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刘姓网 > 刘氏源流 刘氏源流

源流-宋福州刘姓分系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刘姓展区
宋期间福州刘姓分系的初步考证

《中华姓氏通史、刘姓》写到福建的刘姓,唐末到北宋还人丁不旺,家族势力不强,只是地方上一支普通姓氏。反之,提出因刘存、刘昌祖入闽开基,定居福州凤岗,始成两宋旺族。这种观点与史实不相符。

福建的地理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虽然唐末经历了五代十国的诸候割椐,战争不断,但福建是比较稳定的,主要是闽王王审知采取保境息民等著有成效的治闽策略,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经济还得到发展。所以到了宋朝立国后,“闽八郡之士取名第如拾芥,相挽引居台省、历卿不绝于世,举天下言得第之多者必以闽为首称”。①仅福州地区从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至宝佑四年(1256年)文进士共3975人(如包括宋皇帝赵姓宗子中进士达4258),武进士309人。(以宋《三山志》为依据,记载到宝佑四年,如加《闽书》、《八闽通志》记载到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止还有一百余人)。刘姓共中文进士141人,武进士14人。

北宋年间文进士1125人,武进士5人。其中,刘姓中文进士为72人,占北宋福州地区中文进士人数的6.4%,在北宋进士榜上40余种姓氏中,刘姓中进士人数在各姓氏中排前五名,说明北宋年间刘姓在福州地区已是旺族。按《三山志》进士榜上所有刘姓人物的族系注释进行分类,刘姓各族系中进士较多的大约有四个系。

第一系:闽县的闽王王审知女婿刘文济子孙。以其孙刘若虚咸平五年(1002年)中进士始,有刘若冲(若虚弟)、刘奕(若虚子)、刘异(若虚子)、刘升(若冲子)、刘彝(若虚侄)、刘介山(升子)、刘康夫(奕子)、刘知至(奕孙)、刘达夫(若冲孙)、刘松(奕曾孙)、刘该(松子)、刘泳(若虚玄孙)、刘天从(泳、该侄)等。

第二系:候官县的刘靖(皇佑元年1049年)、刘实(靖孙)、刘宇(实弟)、刘彦和(靖族孙)、刘坦(靖族)、刘商衡(靖族)、刘炳文(商衡侄)等。

第三系:怀安县的刘易简(庆历六年1046年)、刘称(简弟)、刘国镇(易简侄)、刘俨(称弟)、刘衡(称侄)、刘藻(称侄)、刘正(称孙)、刘登(称侄孙)、刘焕(称侄孙)、刘师尹(俨孙)、刘公于(正孙)等。

第四系:福清县的刘天赐(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刘处约(天赐从侄)、刘诜(处约子)、刘询(处约子)、刘彦适(诜子)、刘诠(处约从弟)、刘潮(彦适侄孙)、刘沐(潮弟)、刘应东(潮孙)等。

其他还有如:闽清县刘绛(皇佑元年1049年)、刘滂、刘凯(滂子)、刘坦(滂玄孙)、

闽县刘绶(元佑三年1088年)、刘纲(绶弟)、刘因(绶弟)、刘候亚(绶侄),还有父子进士,兄弟进土等就不细说了。

综上,北宋福州刘氏属旺族的族系已有好几系了,但这些族系没有族亲之间的血缘关系。

第一系刘文济系的刘若虚是1002年进士,第四系刘天赐是1008年进士,两人中进士只相差6年,如有族亲关系应该会记载。同样道理第二系的刘靖是1049年进士,第三系刘易简是1046年进士,仅相差3年的进士,与第一系刘奕只差16-19年的进士,第四系刘处约与第二系刘靖是同年(1049年)进士,各是各个族系的子孙在史料上记载非常清楚。

而凤岗刘氏和迁居长乐县的刘嘉誉(子刘世南、孙刘砺、刘砥、曾孙刘子介)祖孙四代五人,在宋《三山志》4000余人名的进士榜上没有他们的名字,所以在宋代留下资料中无法考证属于刘姓的那个族系。到明《八闽通志》一书把刘砺、刘砥列为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书中注明:旧志无刘砺、刘砥,而“环宇志”有之,今增入),②

但没有注明属那一个族系子孙,而同榜刘潮则注明是彦适之侄孙(文中列为第四系),较之前十五年,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刘师尹也注明为俨之孙(文中列为第三系)。《八闽通志》后一百多年编写的《闽书》中,宋代刘氏各族系中进士人名乃注明是谁之子、侄、孙等字样,但刘砺、刘砥乃没有注明,书中列为1166年童子科。我们查证在宋天圣年间即1025年前后,宋仁宗命郡县建学,取消童子科,“经童科非古也,自唐诸道表荐,或取五人至十人,近代宋仁宗以为无补,罢之”,“其后遵行,未之有改”

说明该二人进士身份还尚需考证。但是在《八闽通志、人物》介绍刘嘉誉:“字德称,长乐人,贻孙(注:刘昌祖另一名)八代孙也”。

说明这五人确是凤岗刘氏后代。反之,宋代福州刘姓出的名人还不少,如第四系刘诜、第三系的刘藻、刘正、刘师尹等,在《宋史》、《八闽通志》、《闽书》等书中都作简述,没有见到与凤岗刘氏有任何关系的文字说明,《八闽通志》还介绍一些刘姓人物,如长乐人刘世修等,都没有写上是贻孙几代孙字样。

综上所述,1、唐末至宋的凤岗刘氏与闽县的刘文济、刘若虚、刘奕、刘彝、刘康夫等,怀安县的刘易简、刘称、刘藻等,福清县的刘天赐、刘处约、刘诜、刘彦适等,闽清县的刘绛、刘滂等,闽县的刘绶、刘候亚等各个刘姓族系没有血缘关系。2.凤岗刘氏在两宋还未成为旺族。

应该讲刘姓从汉朝始成一大姓,唐末之前历代入闽定居者中有不少刘姓人士,宋代福州地区刘姓族系,是入闽诸多支刘姓经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开拓站稳脚根后,分别发展起来的。比如,福州琅岐岛,宋代以前就称“刘崎”,就因该岛当时多是刘姓居民,是福州地区史记上以“刘”姓为地名的首例。据史料记载在唐末前入闽的有:1、古田刘疆后代。2、刘技后代。3、闽王王审知主要幕僚刘山甫后代。4、刘行全兄弟后代(原王诸妹夫)。5、南海王刘隐的祖先的后代(先定居福州,后刘隐一支移到广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