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氏渊源七至九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惠姓展区
第七个渊源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惠公姜元,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记载:“齐惠公子子襄之后。惠旧作桓”
齐惠公是齐懿公之子。
齐懿公在位时期非常骄横,人心不归附。所以齐懿公被丙戎和庸职杀死。齐国民众还不解气,又废黜了齐懿公在国内的太子,从卫国迎接公子姜元回齐国为君,是为齐惠公。
齐惠公在位十年,多实施惠民之策,得到民众的欢迎。至周定王姬瑜八年(公元前599年),齐惠公病逝,其子齐顷公姜无野继位。齐惠公在位时期,宠臣崔杼曾得到齐惠公的宠幸,到齐惠公逝世后,另外的高氏、国氏贵族怕受崔杼胁迫,便联合起来把崔杼驱逐出国,崔杼便逃到卫国。齐顷公继位后,给先王上谥号为“惠”。
周定王十八年(齐顷公十年,公元前589年),齐顷公率军南下攻鲁国龙邑(今山东泰安),其宠臣卢蒲在战斗中被杀,齐顷公怒而攻至巢丘(今山东泰安)。同年,齐顷公在马鞍山下(今山东济南)与晋国展开了著名“鞍之战”,结果大败,齐顷公被晋军追逼,“三周华不注”,差点被俘,幸得大臣逢丑父相救,二人互换衣服,佯命齐顷公到山脚华泉取水,得以逃走。回国都后不久逝世
而被驱逐到卫国的崔杼得卫国之助,乘机齐顷公逝世之机复辟回齐,扶立公子姜购,是为齐庄公。
其后齐顷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卫姓氏者,称惠氏。
第八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贤哲孟献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记载:“孟献子之孙子为服惠伯。”
孟献子,就是仲孙蔑,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上大夫。
孟献子为人勤俭,为大夫时时常体察民情,常说:“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主张俭用和发展生产,时称贤大夫。后世的曾子对孟献子十分推崇。
孟献子的裔孙叫服惠伯,其后分衍有惠氏、服氏,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
第九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楚惠王熊章,属于以帝王谥号为氏。
楚惠王熊章,在位时期吴王夫差击败越王勾践,成为一方强霸。
周敬王姬丐四十年(楚惠王九年,公元前480年),楚惠王乘吴国被越国打败之机,率兵进攻吴国。
战国初期的周贞定王姬介二十二年(楚惠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了蔡国(今河南上蔡)。
到周贞定王二十四年(楚惠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惠王又灭杞国(今山东安丘)。
楚惠王曾命鲁国人公输般(鲁班)造云梯,准备向宋国进攻,后为墨子所制止。
周考王姬嵬十年(公元前431年),楚惠王逝世。楚惠王在位五十七年,将楚国领土扩大了将近一倍,继位的楚简王熊中给其上谥号为“惠”。
在楚惠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卫姓氏者,称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