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蓝姓网 > 蓝氏源流 蓝氏源流

江西萍乡湖南醴陵蓝氏迁徙概况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蓝姓展区

江西萍乡湖南醴陵蓝氏迁徙概况

··萍乡和醴陵是湘赣两省近邻,自安源开矿以后,经济和人口交往很密切,我们蓝氏子孙迁入迁出很多,江西地区除赣南地区是我蓝姓聚居外,还有赣西北地区各县市如萍乡、宜春、万载、高安、奉新、铜鼓、靖安、修水、樟树及湖南浏阳醴陵等地均有蓝姓后裔聚居,因上届1994年萍、醴两地蓝姓联修族谱时,未能与其它各地宗亲联修族谱,故不能一并叙述。现将萍、醴地区蓝姓源流、迁徙及扩散情况作个概要介绍:

 

··据九四年联修族谱时统计,两地共有人口上万人,系出自赐姓始祖昌奇公之后裔,支系源于福建始祖吉甫公。吉甫公为江南始祖明德公第十六世孙。‘注’ 吉甫公于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 因避金胡之乱,随父万福公举家南逃,在逃难中与父母兄弟失散,独自一人逃至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五福乡定居。故后裔尊吉甫公为福建始祖。

 

现将二市迁徙及分布情况介绍如下:

 

一、萍乡迁入最早的是吉甫公下第四世熙二公、第五世和一公二支,于元至顺二年辛未‘1331年’ 为避兵灾,叔侄二人外出贸易,几经周转后扦草为标,定居萍北上栗秋江流源冲。至今有680多年历史,繁衍后代二十多世。经历代分流迁徙,现上栗县桐木镇胜利村上蓝、下蓝系熙二公之子根一、根二公之后裔,现有人口1100多人。现上栗县鸡冠山乡圳上、庙背二村等地蓝姓为和一公后裔,现有人口近千人。

 

二、醴陵迁入较早的是念二公的后裔,明洪武十四年‘1381’ 念二公次子五四郎由武平迁广东长乐创业,十四世厷理公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偕妻和三子迁居湖南醴陵西乡‘今为醴陵市绿江乡江源村,现有人口千余人。

 

三、二房另一支二十一世祖其凤公,于康熙年间由广东兴宁县迁醴陵定居醴东洪沅乡明南村。其次是七房万福公,于康熙初年由广东兴宁县迁至醴东南桥创业于星湖,后又发展到洪沅,现有人口千余人,在此同时迁醴的还有七房祥清公,定居醴东黄沙乡,人们将其创业地名为蓝家桥,现有近五百人。迁醴的还有一支是念四公后裔十八世金玉公,于清乾隆十二年丁夘‘1747’ 由上杭官庄迁入,在醴陵洪沅乡上西村花麦田开基立业。还有念三公后裔十五世廷玉公,于康熙年间迁醴陵东生二子兆龙、觐龙‘觐龙后迁萍’ 。还有三房十六世吉士公乾隆年间迁萍,道光丙戍‘1826年’ 萍乡遭特大洪水后,十八世亚魁公迁往醴陵南桥乡贺家桥。三房十六世文迏公,有一支在大林桥。其余居边界迁出迁入的不可详述。

 

四、大一公子孙迁萍的有十几支:

 

1、七房十六世其昌公,于明末由上杭来萍贸易,买五陂下乡长潭村洲田耕种,以后该地称为蓝家洲。其昌公的二十二世孙炳暄在清道光十八年‘1838’ 考取了武进士,殿试取为御前侍卫‘二品总戍’ 。

 

2、七房十三世启华公,于清初由上杭到醴陵后由醴陵迁萍乡老关上西村‘扦关岭’ 创业子孙发展后,分居到湘东巨源湄源冲、萍乡等地,

 

3、六房十五世贵我公,于乾隆元年‘1736年’ 由醴陵迁萍乡定居南坑七保。与此同时,六房十九世玉高公来萍定居白竺乡冬茅湖‘今红星村。’

 

4、乾隆十四年‘1750年’ 三房十六世吉士公‘世辉’ 由永新迁萍住西门外麻石垅‘今三里台蓝家湾姓’ 以后子孙分居醴陵贺家桥和萍乡源湴曹家岭、白竺庙山、彭高等地。

 

5、乾隆十六年‘1752’ 三房十六世文秀公带领六岁侄子昌发来萍贸易住门楼冲,昌发公成长后家业发展迁居班冲‘今芦溪县高坑镇松友村’ 。其十九世天浩公在同治九年‘1807年’中了举人‘保举军功六品’ 他主持萍乡建祠和首次修谱。

 

6、乾隆二十一年‘1756’ 五房十五世启鸿公之妻王氏孺人,夫死后为避武平兵灾携六子逃难来萍,先在芦溪街开烟店,后租种九洲梨子冲田山,又买王坑源村田山创业,同治六年十九世炳彪兄弟迁至芦溪高楼,光绪七年炳谦考取吏员在衙门供职,后人分居芦溪、萍乡城内、南昌、王坑源等地。同王氏一起逃难来萍的还有十六世桂梅、桂樟兄弟二人,分居在醴陵东源冲和萍乡、上栗班竹、荷尧、泉陂村炭背等地。

 

7、乾隆二十二年‘2、七房十三世启华公,于清初由上杭到醴陵后由醴陵迁萍乡老关上西村‘扦关岭’ 创业子孙发展后,分居到湘东巨源湄源冲、萍乡等地,

 

8、乾隆二十二年‘1757’ 七房十九世敦化公由上杭来萍贸易,定居芦溪开店,芦溪东桥街有个蓝家围子,其后人分居萍乡城内和芦溪镇。

 

9、乾隆二十八年‘1764’ 七房十八世乔先公来萍贸易定居城内。

 

10、嘉庆十一年‘1808’ 三房十六世觐龙公由醴陵携五子来萍贸易创业,先买花园里田山,

 

 

11、七房二十一世登桂公,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 由上杭来萍贸易,定居城内,后又分居麻山煤金山。

 

12、光绪年间,七房二十四世胜芳公由浏阳来萍定居上埠镇许家坊,后有迁入萍城的。

 

13、另有几支迁入年代未详的:

 

‘1’五房十五世启光公定居芦溪水山村源南冲。

 

‘2’、五房十五世有篑公一支定居芦溪镇。

 

‘3’、六房也有几支:如惟仪公支系迁芦溪龙下、惟益公支系迁南坑株树村。国祯公支系迁芦溪贺家坊。惟钦公支系迁桐木。

 

‘4’、七房还有昌锦、昌华公支系迁宣风、五荣公迁上埠九洲。

 

‘5’、一房昌炳、昌烜迁莲花县六市等地。

 

“注”:原谱均载江南始祖明德公至十五世吉甫公,九四年萍乡联修族谱时,收集到各地家谱发现萍乡老关扦关岭的蓝氏族谱载:明德公江南十六世至吉甫公,经考证各代出生合理,其中第十二世增加春公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