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赖姓网 > 赖氏源流 赖氏源流

赖氏宗谱源流

时间:2021-2-04 来源:家谱馆赖姓展区
赖 氏 源 流 志

  

       自太极静阖动辟以来,是天地之一动一静。其间上蟠下际,唯一气之弥沦磅礴以为聚散焉耳。其静也,是一气之合而为一本。其动也,是一气之分,而为万殊之散。其由动而之静也,是一气之贯通,由一本而发为万殊者也。是则天地者一大积以阖辟为聚散,以一气为贯通,言天地者,惟一气以尽之也。夫以天地之无穷,繁然莫可纪。其中之日月星辰,山川河岳以及飞潜动植,珍奇异类,万有不一,胡为一气尽之。盖天下事,莫不有主宰。其中乃能运行其际要。皆一气之相维系焉。若然则人受天地之气以成形。自吾身朔而上,之于厥初之祖。自吾身等而下之于奕世递传之后,或分或合,或聚或散,又何莫非一气之贯通哉。吾身之上有父,父之上有祖,祖之上有高祖、曾祖,高曾之上至于厥初生民之祖。一气上承是犹天地之静阖,以一气之合为一本也。吾身之下有子,子之下有孙,孙之下有曾孙、玄孙,曾玄之下又有其子,又孙其孙,世代递传之脉一气下行,是犹天地之动辟,以一气之发为万殊也。然则,吾赖氏之本,万殊其为一气之贯通者也。尝考史鉴,又谱及序。观轩辕二十九世孙古公之曾孙武王封弟叔颖于赖国。盖古帝轩辕乃有熊国君之子,代神农氏为天子,有土德之瑞,固称黄帝。长于姬水又以姬为姓。自轩辕至武王二十九世之曾孙,历历可考。赖国为文王之十三子也。武王封弟兄之国十五,姬姓之国四十。武王封叔颍于赖国。后之子孙以国为氏,以国土颍州为郡。自后我祖遇公中兴,乃奏改松阳为郡。遂将颍川改为松阳也。传至本朝圣旨敕封又有以西川为郡者。盖前颍川而后松阳,后松阳而又复回颍川,今有以颍川改为西川者。则郡虽不一,而脉实一脉。吾赖氏之本原盖如此。

                                                               文庠孙椿谨撰研

  

颍 川 赖 氏

  

授 姓 历 代 源 流 总 图

  赖氏本黄帝苗裔,姓公孙讳轩辕,有熊国国君之子。天禀聪明,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修德行仁诸侯。戴为天子以云记官。治五行,作内经,治礼乐,造宫室,垂衣裳,以利生民。凤凰巢于阁,麒麟游于囿。在位百年系传金天氏颛顼高辛。历唐、虞、夏、商。凡二十九世,至武王克商有天下。封轩辕黄帝二十九世孙于赖国。遂以国为氏,然世胄相承,历事十二王,享国凡二百四十五年。迨平王东迁,强大兼并,蚕噬诸姬。因是迁居避地,更徒不一,复遭嬴秦祸焰,去处不宁,越国过都名隐字殊,养晦保世。迄西汉定鼎,王路清夷,天下豪杰,云龙景从,至汉平帝时,而我始祖先公出焉。

     叔颍  文王昌第十四子,武王发之弟,发封兄弟之国十五姬姓之国四十,武王封第十三弟于赖国。后之子孙以国为氏,而叔颍公为膺封之始祖。公薨,位传惠公。

  

  

  

惠公  叔颍公世子,后传宣公。    

  

宣公  后传厉公。

  

厉公  宣公子,后传平公。

  

平公  厉公子。后传桓公。配熊绎之女,葬于颍川西山,立庙祀之。

  

桓公  配商氏,传子敏公。

  

敏公  承父位,配钟氏,葬丰邑。

  

成公  敏公子,承父位,葬洞山,传冲公。

  

冲公  成公之子,承父位,子章公。

  

章公  冲公子,承父位,葬颍。

  

穆公  章公子,承父位,子文公。

  

文公  穆公子,承父位,子添公。

  

添公  文公子,承父位,因秦吞并,迁居避地,隐居至西汉定鼎。以上自叔颍公膺封以来,历传十二公享国凡二百四十五年。及传至添公,因嬴秦焰祸,而国亦休矣。因是添公之子先公出焉。

  

  

  

颍川赖氏六修族谱源流

  

卷  之  首

  

先公 添公子,西汉举文学孝廉,而出任交趾太守。妣李氏封一品夫人,子仙芝。

  

仙芝 先公子,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授光禄大夫,加封太子太师。子好古。

  

  好古 仙芝子,汉昭帝二年(公元前85年)封为秉公。隐士,志匡王室,脉衍颍川,流行绍兴,加封布衣奏事。子珠。

  

珠   好古子,汉桓帝二年(公元48年) 为相国,封开国公浩。妣王氏。子妙通。

  

妙通 珠子,汉永元二年(公元90年) 封秘书郎,后升崇正殿大学士,加封谏议大夫,太子太师。子忠郎。

  

忠郎 妙通子,汉末晋初(公元281年前后) 封两朝侍讲。因忠谏,贬监察御史名擅秘书。妣张氏。子真郎。

  

真郎 忠郎子,曾任两朝管监察通判,后升忠议大夫。妣胡氏。子评一郎、评二郎。

  

评一郎 真郎子奉直大夫。子深。

  

深  评一郎子,仕晋,任贵州知府。封管军御史,子童一郎、童二郎。

  

童一郎  深长子,任太平府同知。子功行、功志。

  

功行  童一郎子。袭锦衣。子光。

  

光   功行子,字列宝,号定峰直士,西晋永兴(公元304—305年) 时任浙东观察使。永兴二年加封太尉后,讨王颖未就而卒。子玄。

  

玄   光子,字远大。子二:厚、庄。

  

庄   玄子,字士端。子遇。

  

遇   庄子,字臣庆,东晋宁康(公元373—375年) 间江东太守。谢仕,有《忠告集》五卷。子匡。

  

匡   遇子,字廷辅。官至,封相国,爵茹公,食邑颍川。有著书《食录集》五卷、《山林史》七卷。死于元熙元年(公于419年) 。子二:硕、毅。

  

硕   匡长子,字仲芳。后遭晋祚,于宋元嘉(公元424—453年) 至揭阳县赤竹坪筑室而居。子三:辉、灿、郁。

  

灿   硕次子,号枕溪。子:昭、得、度、明、思、求、彦。

  

度   灿三子,号象庵。自桴源徒龙南、万安、永丰、丰城。系广东脉是也。子:奉。

  

奉   度子,字朝北。子:显。

  

显   奉子,字虞佐。唐贞观(公元627—649年) 官至朝议大夫。子:清、澄、养。  

  

澄   显次子,字明华,号明信。子:靖。

  

靖   澄子,号雪溪。著书《业发五经》、《粤义说》、《讲易》十二卷、《春秋》十二卷。有《雪溪集》百千万言。号雪溪夫子。子:晨、昇、晃、晏、昂。

  

晃   靖三子,字天奉,别号洞天居士。官至太尉,著《晚归洞天集》二卷。子:友信、友达。

  

友达 晃次子,字廷瑞,号日斋。子复兴。

  

复兴 友达子,字教翁。有八子:泰肇、泰安、泰秀、泰振、泰重、泰宁、泰亨、泰通。

  

泰肇 复兴长子,字世英。

  

泰安 复兴次子,字世昌。

  

泰秀 复兴三子,字世荣。系平原脉。

  

泰振 复兴四子,字世贤。

  

泰重 复兴五子,字世珍,号应轩。徒居多处,后谱详载。

  

泰宁 复兴六子,字世和,系万安脉。

  

泰亨 复兴七子。系南昌脉。

  

泰通 复兴八子,字世衡。系安远脉。

  

以上泰字脉八公,散居不一,惟我泰重公,徒居龙南太平堡,上蒙堡之始祖。

  

是太平堡、上蒙堡以泰重公为第一世。复兴祖第五子泰重公,自桴源徒龙南历代庆衍世脉。

  

  

  

颍川赖氏六修族谱世脉:

  

复泰秉文国  汉海崇思振

  

益华绍元修  德期杨世懋

  

荣和兆庆永  祯祥福运周

  

孝友传先训  诗书启大猷

  

家声联济美  芳名定作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