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龙陵龙江匡氏一世祖匡云程,原藉湖南省,其父匡连墀,母李氏,两老均在湖南原藉去世。原藉的具体地址有两种记载,多数记载为湖南辰溪县大桥头,另一种说法为湖南长沙府湘阴县十八都。
二、据家谱记载,一世祖匡云程为清朝康熙初年(公元1662年)来到云南龙陵龙江落业。经过三百多年的繁衍生息,龙江匡氏传15代,据不完全统计,现共有裔孙300余户,1800余人,主要分布于云南龙陵、腾冲、芒市、畹町、瑞丽及缅甸、泰国、台弯等地。
三、传世字派 (第一至第十五辈)
云程 以仁 其 廷 (单名)
世 奠 斯 君 立
兴 大 国 自 定
现第十一代兴字辈、
第十二代大字辈及第十三代国字辈人口较多,
第十五代定字辈已开始有个别出生。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匡姓氏源流
匡姓起源有五:
①、据《风俗通义》、《通志·氏族略》载,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故城在今河南长垣西南司家坡,亦即卫匡邑,一说鲁匡邑不同于卫匡邑,故城不详)之宰,其子孙以邑为氏。
②、据《尚友录》载,古有匡国,春秋周定王时有匡裕兄弟七人,俱有道术,盖古匡侯之后,疑匡国即鲁匡邑。
③、春秋时卫有匡邑,或有以邑为氏者。
④、据《姓源》载,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故城在今河南睢县西三十里旧匡城。一说在今河南扶沟),其后以邑为氏。
⑤、出自他族。今满、蒙古等民族均有匡姓。
始祖:匡句须。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以匡为地名者共有两处,此两处究竟与我国的匡姓家族有没有关系,由于缺乏文献,不得而知。但匡姓发祥于山东,后世又称盛于山东却是不争之史实。匡姓由鲁人句须而始,战国时齐有将领名匡章,表明已有匡姓移居山东北部,加之其它源流的匡姓加入,先秦之际匡姓已分布于今山东、河南等省地。西汉元帝时,匡姓历史上最知名的人士诞生了,他就是少时凿壁偷光后来位居宰相的匡衡,他是东海承人,即现在的山东枣庄人,说明鲁西南还是匡姓人的分布地带,鲁西南地近安徽、江苏两省,其播迁于上述之地区应该比较早。据《郡望百家姓》、《姓氏考略》所载,匡姓郡望为晋阳,表明匡姓之大宗曾长期繁衍滋长于今山西太原一带,是故后世匡姓有以晋阳为其郡望堂号的。汉魏三国及其以后,匡姓逐渐播迁河北、陕西等黄河中下游诸省。匡姓南迁甚早,南北朝时已有匡姓落籍于今江西省境。唐末五代十国至宋元间,匡姓由于避难、仕宦、谋生、逃荒等原因渐散布于今湖北、湖南、浙江、四川、广东、福建、广西等南方诸省。明初,山西匡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等地。明中叶以后,渐有河北、山东等地之匡姓迁居于关外辽东之地。明末张献忠屠川后,造成川地人口锐减,此后不久的湖广填四川,有两湖之匡姓入填今四川、重庆。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等地之贫民有伴随闯关东之风潮播迁于东北三省的,作为很早即扎根于山东大地的匡姓当然也不能例外。历民国而今,匡姓在全国分布愈广。如今,匡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等地为多。目前匡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七十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