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历史记载,迁徒贵州、云南两省移民主要为明、清两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达数万人之众,其主要来源于江西。有从江西直达云、贵的;也有从江西至湖广(湖南、湖北)再到云、贵的;也有从江西至湖广至四川,再到云、贵的。总的民源来自江西,然而贵州、云南班氏也是在这些历史阶段大迁移过程中而来的。因此,探讨江西班氏先祖迁入情况,也就为理清入黔、滇始祖找到了线索。笔者试图通过从江西早期班氏迁入作切入点,理清从江西迁出的班氏先祖情况,为《中华班氏大谱》作一点基础工作,出力献策。
一、班氏先祖在江西早期活动情况
1、班壹十四世孙、班固六世孙班授公迁于番阳(今江西番阳县),按班固公诞辰公元92年起点计,(按25年一代计算×6=150年),即公元242年,该公的活动年代为公元300年左右,应为西晋十六国历史阶段。
2、班壹四十五世孙、班固三十七世孙班登公少登科第,官拜殿中丞,出为筠州太守(今江西高安周边)。该公活动时期为公元957年属五代十国楚马希阶段。
3、班壹四十七世孙、班固三十九世孙班宇公迁洪都(今江西南昌)。应为公元975年,该公活动时期为公元1007年,即北宋景德年间。
4、班壹五十三世孙、班固四十五世孙班富公、班灵公、班隆公俱迁居抚州(今江西抚州市西),公元92年+45×25=1217年,诸公活动时期为公元1267年左右,即南宋末年元初过渡阶段。
以上班氏先祖进入江西的记录,均为班壹公的八世孙班固公直系世孙。因此,可以说明:元、明、清阶段由江西迁出的班氏,即为班壹八世孙班固公的直系嗣孙。
二、入黔始祖之我见
根据目前贵州省三十个多班氏村寨班氏系谱,族谱调查和贵州班氏谱志篡委分析,认为花溪竹林寨《班氏谱系》,记录较为早、且完整,近三十代,代代紧扣,未有断续,能较完整反映了整个世系及迁徒过程。同时笔者根据三十余部族谱③记载并实地考察了古驿道、古墓、古碑、故址,综合黔地众多班氏谱记,确认为:班明、班礼二公是元末至正丁酉年(公元1357年)由江西广信府(今上绕市信州区)迁入黔地之始祖,按二祖公出生年,即南宋度宗乙丑年(公元1265年)和南宋度宗己已年(公元1269年)计,1265年—242年(班授公年代)=1023年÷25年/代=40.8代,因此,可以基本确定:班明公、班礼公系:班壹公的五十五世孙班固公的四十七世孙班授公的四十一世孙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凡从江西迁徒出的班氏,是班固公的六世孙班授公的直系世孙,同时亦为入黔班氏的世祖。由此体现了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本氏本族关于世祖的纷争规避;二是有利于全国大谱奠基础;三是有利于世代编系;四是有利仍保持支系字辈格局;五是有利于求同存异向前发展。
班镁光 撰于都匀
二O一三年三月十七日
二O一三年三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