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家班俊元先生《班固班超部份后裔的迁徒和分布》一文,为中华班氏问祖寻根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线索,其作用难以言表。然而,由于历史久远,加之古代地名的变故,实仍会有些疏漏。笔者就班晃公迁贵州作一些考证与本家和有关专家商椎,不当处,请予指正。
一、班超公之第十八世孙班晃公的活动年代,按每代二十五年计算,即班超公(公元32年+18×25=482年)之十八世孙其活动年代:应在公元500年左右,即:南北朝阶段。
二、贵州:地名,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和有关史料中,有两地:
(一)今广西贵港市地。唐武德四年(公元612年)置南尹州,治龙山(今广西贵港市地),领龙山、郁林、怀泽、义山、潮水等县,属岭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改南尹州为贵州(贵港市北山古名宜贵山,故名),州治郁林县(今贵港市城区)。天宝九年(公元742年)改贵州为怀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名贵州,领郁林、怀泽、义山、潮水4县。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17年至971年)贵州领郁平(原郁林)、怀泽、义山、潮水四县。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怀泽、义山、潮水、郁平并称郁林县。元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存州裁县。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降贵州为贵县,属浔州府①。
(二)黔地(今贵州省)。黔省之贵州名始于元,俱不得云始自宋也②。其地望与辖境失考。元置贵州城,地当在今贵州省惠水县高镇镇上马司(元:上马桥),故址地望,(明嘉靖)《贵州通志》有载。元成宋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宋隆济、蛇节之叛,贵州城被破,故城遂废。元平叛后,在原水东宋氏的领地上新建贵州城③(今贵阳市区)。其后,贵州宣慰使司、贵州宣慰同知均因该城得名。明、清、民国至今贵州作黔地省名。
三、在黔地贵州收集整理《贵州班氏谱志》过程中,目前尚未发现有哪一支系与班晃公有直接连系,道是与班固公第六世孙班授公迁江西直接连系大些。
综上所述,根据年代、地名和西南的开发史推断,笔者认为班超公第十八世孙班晃公迁徒至今广西贵港市地较为吻合,而非黔地今贵州。
班镁光 撰于都匀
二O一三年三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