驻驿,有古人之风焉。显俊明达,文武驱驰,尽其知力,不遑宁处。可谓德以称位,能以称官。

“道和爱从霸府,以终未路,四十余载,典综兵机,识用闲明,甚为朝臣所服。及于后主奔遁,莫知所之,首赞延宗,以从权变。既而晋阳倾覆,运极途穷,还邺则义隔德昌,死事则情乖旧主,虽复全生握节,岂比背叛之流欤?

“夫县宰之寄,绵历古今,亲人任功,莫尚於此。汉氏官人,尚书郎出宰百里;晋朝设法,不宰县不得为郎。皆所以贵方城之职,重临人之要。后魏 令长,多选旧令史为之。故缙绅之流,耻居其位。爱逮有齐,此途未改。宁都公革斯流弊 ,弘之在人,固为美矣。

“司徙器度沈远,有宰臣之量,始 从文吏,终致台辅,出内有常,夷险若一。而世人谕之胡广,讥其不能廷争。然古称“见机而作”,又曰‘相对而动’,若时有开悟,或可希舜一功,而终遇奸回,便恐舟壑俱运。斯盖赵公之志也。

“子悦牧宰流誉,子琮簿领见知,及居藻镜,俱称尸禄。冯溺于贿货,于斯为甚。慈明赴踏之义,荩有衔发之节。郎基政绩有闻,蔚之克荷堂构,美矣乎!”

新    唐    书

卷一百八十四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郎余令

郎余令,定州新乐人,祖颖,字楚之,与兄蔚之俱有名。隋大业中,为尚书民曹郎,蔚之位左丞。炀帝语称“二郎”。武德时,楚之以大理卿封常山郡公,与李纲、陈叔达定律令。持节谕山东,为窦建德所获,胁以白刃,终不屈。贼平,以老乞身,谥曰平。

余令博于学,擢进士第,授霍王元轨府参军事。从父知年,亦为王友。元轨每曰:“郎家二贤皆入府,不意培 而松柏为林也。”徙幽州录事参军。有为浮屠者,积薪自焚,长史裴 率官属将观焉,余令曰:“人好生恶死,情也。彼违蔑教义,反其所欲,公当察之,毋轻往。” 试廉按,果得其奸。

孝敬在东宫,余令以梁元帝有《孝德传》,更撰《后传》数十篇献太子,太子嗟重。改著作佐郎,卒。

兄余庆,为吏清而刻于法。高宗时,为万年令,道无掇遗。累迁御史中丞,务谦谨下人,引御史坐与论议。吏部侍郎杨思玄倨贵,视选者不以礼,余庆劾免其官。久之,出为苏州刺史。坐累下迁交州都督。

欢州司马裴敷与余庆雅故,以事笞余庆婢父,婢方嬖,谮敬敷死狱中。又衰货无艺,民诣阙诉之,使 者十辈临按,余庆谩谰,不能得其情。最后,广州都督陈善弘按之,余庆自恃在朝廷久,明法令,轻善弘,不置对。善弘怒曰:“舞文弄法,吾不及君;今日以天子命治君,吾力有余矣。”欲榜械之,余庆惧,服罪。高宗诏放琼州。会赦当还,朝廷恶其暴,徙春州。

始,余庆治万年,父知运嫌其酷,将杖之,余庆避免,父叹曰:“国家用之矣,吾尚奈何!”及为御史中丞,复叹曰:“郎氏危矣!”以忧死。余庆卒以贪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