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家村背山、临水,面平原,是个山青水绿的好地方。据《剡录》(宋嵊县志)载:“离楼家(定林寺)五里有响岩,落雨岩响,旁有东泄潭,据说有龙焉。”现在的《嵊县地名故事》也对此地有记载,如刘金的“石屋的传说”与“望娘岭”等都在楼家村附近,东泄潭是有50米高的瀑布冲击而成。潭外有一座平天荡水电站的引水渠三孔渡槽桥,它造得非常小巧精致美观。东泄潭上方山峰顶“浮石潭”有一大石在潭中央,据说此石会浮,对此潭《民国嵊县志》也有记载。此地有珍稀植物五加皮、绞股兰、铁皮石斛、八角金盘、七叶一枝花等。有珍稀动物华南虎,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有村民上山时,在今平天荡蓄水池处的双杈枝松树上拣到了一只死虎,大概是它在追猎物上纵时被松树卡住而亡,此死虎被他卖了虎皮、虎骨发了小财。在1962年时,有一个叫夏羲东的人,在叫石姥山(黄沙岗)的山上,拣松枝,当他拾起一松枝时看到下面有三只小老虎,此时不知那里跳出一只母虎,对他脸上打了一掌,从此那人脸上有个很明显较大的疤痕。
石雅公路与坂头水库北干渠穿楼家村而过,因此楼家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民国时楼家村有五个庙、五庵、一寺一观一个大宗祠、四个小宗祠。据说这大宗祠是嵊州市面积最大的宗祠,它有四耳厅、十个天井。源远小学就办在宗祠内,当年它还是嵊州最早的小学之一,二十里以内的人都到这里来读书。有两个石牌坊,六对旗杆,七个路廊,有五个路常年赦茶水。在民国时楼家分为两个保,49年后合为一村,。1962分为八个村(大队)即楼一村、楼二村、楼三村、溪东村、溪口村、寺前头村、金盘村、夫人庙村,夫人庙村今划归崇仁镇,寺前头村为独立村,其余六个村合为楼家村。楼家村在1958就建造水电站,以后又建起了全县第一个抽水机埠。楼家村过去主要出产秋白梨头,个大味甜,销往宁波大有名声,是楼家村农民的主要收入。在生产队时失管,树老化,在1978年前后已砍尽伐绝。楼家村原有七座水碓,十多座水磨,以楼家村为中心,半径二十五里以内的人们都到楼家来舂米,做年糕,磨六谷粉、麦粉。楼家村有全市第一的古樟树群,惜在文革时被毁了一半,剩下的也亟需保护,古樟树也是旅外楼家人的村标。
楼家村名人辈出,财主众多,在1949年前曾有:“嵊县出西门楼家第一村”之说。有:“前世不修紫岩上周,大料修修王院坂头,前世修修楼家溪口”之说。楼家在中前清时,几千亩田的财主有好几个,为当时嵊县财主榜的前五位,即钱、钱、赵、马、楼。在同治二年,楼启赉中了进士,授翰林院修编,据说是在清三百年间是嵊县唯一的翰林。他还是同治的先生,曾为山西道、云南道监察御使、兵科、刑科给事中。据悉,连过去外村人迁夜头(送鬼)时总是讲:“这里穷猛,不要在这里,请到楼家翰林、长乐旺本那里去,他们白鲞当瓦盖,鸭子铺道地。”有御赐进士楼景庸,他儿子楼午春十六岁中秀才,曾是通学堂校长。有在嵊县可以说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亿万富翁楼景晖。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是他的曾孙。有陆军少将楼纫兰,他两个儿子在台湾,一个在国防部,一个曾是海军中将,有抗日名将,镇海炮台总司令楼定祥,曾与日寇激战五昼夜,打退了日寇多次进攻。(他是翰林之曾孙)有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楼光来,曾任中央文学院院长、浙江省政府秘书长。......。在清未楼家村中了十六位秀才,其中有三对父子秀才,一家连中五代,有匾“五世文元”。
楼家村的传说不仅众多、且精彩。有第一代太婆罚咒的传说,......。今天人们还说:“我们的总太婆的咒为何有这样灵?”有第一代太公下葬的传说,楼家第一代太公墓在平天荡金钗形(平天荡水电站的名由此来)。他出葬时,风水先生曾讲过,要等到有人头戴铁帽,身穿龙袍、鲤鱼上树时方可下葬。那日有一山里人到外阳赶集,出来时见棺材已抬到,回转时还未下葬,他好奇就走上去看,这时正好下起雨来,他就把新买的蓑衣穿上、铁镬戴在头上,顺手把买来的鲤鱼挂在树上。我们的祖上等得就是这一刻,从此:“就有楼家永远富贵永不会败,若要楼家败除非水氽金钗破,如果金钗破,也是一户败来一户涨,败不到楼家外。”
有十八只金鸭的传说,此传说源于三溪村,约在乾隆年间,三溪村有一个姓杨的寡妇,是个大财主,有一个儿子人称小店王(老板),一年小店王到外阳(平原)收租,佃户用红米饭招待他,小店王说:“介种饭我们的狗也不要吃。”佃户不信,第二天小店王用猪肉把狗喂饱,狗到佃户家果然不吃红米饭。那佃户仰天大呼:“老天呀,我们连粥都吃不饱,小店王的狗却饭也不要吃,天呀!”小店王是骑马过重叠岭回家的,可马到家时小店王只剩了一只腿挂在马蹬上。大概是那马受到惊吓把小店王掀下来,可脚被马蹬挂住,人被山路旁边的柴、刺、石头刮去了。杨寡妇想儿子的死是三溪到楼家没有大路之故(在此前三溪人赶市是过重叠岭的)于是她出钱修了一条三溪到楼家的大路,当修到石屋时被一大石挡住,花很大的功夫方把此大石凿开了一条路(此石今天还立在石屋旁)。据说石屋是三溪人的金锁,因锁被打破,三溪村的财富因此流失。一天傍晚,一冯家潭村人去山里卖完榨面,回家时在石屋外碰到一个赶着十八只鸭的老人,两人走走谈谈,有了感情。由于一只鸭走路有点歪,走不快,老人便送给了冯家潭人,并称自己到楼家楼大学家去的。那冯家潭人第二天看见鸭子变成了金元宝,只是元宝的耳朵有点歪。他因此到楼家楼大学家打听,这事就这样被传开了。楼大学家原来很贫穷,吃饭都困难,要靠娘舅照顾,此后楼大学买了四千亩田,两幢三进屋与众多的小屋,那冯家潭人也造了一幢三进屋。此事上海文汇报编辑刘金先生在《嵊县地名故事.石屋的传说》中也讲过,只是他有的地方反说了。这样的传说还很多,如:有饿马落槽的传说、有楼启河当皇的闹剧与屋算的传说、及楼行田家长(族长)得金菩萨和两次得银洋钱的传说。
在同治元年(1862年)楼家村与嵊县其他村一样,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特大灾难,就是粤匪(即长毛又称“太平天国”)窜嵊,烧毁了大半个村子的房子,及楼氏宗祠。杀死百多人,当时还有妇人与别人一起躲藏,因儿子哭泣,怕别人被发现遭杀,自已忍痛把婴儿杀死的事。为此引起人们对粤匪奋力抵抗,至今有鼓楼、大炮围地、武师房、跑马路、马料屋基等遗迹。我村还保存这样一幢房子,是粤匪抓了不少有钱人,为迫他们拿出钱财,为吊打方便,他们把楼板凿穿,把村民的辫子穿在楼孔板上进行敲打,这房子至保持完好,这些洞还在。
楼家村在光绪二十七年(1910年)发生与乌带党一起攻打坂头村的事件,也是乌带党成立至消亡参战人员最多的一次战役。起因是楼家村有一女人做童养媳到坂头村,由于经常受到夫家虐待,她父亲邀请了本村的乌带党头目楼昌茂去坂头村与女儿公婆进行交涉,由于双方态度强硬,出言不逊,楼昌茂被坂头村一个叫瑞香麻子的人拖在门槛上把头砍了下来。由此引起了楼家人的愤怒,由于楼昌茂是乌带党的头目,长乐及周边村的乌带党徒要为他复仇,于是邀集了四五百人杀向坂头村,由于地形不熟,战术失误,山里人土铳又多,他们藏在山林间居高临下,又加上苦竹溪、谷来的乡团兵赶来援助,因此反而楼家人与乌带党徒被打死几个而败回。对此又发生了第二次的互杀,当时崇安乡长楼松士主张告官,可是乌带党徒楼昌本等坚决主张打,由于主张不合,楼昌本等人去攻打坂头村没有把村中的十八支步枪拿去,认为惨败对此有关,因此楼昌本等人要致楼松士死地。一天楼松士要到城里去办事,当抬到杨庙岗头,被楼昌本等人雇来的人刺了十多刀。据说楼松士穿了件皮夹袄,所以没刺中要害,后楼昌本及几个雇来的杀手都被楼松士抓起杀了。经过此事,坂头村人有好几年不敢赶石璜市,瑞香麻子后来做了强盗,被当时政府抓住杀了头。今天坂头村人有不少人移居住楼家村,大家和睦相处。在改革开放前,楼家村是极左路线的重灾区,名胜古迹、文物、古树惨遭毁坏,人们住的都是泥墙矮屋,一年到头为借储备粮而发愁,今天楼家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放开手脚发展经济,私企众多,生活富裕,高楼林立。
正是:
拨乱反正,解民于倒悬。
改革开放, 功可比日月。
附: 楼氏东邑、显潭祖排行(辈份):
世守清高, 文武英豪。
百千万亿, 四五六几。
楼家村楼氏排行:
继富常思礼, 文显永传芳。
积德崇先庆, 行仁启后昌。
世臣公(岁进士)撰续排行:
定宇开家瑞, 存怀载国恩。
绍宗钦伯季, 绳美述云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