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龙姓网 > 龙氏源流 龙氏源流

湖南各地龙氏宗支二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龙姓展区

51、【蓝山南平乡龙氏】

     始迁祖元礼公,宋哲宗间由江西泰和县避乱迁此。至1931年,凡71户,男200人,女201人,共401人。

   

     52、【蓝山凤感龙家坊龙氏】

     始迁祖天修公,元至正间由江西泰和县迁此。至1931年,凡300户,男580人,女600人,共1180人。

   

     53、【蓝山凤感小洞龙氏】

     清同治间由临武县迁此。至1931年,凡5户,男19人,女18人,共37人。

   

     54、【蓝山大慈龙泉头龙氏】

     始迁祖明照公,由宁远迁此。至1931年,凡55户,男103人,女102人,共205人。

   

     55、【蓝山南平八仙桥龙氏】

     始迁祖子荣公,由江西迁此。至1931年,凡73户,男201人,女212人,共413人。

   

     56、【芷江龙氏】

     始祖宗旺公,宋初自江西泰和迁居贵州天柱、锦屏等地,后支族迁居于此。

   

     57、【芷江龙氏】

     始迁祖福禄公,明洪武5年(1372)自江西吉水随明代邓愈平蛮进剿辰澧蛮寨而留居芷江。

   

     58、【新晃侗族龙氏】

     始祖必胜。族人分布于贡溪碧林、黄雷绞壁、新寨朝阳、禾滩冬溪等地。

   

     59、【麻阳龙氏】

     祖居龙(隆)家堡,分脉而立。云辅迁居石龙溪;贤辅迁居曹家坪(豪侠坪)、杨柳坡;爱辅(女)嗣侄辈迁居龙家汛;贵辅迁凤凰蜡尔山。石龙溪、豪侠坪龙氏字派:德明自我之祥世有贵光长延祖宗宏绪大启四得仁文忠佑贤良俊秀上照景新庆云。续定字派:正有帮家嗣绪永承先志师文布四登方平远着秀。

     麻阳龙氏始祖智公,元武宗2年(1310)自江西永新县桥头上宦常德府武陵县,遂居武陵。云飞公于元至元年间自武陵迁沅州顺一里蒋家村。伯益公于明建文2年(1400)迁麻阳之石惹畈(后改名石垅溪),永乐10年(1412)移景家坪(隆家堡),永乐14年(1416)迁贵州思州府施溪司石门(今龙门),永乐19年(1421)迁居麻阳曾家村(今龙家湾)。荣甫、贤甫兄弟于永乐22年(1424)复迁石垅溪,贤甫编石惹里三甲,清康熙时改归四甲;荣甫居小溪,编石惹里四甲;贵甫居石垅溪董家岭瓦屋场,寻迁五司。字派:(六十六世后接)贤甫系(石垅溪):正有邦家嗣绪,永承先志斯文,兴朝培元作秀,多士步汉登云。荣甫系(豪家坪):长延祖宗宏绪,大启世代人文,钟毓贤良俊秀,上兆景星庆云。

   

     60、【溆浦香炉湾龙氏】

     清初由湘乡迁此。

   

     61、【溆浦大渭溪龙氏】

     始迁祖兴为公,原籍沅陵,清初迁此。

   

     62、【溆浦舒容溪龙氏】

     其先世由岳州迁邵阳。明末志治公由邵阳迁此。

   

     63、【溆浦葛家冲龙氏】

     始迁祖献坤公,原籍沅陵,明时迁此。

   

     64、【沅陵龙氏】

     始祖采濂公,南京应天府人,北宋英宗时迁河南卫辉府汲县,生二子:长子禹官由汲县徙居江西泰和县;次子禹甸世居汲县。禹官子五:宗麻、宗朝、宗灵、宗廷、宗旺,或居绥宁,或归桃源,或迁会同。宗旺辗转越播而后定居沅陵大龙,四孙:存璋、存江、存凤、存锦,璋、凤留居沅陵,清光绪2年(1876)纂有族谱。

    

     65、【芷江中心镇龙氏】

     始祖洪兴公,字涵宁,谱称为永新始祖庚公五世孙琮公之裔,原籍江西丰城县桥东乡,元泰定间由乡举授云南杨林县令,至正间解组,落于沅州(州治在芷江县)郡城西五里黄朝冲。至1948年,递传24代,男女丁口6000余人,多分布于中心镇、忠武、忠明、文和、舞北等乡及四川南充、合川、武胜、金堂、贵州羊坪、湖北来凤等县。宗祠位于芷江县中心镇上河堤。

   

     66、【会同清溪龙氏】

     始祖禹官公,生五子:宗麻、宗朝、宗灵、宗廷、宗旺。朝公衍常德派;灵公后裔不详;旺公衍沅州派;廷公于宋哲宗时任江夏县宣教郎,其时金人犯境,乃于宋徽宗时致仕道经会同而卜居清溪红花园,为会同龙氏始祖。廷公生二子:霦、霨。清光绪17年(1891)纂修族谱。岩壁派语:大章思克孝,承吉庆常安,成清逢景日,贻世永登翔。大臻桥派语:才潜显泰运,家国庆安邦,英华昌百代。

   

     67、【会同龙氏】

     始迁祖顺天公,原籍江西,侨居河南,宋靖康年间擢任贵州学政,回梓经洪江为兵乱所阻,遂落籍会同。

   

     68、【会同龙氏】

     始迁祖禹淑公,元初自江西永新迁居会同。

   

     69、【保靖野竹乡小溪村龙氏】

     该族为苗族,自四川迁此。

   

     70、【龙山龙氏】

     该族为苗族,由贵州迁龙山,族人分布于桃子园、紫云山、二台坪。字辈:才全显泰运,陞平耀治安,英华昌百世,灵瑞兆祯祥。

 

 

 

附:湖南龙氏各宗支源流派语

   

     1942年(长沙)《龙氏二修族谱》"世系源流考"云:始祖万一公于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南昌丰城徙居长沙之栗山嘴,生福禄、福寿二子。禄公三传至思祖,徙桥口冲,思钦徙石桥,思锦传子永延徙象形屋,永音传子太器徙江边屋,太成徙墙背屋,是为福禄五裔支。寿公传子归先,徙上陇,必文徙大桥,归喜徙松园,是为福寿三裔支。合而为桥口、石桥、象形、江边、墙背、上陇、大桥、松园八支。子孙绳绳继继,枝繁叶茂。

   

     (七支原派,不含大桥支)福归志思永太兴 国安民正定乾坤英贤蔚起文星运孝友同敦学业增(七支原派更改后一句:功德昭垂烈祖恩)(新派)敦厚廉威著训词皇廷祥瑞纪官师荣登科甲知逢印 声振南邦在赋诗。

   

     清嘉庆十三年(1808)(湘乡冻悄狭献迤住?序"称,龙氏源流自东汉伯高公讳述者,肇迹京兆,初为三都长,擢零陵太守。迄学正讳暹者,始家道州,中间吉水丞,讳耀,令长沙之茶陵,(其子)大理寺评事通方,号碧巗,宋建隆庚申(960)从茶陵迁居湘潭县木通榜塘,其曾孙讳瑞讳瑄者于宋天圣间再徙湘乡城南太和坊。

   

     (清康熙五年订)宏荫昭先德自芳 显扬宗祖在贤良家修庭献襄平治百代衣冠耀室堂(永绍贻谋世泽长)。

   

     1999年(攸县)《梅城龙氏九修族谱》尊东汉太守伯高为外世纪第一世祖,至第二十八世通庚,讳庚,字西仲,唐僖宗时自湖广道州任庐陵吉水丞,避黄巢乱遂家永新顾村莲塘,为江西永新莲塘开基祖,下传二十五世俊可,名端三郎,住茶陵东山,子一,讳清,字悦仲,由茶陵徙居攸县学城,为迁攸始祖。至1999年,已传至二十六世"显"字辈,繁衍生息,瓜瓞绵延,人文蔚起,门庭显赫。龙湛霖、龙启瑞、龙伯坚都出于攸县梅城龙氏。中国"复关"和"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也出自这一支龙氏。

   

     (从第十三世起):伯高兆祥 来自永新 世传理学 廷显良臣泽承先正光启后昆 忠信为本 谦和乃珍 星辉霞灿 柏茂松荣家训同佩吉庆长臻(续字派)宗支蕃衍 志壮福绵 仁孝作基 敦厚崇源开拓进取科技精研 建业振国 代多达贤 宏扬祖畴 日蒸月恒。

   

     2001年(邵东)《龙氏文化概述》称龙氏世系自伏羲氏(龙师)--黄帝(龙行)--虞(龙纳言)--夏(龙圉)--商(龙吉安)--周(龙环、龙庆)--春秋(龙穆),至东汉龙伯高。"源流考"曰:鼻祖讳述字伯高,原籍京兆。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拜零陵太守,卒葬永州府北门,子孙因家焉。至唐时,敬朝祖讳暹者,为伯高二十四孙。传至西仲公讳庚,授迪功郎,宣宗大中十一年(857),自楚道州仕吴,任庐陵吉水丞,因避寇家永新。复五传讳曜者,任茶陵令,遂家焉。后世裔孙派衍湘乡、邵阳、安化等县。

   

     1931年(益阳)《龙氏六修族谱》"世系考"曰:迁湘始祖曜,籍江西永新,由吉水丞官茶陵令,遂家焉。其长孙通方,官宋大理寺评事,由茶陵徙湘潭之七十四都木通榜塘。生子贞,贞生二子,次曰像乾,归籍永新,其长子福玖登宋宣和辛丑进士,擢潭州守,落业资阳。下四传至攀桂,由衡龙桥徙居五里第六七都车门段之檀树湾,生四子:长子子攻居合水桥之桥头坪;次曰子敏,居枫香段之株树湾;三子子政居三板桥,四子子信,仍归故里。后世子孙散居各地。

   

     (自十三世起)再应承余德大菖家声定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