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陆姓网 > 陆氏源流 陆氏源流

盐官陆氏支系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陆姓展区
盐官陆氏支系

与山阴支同出于唐宣公陆贽的大族为盐官支。盐官支后裔有散布于苏州、松江等地。

陆贽孙宗阮、宗衎。宗衎之后有山阴支。宗阮生涤,涤生熙,熙生组,组为盐官支祖。组八世孙旋吉为枢密支祖。清抄本《陆氏家史》中,“熙”作“崇熙”;“组”作“徂”;“旋吉”作“逢休”,字旋吉。

《陆氏家史》载有陆宗秀在明·宣德十年(1435年)撰写的《枢密支谱序》,涉及到前代修谱情况及各支盛衰。

我陆氏宗谱,始撰于唐屯田郎中景献;而御史中丞庶列为四十九支图。五代之乱,大半亡逸。宋少师务观公乃重修之。元·延佑间,我曾祖靖献府君再经修葺,今名《靖献谱》。所谓四十九支者已亡其二,靖献补鸾台一支为四十八支。鸾台者讳元方,唐天后朝为鸾台侍郎、平章事,太尉支之后,金鸡象山先生之祖也。传至于今,唯太尉与我侍郎支最着。侍郎支至宗阮、宗衎而始分。宗阮曾孙庆国组(本作组),靖献谱分为盐官支。宗衎生章,章生博士谊,为博士支。四传而至中允旺、太保昭,此山阴二十九支之始也。盐官之后散居海盐、华亭、苏湖间,又析而为枢密支、神童支、朝奉支、吏部支、郡守支。宋末兵燹竞起,神童、朝奉谱牒无传,郡守支亦三四传而无考,凡今见于谱者唯枢密、吏部两部而已。然枢密支如平阳同理子孙皆微,独我靖献子孙幸叨先泽,稍后振起……”

序中所说的唐屯田郎中景献,就是武后时宰相、吴县陆元方之子陆正。太尉支与侍郎支都是三国吴吏部尚书陆瑁后裔。瑁第四子英之子玩、瓘,各为太尉支、侍郎支祖。太尉支之后有鸾台支,其后有吴江支、金溪支。侍郎支之后有宣公支,其后有山阴支,盐官支。

盐官支祖徂传至玄孙承祖,生滋、居纯、居裕;滋孙逢休,开枢密支;居纯孙友谅为朝奉大夫,开朝奉支;居裕曾孙峻开吏部支;峻玄孙能仁,字寿春,自海盐六都迁于灵溪,俗名姚滩,为灵溪支;能仁生百乘、千祥,千祥孙宗善迁居华亭。百乘传至灵溪第七世序,生楠、楩、槐、相、棨、概、干。楠字大用,号静山,为静山支祖。楠玄孙之祺,字幼塘,号筠修,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任金溪知县。槐字良卿,号迎川,明·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祀于江西万年名宦祠,为万年支祖。相字良臣,号鹤泾,明贡授江西建昌经历,为建昌支祖。棨号怀菊,为怀菊支祖。概字良平,号桂轩,为桂轩支祖。干字良植,号东洲,为东洲支祖。

陆组传至陆氏四十九世陆起。无锡仰贤堂1948年所修一百二十七卷本《陆氏世谱》载“起为北宋·庆历六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但《宋史》、《苏州府志》、《江阴县志》皆不载。《海宁州志稿》中称“陆起为宋仁宗五年进士,郑獬榜”。陆组八世孙逢休(旋吉)长子韶之,字符美,仕至监察御史,居临安为临安支组。韶之长子景瑞字子正,判江宁府,居汾湖(在今吴江嘉兴之间)。景瑞子邈,字惟远,为平阳知县。邈子汝楫,字济民,被奉为汾湖支祖。韶之次子景宽生适,字惟安,居海宁,为海宁支祖。

逢休次子凝之,字符聚,为国子学录,传至第七世有唐弼、唐卿。唐弼字行方,迁居崇德(今桐乡)语溪,为语溪支祖。

逢休第三子永之,字符长,兖州观察推官,配宋宗室女仁寿县君,生子景蕃。景蕃长子达,有曾孙唐俊,字英甫,居嘉兴,为嘉兴支祖。唐俊孙士宾,字彦从,居嘉善奉贤乡,为奉贤支祖。景蕃次子遒,字惟清,为归安(今吴兴)主薄,居湖州,为归安支祖。

清·光绪年间,盐官人陆万成出任海宁州官吏,主要负责地方公共性建筑的建设及修缮。盐官城北的平安桥始建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已历一百四十余年,年久失修,有坍塌之危险。陆万成为造福乡梓,毅然决定独资重修平安桥,亲自雇工备料,监工督修,风雨无阻,于1874年将平安桥修缮一新。陆万成又陆续重修了宁郭塘上的宜家桥、宁袁塘上的王家桥,并出资修造了一座桥名“的笃”的石板小桥。陆万成重修四桥,深得百姓赞誉,颇有官声。

民国年间,盐官支陆氏出了一位知名度颇高的人物——陆宗舆。陆宗舆在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他被乡人开除乡籍,里人勒石刻碑藉以警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