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骆姓网 > 骆氏源流 骆氏源流

阳新骆姓源起

时间:2021-2-21 来源:家谱馆骆姓展区

阳新骆姓源起

骆姓的起源:得姓始祖,姜太公,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称吕尚、吕望,号太公望。商末周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匡扶文王兴周,辅佐武王灭纣,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东),授以征讨五侯九伯之特权。姜太公传下有七子,姜、潘、卢、骆、高、罗、吕;为别他族,除长子仍保留前辈姜姓外,其余六子后来以名一字为姓氏。姜太公四子公子骆以其名一字为姓,称骆姓。因姜太公功高盖世,智慧超群,于是骆姓子孙便奉姜太公为骆姓得姓始祖。   

骆姓迁徙过程:根在河南省内黄县。吾祖骆公排行老四,名公子骆(嵩公)。嵩公第一世,定居内黄(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传三十四世,人丁繁衍,遂成望郡,骆氏之内黄郡郡望,即来由于此。

第三十五世育公山东古青州人世居内黄,汉景帝时校尉。子二:仁、义;(以前没有派行辈分,从育公以下开始立派行辈分)

第三六世仁公,子一:贞;

第三十七世贞公儒士由山东还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北关外长塘岸。子二:镰、骏,官至会稽太守汉会;

第四十五世俊公(育公至骆俊是第十一世),汉尚书郎。子二:给、统;

第四十六世统公,骆统年二十吴王孙权招为攻曹拜建忠将军,妻(孙氏)以兄女加封新阳亭侯。子三。

第五十一世凖公(骆履元,山东博昌任县令,今山东博兴县。博昌县唐初属河南道青州,是春秋时齐国的地方,东临渤海湾,南面和原齐国的都城临淄相近)子三:长子骆宾凯、次子骆宾王、三子骆宾叔;

第五十二世宾王公(育公至宾王是第十八世),骆宾王(约627—约684) 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七岁能属文《咏鹅》诗,誉称江南神童。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讨武曌檄》更是千古名篇,其灵气、其激昂穿越千年,至今为世人传诵。官至武功主簿、侍御史,后复任临海丞。著有《骆丞集》,清乾隆间,编入四库全书行世。唐书有传。

从姜子牙四子公子骆,嵩公第一世至骆俊是第四十五世,到骆统是第四十六世,到骆宾王是第五十二世,到骆家辉是第八十八世,到阳新骆氏子孙【训字辈】是第九十二世。

骆家辉是骆宾王第三十六代孙。阳新骆氏子孙【训字辈】是骆宾王第四十代孙。骆宾王距今一千三四百年。

从姜子牙四子公子骆,嵩公第一世传至第三十六世,定居内黄700多年,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从贞公第三十七世移居浙江金华义乌至英道公、开道公、正道公第五十五世,居住义乌有300多年。从英道公由唐进士为长沙府太守转洪都布政迁至江西定居到德明公长子漍卿公(移居武汉黄陂区)、次子成卿公(移居武汉新州区)、三子赐卿公、四子俊卿公(移居阳新县龙港镇渡口骆)、五子名卿公(移居阳新永福里大将山东源)、六子贤卿公(移居圻水)定居江西德安有300多年。从俊卿公第七十世元末明初,约1368年移居湖广武昌府兴国州,今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渡口骆至今有600多年(俊卿公葬在龙港新屋樟树下坐西向东,后因106国道拓宽而改迁至渡口村对岸之与孔志交界处的山丘上)。从嵩公第一世距今有一千九百多年。

骆宾王写《讨武[则天]曌檄》后,子孙遍布华夏,播迁世界各地。从浙江义乌、江西德安分支到湖北阳新、大冶、蕲春、鄂城、武昌、新州、黄陂、咸宁、嘉鱼簰州湾、蒲蕲(赤壁)、鄂州、红安、黄梅、云梦、宜昌、仙桃等地的骆氏子孙与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都是同宗共祖宾凯公、宾王公、宾叔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