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毕姓网 > 毕氏源流 毕氏源流

毕氏血缘得姓始祖

时间:2021-1-31 来源:家谱馆毕姓展区

第1篇  毕氏血缘始祖后 稷 

后稷助大禹治水,是农耕时代的领路人。教黎民种百谷,因功被赐予了一个最重要的姓,这就是黄帝拥有的嫡系姓——姬。他获此殊荣,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他是正妃所生。

后稷被封到有邰,也就是他母亲姜嫄的出生地,并在那里生息繁衍。其后代主要在有邰活动,后来迁到岐下,也就是在今天陕西岐山一带。

岁月的流逝并没有抹去后稷家族的辉煌,公元前十一世纪,后稷第三十四代后裔周武王姬发灭掉商朝,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有个弟弟名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在讨伐商纣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周公辅成王分封天下诸侯的时候,他被分到了毕地(今陕西咸阳西北), 建立毕国,为公爵,由是人称“毕公高”。春秋末年,毕国被西戎所灭。毕公高后人中的一部分不忘故国,以国为氏,得姓为毕,这即是毕姓得姓之始。  

由此上溯,后稷就被尊为毕姓的血缘始祖之一了。

第2篇  肇兴得姓始祖毕公高 

毕公高的最早记载见于《周书》,其他正史也多有记载,但都较简略。综合这些资料可以得知,毕公高在武王灭商及周初政治生活中都曾扮演过重要角色。武王伐纣,曾在商都举行一次庄重的入城仪式。入城以后,毕公高奉命打开殷商的监狱,释放出关押在那里的百姓,旌表被纣王废黜的贤明之士,接着又接管了商朝的音乐礼仪机构。周公辅成王分封天下诸侯的时候,他被分到了毕地,建立毕国。他本名高,“公”是对他的尊称,也是他的爵位,周公、召公同毕公,位列三公,世称“毕公高”。  

毕公高受封的毕国在今陕西咸阳西北,在他受封之前,这里曾是他祖父王季(季历)的建都之地。3000多年以前的毕国,是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这个处所,地貌西至兴平县东部,东抵秦咸阳城遗址,北抵泾阳县泾水南岸,南抵渭水,地面平坦,土壤肥沃,是关中平原富庶之区。又称为毕陌、毕原或咸阳原,这里在古代通称毕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器重。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及汉代的各朝帝、后陵墓都在这里,是一方天下少有的风水宝地。不过,毕公高当初受封的地方并没有这么大,只是这片地方的西北部,亦即后来被称作咸阳原或咸阳北阪的那片地方。

他因宽大为怀,平反了不少冤狱,表彰了因直谏受害的功臣,因而名声鹊起,为“周初四圣”之一。武王驾崩后,其为顾命大臣之一,他与周、召二公等一起辅政,治理成周的东郊(即洛阳,姬姓宗族聚居之所,西周的根基所在),使周王朝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

值得一提的是,祖先赐予的好地方却并没有使毕国成为一个强盛的诸侯国,相反,在历史上,这个为中央屏障的嫡系诸侯国究竟传了多少代国君,究竟有那些亮点,甚至亡于哪一年,由于秦始皇烧掉了记录西周世本,缺少资料考据。后世的史学家,根据地理位置推断,毕国应是被西戎所灭。  

亡国后的毕公高后人中断了封爵,变成了平民, 一些分支就跑到别国去谋求发展,有的在中原,有的流落到夷狄。故而其后裔支系甚多,他被冯、万、潘、魏、梁、姬姓之王等众多姓氏的部分派系尊为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