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刘姓网 > 刘氏源流 刘氏源流

源流-福建五忠刘氏的先祖渊源

时间:2021-2-05 来源:家谱馆刘姓展区
福建五忠刘氏的先祖渊源有两种说法,综述如下:

一、据刘佑平著的《中华姓氏通史.刘姓》/东方出版社/2000.12版载:福建五忠刘氏来自长安,是唐代“刘氏七大房”中的京兆武功刘氏——宰相刘文静之后,他们都尊唐朝末年的光州大都督刘楚为入闽始祖,是在唐朝末年迁徙入闽的。京兆武功刘氏属于中山刘氏一脉,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从刘邦——中山靖王刘胜-—刘文静-—刘楚-—刘瓒的传递世系如下:75世祖刘邦——76刘恒――77刘启——78中山靖王刘胜——79刘贞——80刘昂——81刘禄——82刘恋——83刘英——84刘建—-85刘哀华——86刘宪——87刘舒——88刘信一-89刘贤——90刘显廷——91刘愿-—92刘金——93刘成——94刘衍——95刘修仁――96刘谊(一作刘彝)——97刘元明——98刘颖一-99刘义禧——100刘文静——101刘稚——102刘蕃——103刘君复——104刘庄——105刘昱——106刘璇——107刘荆——108刘德明——109刘籀——110刘致道——111刘于——112刘沼——113刘楚——114刘翔――115刘庸——116刘光位(一作刘光世)——117刘玉――118刘文广——119刘太素(刘朝议)——120刘民先——121刘韐——122刘子羽,刘子翼,刘子翚。刘子羽生三子:长子刘珙、次子刘瑺、三子刘玶(刘瓒)。刘子翚无子,以兄刘子羽三子刘玶为嗣,123刘玶生六子:124刘学古,刘学博、刘学圃、刘学正、刘学箕、刘学稼。

二、据“家谱录序0004”江苏武进《蓉湖柳荡刘氏宗谱》和“家谱录序0003”无锡《刘氏宗谱》等族谱载:福建五忠刘氏源出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之后,是彭城刘氏楚元王刘交的后裔。他们的传递世系如下:75世祖楚元王刘交——41传一一115刘楚——116刘翔一一117刘庸——118刘光世(一作刘光位)——119刘玉――120刘文广——121刘朝议(刘太素)——122刘民先——123刘韐——124刘子翚(屏山先生),屏山公丧妻不娶,无子,以其兄之子刘玶(刘瓒)为嗣,125刘玶生六子:126刘学雅、刘学古、刘学博、刘学箕、刘学稼、刘学圃。

江苏武进《蓉湖柳荡刘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清刘国清等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守三堂铅印本/原装二十二册,共2267页,简介如下:该谱渊源世表以楚元王交公为一世祖,交公四十一传至楚公,刘楚,字白珩,号玉岑,唐光州大都督,吏部尚书,封沛国公。唐末战乱,其长子翱做官福建,楚公遂随长子徙居福建,故楚公被尊为入闽之鼻祖。闽谱渊源世表尊楚公为一世祖。楚公十传至宋屏山公,屏山公名子翚,字彦冲,其父韐公死于靖康之难,子翚遂入武夷山间屏山之下潜心治学,学者称‘屏山先生’。

江苏无锡《刘氏宗谱》二十四卷/清刘锦球等重修/同治十三年(1874)敦睦堂铅印本/原装二十八册,共1900页,简介如下:一世祖屏山公,名子翚,字彦冲,宋资政殿大学士,封魏国公,韐公季子。据屏山公为其伯父莘材公所撰的墓表称,刘氏居福建潭溪己九世二百余年矣,初为京兆万年县人,唐僖宗时,有为将军者名刘翔,唐末战乱,其子刘庸南游至此,爱其形胜因家焉。庸生光世,光世生玉,玉生文广,文广生朝议。莘材名民觉,字莘材,乃朝议公次子。再上溯其先世,则为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刘交于楚为元王,都彭城,该谱上世源流祖宗世系图,则以刘交为一世祖,刘交,字游,封元王,都彭城。屏山公丧妻不娶,无子,以其兄次子玶为嗣,玶,字平甫,号七严,生有六子:学雅,学古、学博,学箕,学稼,学圃。其后子孙繁衍,成为闽中望族。

综上所述,福建五忠刘氏的两种宗系渊源,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还是楚元王刘交的后裔?尚且未查考清楚。现两说并存,有待宗贤族彦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