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龙姓网 > 龙氏源流 龙氏源流

盐堆龙与庄源龙的问题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龙姓展区

盐堆龙与庄源龙的问题。

这个问题,许多外省人或来信或来电向我讯问。因为盐堆龙氏旧谱上有《盐堆庄源龙辨》之文,庄源龙氏族谱上,也有龙敏为其基祖之说。

庄源,南宋时称石仙源,明、清时属永新县积庆乡五十五都二图。山灵水秀,交通便利。庄源龙氏一支在永新,除庄源,还有莘田、白口庙背。现在,庄源村近百户,莘田村有一百五十余户,庙背村四十余户。在永新,所占人口比例,不到二十分之一。自明开基到现在,人材辈出,庄源村宋明两朝,有进士五人,举人八人,荐辟任府尹、县令等七人。白口庙背,现当代,黄埔军校、中央军政大学、北京大学、台北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毕业和正在就读者,二十余人。现在在北京中央政府机关任职的有二人。

公元2000年,永新成立“纂修龙氏族谱理事会”,总编辑从庄源龙氏于乾隆癸丑年由庄源独修的旧房谱的凡例与序言中发现,在祖源与流变的叙述上,前后不一。说他们是龙敏的后裔,又说他们于明天顺甲申年和明成化辛丑年与甘溪、高沙合修族谱,他们是诚公的裔孙。

琮公派八世孙舜臣公由永新袍陂徙泰和甘溪,曾孙有四,即十一世的议、诚、讷、诘,议寓袁州万载,讷留泰和甘溪,诘徙庐陵高沙,诚复居永新庄源。旧谱表明:庄源龙氏以诚公为基祖。二十世景从公有三子:心源、玉泉、光远。心源公派衍老居,玉泉公派衍辛田、新居,辛田揖公又分奄石、白口。二十三世宗顺、宗兴、宗宽公及二十二世孟庸、则灵公位下嗣孙分为五房。一以宗宽公第三子二十四世挺公为基祖,于明嘉靖庚寅年二十七世应奎公建挺翁祠,号《崇本堂》;一以擢公为基祖建有《庆源堂》。庄源龙氏总祠为《惇叙堂》。为此,总编与庄源龙氏反复讨论,庄源龙氏几次到泰和甘竹查阅族谱,最后决定匡正其史实,同意了是从泰和迁回永新,庄源龙同属盐堆龙。

但为什么龙氏宗族历史上会出现这样的一段曲折呢?

永新东南西北四乡,南乡龙氏,几乎占了永新龙氏的一半。庄源,是永新南乡的一个村落,只因为他们是从泰和迁回永新的,户丁不多,显达不少,财主粮户相对而言不寡,可能与周围村落的龙氏,为田产或山林的界址,时有发生争执,相处不太和谐。据说,乾隆年间建龙氏总祠时,在摊派建祠款时,庄源龙氏说了些不太中听的话。祠堂建成,进行祭祖,把庄源排斥在外,说庄源龙不是盐堆龙。盐堆龙氏修谱,并撰文载于谱牒。大概庄源龙因此干脆说,他们的基祖是龙敏。苏区革命时,莘田村的一位革命者,带领暴动队把建于永新县城的龙氏总祠烧了,还在南乡烧了一些龙氏村落的民居。在革命中,后来又把这位革命者作为反革命的“AB团”杀了。由此可见,相互间的矛盾之深。

往事,已成为历史。现在,大家和睦相处,终于回复到历史的真实:庄源龙,就是盐堆龙,是琮公派下舜臣公的裔孙。

类似事件,在永新龙氏族史中还有,直到现在还没有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