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哈姓网 > 哈氏源流 哈氏源流

明代哈氏族群的变迁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哈姓展区
明景泰年间,迤西金山鞑靼人,哈喇卜丁、哈喇卜达,兄弟二人。

  于公元1452年农历2月20日,由瓦剌入仕中原,成为哈氏宗族的始祖。

  始祖的三弟哈喇卜渊,于公元1450年正月,战殁于山西大同。

  明代成化年间,哈喇卜丁累升为都指挥使(从二品),哈喇卜达累升为指挥使(正三品),隶南京锦衣卫,带俸,哈氏宗族生活的南京。

  任何一个族群,不可能永远在辉煌或失落中生存,它和社会一样,在历史变革的起伏跌宕中,不断的改变着族群的命运,为了生存,必然导致族群迁徙。

  公元1469年,农历3月6日,哈喇卜丁老疾,长子哈兴袭职,为指挥使,(正三品)带俸,按明代的卫所制度,指挥使是当时卫所的最高武官。

  哈兴出任河间卫指挥使后,将家由南京搬迁到河间,形成河间哈氏宗族。

  这也是明代哈氏族群的第一次迁徙。

  哈喇卜丁逝世的确切日期,在《明孝宗实录》卷045、58,有如下记载:

  弘治三年(1490)十一月 乙未(17日),河间德州已有署都指挥,薛瑛等专官尔不必预。(署:代理)  

  上述记载说明公元1490年11月17日,河间卫已有人代理,指挥使哈兴不在岗位。

  弘治四年(1491)十二月 丁卯(25日),鞑官都指挥病故者十四员,赐祭及棺木如例。(按明朝惯例,武官需要都督以上职务者病故者赐祭。)

  公元1491年12月25日,明廷特批鞑官都指挥病故者赐祭。

  明实录的这两段记载,为哈喇卜丁辞世和明王朝赐祭,提供了依据,始祖是在这一时期病故的,祖上传说:明王朝赐田40多亩,以田养墓地。

  他的墓地在河间西郊,碑文记述:“西北沙漠山后人氏,信仰伊斯兰教”。

  1469年3月6日,哈喇卜丁老疾,到1491年12月25日明王朝赐祭,说明始祖在老疾中,生活了22年多,晚年是在河间卫渡过的。

  1452年2月20日,由瓦剌入仕中原,到1491年12月25日明王朝赐祭,始祖在中原生活了39 年多,难怪他有了六个儿子。

  《明宪宗实录》卷076、080,记载了哈喇卜达晋升、病故、子哈忠袭职。

  成化六年,1470年2月17日,升锦衣卫带俸指挥同知,哈三为指挥使,俱以从征建州并荆襄等处有功,所司误列衔名,乱其等级,至是乃改授之。

  成化六年,1470年6月6日,命故南京锦衣卫带俸鞑官指挥使(正三品),哈三,哈子哈忠袭职。

  上述实录记载了中原哈氏始祖哈喇卜达,曾征战过建州或荆襄有功,笔者认为是荆襄地区, 于公元1470年农历2月17日升职为指挥使。

  征战后仅三个多月卒,笔者认为可能是征战中的伤病所致。

  卒后运到哥哥哈喇卜丁处,葬于河间的果子洼。

  为什么要到果子洼安葬,经调查,历史上的河间卫,不在河间城里,明代的卫所是军营,驻扎在城外的果子洼,历史上果子洼称“鸽子洼”。

  这也是明代哈氏族群的第二次迁徙。

  自此中原哈氏宗族分为“河间哈”和“南京哈”两大支系。

  “哈三”即哈喇卜达的伊斯兰教经名,也可以称为:哈散、哈桑。

族群变迁,往往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

  明嘉靖年间,倭寇持续多年掠扰南都(南京)及周边地區、给当地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明王朝为抗击倭寇筹备钱粮,并在南京各卫所选兵入伍,向社会招募骁勇者为先锋,经查证,这段历史《明世宗实录》有载:

  嘉靖三十三年(1553)四月, 乙亥(5日),浙江倭寇自海盐趋嘉兴,参将卢镗等帅兵禦之,稍却次日,复战於孟宗堰,官军败绩亡卒千人,都司周应祯、指挥李元律、千户薛纲、宋应澜等俱死之,贼乘胜入据石敦山,分兵四掠。

  戊寅(8日),倭寇攻嘉兴县陷之,尽焚沿河运船。

  辛巳(11日),倭寇攻嘉兴府城,副使陈忠菱帅兵禦却之,焚其舟,贼遁入乍浦长沙湾,寇犯海宁诸县。(《明世宗实录》卷409)

  嘉靖三十三年(1554)五月,壬寅(3日),倭寇自崇明进薄苏州府城大掠。

  丁未(8日),倭入崇德县大掠而去。

  壬子(13日),诏发南京户部银二万两为苏松备倭兵费。

  庚申(21日),江北倭寇攻如皋县不克。

  甲子(25日),遣福建道御史温景葵、兵部主事张四知往山东募兵御倭寇。

                                 (《明世宗实录》卷410)

  嘉靖三十三年(1554)6月,庚辰(11日),漕运侍郎郑晓奏:倭寇类多中国人,其间,有勇力智谋可用者,每善资身无策,逐甘心从贼为之向导...。

  壬午(13日),福建官兵,扑得漳州通倭贼苏毛等三十余人诛之。

  甲申(15日),倭寇由吴江转掠嘉兴,署都指挥佥事夏光督兵御之,旮王江泾而阵,贼众囗误而前,我兵大溃,光流矢死。  

                                   (《明世宗实录》卷411)

  嘉靖三十三年(1554)7月,丙午(8日),苏州倭寇流劫至嘉兴县,转趋松江出海,参将俞大猷,击败之于吴淞所,擒七人,斩首二十三级。

                                 (《明世宗实录》卷412)

  嘉靖三十三年(1554)8月,癸未(15日),倭寇自嘉兴還屯柘林等处进薄嘉定县城,会募兵参将李逢时许国,以山东民枪手六千人,至与贼遇于新泾桥,逢时率其靡下先进败之,贼退桥据,罗店镇官军追及之,擒斩八十余人。                        

                 (《明世宗实录》卷413)

  嘉靖三十三年(1554)九月,乙亥(1日)诏停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租一年,以被倭故也。                              (《明世宗实录》卷414)

  嘉靖三十三年(1554)十月,癸未(16日),浙江续至倭寇万余人分掠乐清、黄岩、东阳、永康等县。

  壬辰(25日),倭寇三千余人由金山突至西海口登岸分掠。

  丙申(29日),倭寇攻嘉兴府东关官兵拒走之。(《明世宗实录》卷415)

嘉靖三十三年(1554)11月,甲寅(17日),倭寇犯松江青村所等处。

                                (《明世宗实录》卷416)  

  嘉靖三十四年(1555)正月,丁酉(1日),以倭警命南京掌左军都督府事,整润伯曹松阜督,孝陵卫军防护陵寝,命南京中军都督府咨署都督佥事万表挂印,光总兵提督漕运镇守淮安。

                                   (《明世宗实录》卷418)

  嘉靖三十四年(1555)三月,甲寅(19日),苏松兵备任环督、参将解明道等,以舟师与倭战于南沙野茅洪,败之,斩首一百八级。

                                (《明世宗实录》卷420)

  嘉靖三十四年(1555)四月,乙酉(21日),江北倭犯淮安盐城县。                              (《明世宗实录》卷421)

  嘉靖三十四年(1555)五月,戊戌(5日),原屯川沙洼倭贼,获突犯关港同浦卓浦等处,夺舟过浦分掠泗泾,北簳山佥事董邦政、游击同藩,引兵追击,遇贼于唐行,我兵惊溃,藩被创死,军士死伤者几三百人,贼逐屯驻古塘桥,流劫昆山县石埔等镇。

  甲辰(11日),倭寇五十余人,自山东日照县流劫安东卫至淮安赣榆县。

  是日,吕四场有倭舟突犯,沿劫东国等处,该场副使李政督率耆竈奋锐攻之,斩首四十五级,尽歼其众。(耆qi,60岁以上的人)

  乙巳(12日),倭舟三十余艘,众约千余人,自海洋突犯苏州青村所,攻城不克,逐纵火自焚其舟,登岸肆劫。

  是时新倭复大至,自青村外若南沙小鸟口浪港,诸处悉有贼至,泊岸即焚舟散劫。官兵稍稍逼之,乃合势犯苏州陆洼壩及婁门。

  南京都督周于德引兵来援,一战而败,镇抚孙宪臣被杀。

  贼逐中分其众为二:一由齐门北马头而北,转掠浒墅关长州五等都。

  一由胥门木渎而南,转掠吴县横塘等镇。延蔓常熟、江阴、无锡之境,出入太湖莫能御者。          (《明世宗实录》卷422)

  嘉靖三十四年(1555)六月,庚午(7日),倭贼百余,自浙江绍兴府上虞县爵溪所登岸,突犯会稽县高阜,夺民居楼房据之。

  知府刘锡、千户徐子懿等分兵围守,贼潜缚木筏由东河夜渡渎围而出乡,官御史钱鲸遭遇於蟶浦见杀,贼逐流劫杭州,而西历於潜西兴昌化内城大骇。(渎du 小水沟)

  甲戌(11日),三大浦倭贼驾舟出海,总兵俞大猷引舟师遮洋击之,斩首一百三十有奇,擒沉贼舟七艘,贼遯泊海洋三板沙。

(遯dun 逃走)

  丙子(13日),倭进据江阴蔡泾闸分众犯唐头,知县钱錞统狼民兵御之,与贼九里山时已薄暮,雷雨大作,贼伏兵四起,狼兵悉奔,惟余錞及民兵八人,尽死於贼。... (錞chun)

  戊寅(15日),原犯浙江还侵吴江,参政任环、总兵俞大猷,督水陆官兵进击於莺泾湖平望等处,斩首七十九级,生擒贼五人,余贼奔还嘉兴。

  庚辰(17日),三板沙倭贼抢民船出洋,参政任环、总兵俞大猷,引舟师追击於马蹟山,擒倭首,滩舍卖及后贼五十七人,斩首九十三级。

  是日倭舟有被海风飘回者,舟坏余贼五十余人,屯嘉定县民家,参政任环以耆兵攻之不克,伤亡几二百人,乃投火民宅艺之,贼尽死。(耆qi,60岁以上的人)

  乙酉(22日),蔡泾闸倭至夏港镇,副使至崇古督水陆兵夹击之。

  贼逐出港,泊浅沙分舟南犯,至靖江陈公港登岸,我兵急击之,斩首四十有奇。余贼走入民家,我军焚而歼之。  

                                  (《明世宗实录》卷423)

嘉靖三十四年(1555)七月,乙巳(13日),高阜逃倭,自杭州两栋者沿途伤己,至严州淳安县仅六十余人。

  以浙兵副总由濠岭盘山突入敛县黄柏源口,徽州府守隘官民兵壮五百余人,旯贼悉奔,溃贼逐流劫绩溪至施德。

(旯la 偏僻的地方)

  典使蔡尧佐率兵千余御之不克,贼逐叩县南门纵火屠掠过泾县。知县丘时庸引兵追击于垾塘败绩。贼乃趋南陵,县丞莫达以三百人守分界山,见贼悉奔窜。

  贼逐入县城纵火,焚居民房屋。于是建阳卫指挥缪印、当涂县丞郭暎,郊、芜湖县丞陈一道、太平府知事郭榫,各承徵以兵来援,与贼过于县东门印等,引弓射之,贼悉手接其矢,诸军相顾愕贻,逐俱溃,一道所率皆芜湖骁健,乃麾众独进,为贼所杀,一道义男子,义横身押贼刃亦死。

  癸丑(21日),江南金泾许浦白茆港诸倭,俱载舟出海。

  总兵俞大猷督各水兵:把总刘堂大、雷余昂等,引舟师追及于茶山,纵火大焚具五舟,余贼走马蹟山三板沙,我兵复追击之,坏其三舟,几斩贼首六十七级,生擒四十二人,是时将江阴蔡港倭引舟出洋,我兵分击于蹟马图宝山等处,共擒斩九十余贼,值飓风大作,贼舟多溺,官兵船坏损者亦众。

  次日祐林倭亦载舟出洋,我兵冲击及海风簸荡沉没二十余舟,余贼复回泊海港,登录劫掠。

  丙辰(24日),南陵倭流劫至芜湖,纵火烧南岸,突渡北岸入市,各商民义勇登屋,以无石灰确击之,贼多伤者,退奔去,各商兵下屋生缚二倭,斩首十级,贼趋太平府。

  是时,操江都御史褒善驻太平,遗千户曹发等督乡兵义勇杀虎手等兵御之,于马厂大败,贼逐进,逼府城,城中人断河桥防守,贼引西东犯江宁镇,指挥朱襄、蒋升率众迎拒,不能御襄战死,升被创坠马,官兵死者三百余人。

  贼逐直趋南京,其酋衣红乘马张黄盖整,众犯大安德门,我兵自城上以火銃击之,贼沿外城小安德门、央岗等门,往来窥觇会城中,获其所,遣谍者,贼乃引众由铺岗趋祩陵关而去。(觇chan 窥视)

  丁巳(25日),原犯江北倭舟十,流突嘉定吴淞江,把总刘堂引舟师击於外洋,俘贼五十七、八,斩首九十三级。

                                  (《明世宗实录》卷424)

  嘉靖三十四年(1555)八月,辛未(9日),祐林倭贼载舟出海,佥事董邦政、总兵俞大猷,各督所部水兵分哨击之,斩首七十有奇,获船九艘,邦政复以嘉定兵击贼,于宝山斩首九十八级。

  甲戌(12日),溧水倭流劫溧阳,趋宜兴至屺亭,闻官兵自太湖出,取道官路桥黄土越武进县境,抵无锡慧山寺,一昼夜奔一百八十余里,我兵追及急击之,贼疲定望亭,次日至浒墅关,都御史曹邦辅督各官兵围之。

  乙亥(13日),祐林开洋贼,遭风坏三舟,余贼三百有奇,自蔡庙港登岸,流至华亭县陶宅镇据之。

  苏松巡抚曹邦,轴撽佥事董邦政、把总娄宇,以沙兵击浒墅关倭寇歼之。

  初贼自宜兴奔苏州会祐林,贼为风飘旋者三百余进据陶宅港。

  邦辅虑一贼合且为大患,乃亲督副使王崇古会集各部兵,扼其东路四面蹙之。

  賊逃至五龙桥复至梅湾山,我兵随地与竞颇有斩获。(蹙cu 缩小、收敛)

  太仓卫指挥张大纲被杀,兵卒伤亡亦众。时邦政督沙兵守陶宅,贼据险且众,未可进兵。乃召邦政宇以沙兵助巢一战,斩首十几级,贼以惧奔吴舍,欲潜走太湖。我兵觉之,追及于杨林桥,尽殪其众。

  此贼自绍兴高阜奔窜不过六七十人,流劫杭(州)、厳(州)、徽(州)、(江)宁、太平,至犯留都(南京),经行数千里。

  杀戮及战伤无虑四五千人,凡杀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八二县历八十余日始灭。        (《明世宗实录》卷425)

   嘉靖三十四年(1555)九月,戊申(16日),倭舟三艘,泊台州海洋之螺门,备倭都指挥王沛等引舟师出哨,遇于大陈山嶼(小岛),擒贼十七人,斩首九级,,余贼弃舟登山走匿,我兵焚其舟四面环守。

  参将卢镗以大会之入山搜勦,生擒真倭乌鲁美他郎、酋首林碧川等八十四人,斩首三十八级,由是三舟倭尽殄。(殄tian 绝) (《明世宗实录》卷426)

嘉靖三十四年(1555)11月,乙未(4日),倭二百余人,犯福建莆田县镇海镇东等卫,千户戴洪、高怀德、张銮俱战死。

  辛丑(10日),有倭二千余人,自海洋驾舟四十余艘,先后入川沙洼,与旧贼合势,登岸沿浦东一带,焚劫煒团八灶等处。

  壬子(21日),倭贼八十余人,驾舟泊浙江海盐县秦之驻山,登岸劫掠,提督都御史胡宗宪遣指挥徐行健等率兵御之,贼走入民家柜守,官兵纵火焚之,贼悉殄。(殄tian 尽)

  戊午(27日),倭贼五十余人,犯浙江平阳县,由大奥登岸,杀协守指挥祁嵩、平阳所百户刘愍,又倭八十余日犯舟山屯谢浦,参将卢镗遣兵御之,不克,指挥闵溶死之。(愍min)

                                  (《明世宗实录》卷428)

  嘉靖三十四年(1555)闰11月,己巳(8日),同浦等倭以官兵攻围日急于,初二日,夜悉众东北奔统领川兵,游击曹克新游击之,斩首一百三十余,贼逐入川沙洼与巢贼合,四川、山东诸兵日夕伺击之,贼乃焚巢载舟出海,副总兵俞大猷、兵备王崇古合兵入洋追之,及于老鹅嘴斩首一百七十余级,生擒四十七人,冲毁贼巨舟八艘,余贼奔上海浦东。

  庚午(9日),提督浙福、都御史胡宗宪,以倭犯温州府之平阳,遣守备刘隆率兵御之,遇贼于三港败绩,隆及千户刘纲、百户张澄俱死。

  癸酉(12日),川兵游击曹克新击倭于嘉定之高桥,斩首二十八级。                             (《明世宗实录》卷429)

  嘉靖三十五年(1556)正月,癸亥(3日),福建倭寇流入浙江界,与钱仓寇合,原任留守王伦、督容美、土司田九霄等兵,扼之於曹娥江,贼不得渡还走,官军追及之於三江,民舍连战,斩首二百级,后追及黄家山尽歼之。

  壬午(22日),松江新场倭袭败官军於四桥,参将尚允绍等死之,亡其卒四百余人。             (《明世宗实录》卷431)

  嘉靖三十五年(1556)三月,丙戌(27日),倭船四十余艘至乍浦登岸,流劫松江嘉兴等处。       (《明世宗实录》卷433)

  嘉靖三十五年(1556)四月,己亥(11日),倭船二十余艘,自浙江观海登岸,攻慈溪县,破之,杀乡官副使王鎔、知府钱焕等,大掠而出,军民死者数百人。南直隶续寇倭三千余人,犯镇江瓜州仪征等处。

  甲辰(16日),江北倭寇,流劫至阁山山北港,无为州同知齐恩,率舟师迎战,败之,斩首百余级。贼乘胜逐至金山,杀镇江千户沈宗玉、王世臣于江中。

  庚戌(22日),倭寇犯直隶西庵沈莊、清水崖等处,总兵官俞大猷、苏松海防佥事董邦政帅兵击之,斩首三百五十余级,贼遯陶山。(遯dun逃走)

  辛亥(23日),倭寇万余,趋浙江卑林等处,佐击将军宗礼帅兵九百人御之,於崇德三里桥三战俱捷,斩首三百余级。                             (《明世宗实录》卷434)

  嘉靖三十七年(1558)6月,丙申(20日),倭寇分犯福建与漳泉诸府,攻福清南安二县,破之... 。

                                  (《明世宗实录》卷460)

  嘉靖三十八年(1559)3月,庚子(28日),倭犯江南崇明县泊舟三沙地方登岸烧劫。             (《明世宗实录》卷470)  

  嘉靖三十八年(1559)4月,壬寅(1日),倭船数百艘转掠江北扬州海门等处。                   (《明世宗实录》卷471)

  经查证,嘉靖三十四年,一股70人的倭寇,登陆后,深入腹地行程千里,从浙东窜入安徽、江苏,一路掠杀,还围着南京城兜了一个大圈。

  当时南京城驻军12万,却多不敢迎战,最后这股倭寇虽然被歼,但明军伤亡竟达4000人。明世宗实录原文如下:

  嘉靖三十四年8月13日,...此(倭)贼自绍兴高阜奔窜不过六七十人,流劫杭、厳、徽、宁、太平,至犯留都(南京),经行数千里。

  杀戮及战伤无虑四五千人,凡杀一御史、一县丞、二指挥、二把总,八二县历八十余日始灭。        (《明世宗实录》卷425)

此后明王朝加强了南京的防御,但倭寇掠扰也时有发生:

  明中后期,正是倭寇掠扰东南沿海、明廷抗击倭寇取得胜利的时期。

  2006年6月4日,台州旅游网,龚泽华的文章“戚继光和谭纶”一文中写道:“第二年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戚继光和谭纶兵一起,转战台州,取得桃渚、海塘的胜利。经过这几场大战,戚继光认识到光练兵不行,还得招兵,招募素质高的士兵很重要。曹天佑部三千兵经训练后能冲锋陷阵,但一遇强敌便闻风丧胆,甚至弃甲而逃,主要是这些兵来自城镇,没有吃过苦,也没有受过倭寇之罪。谭纶的 500兵招自南京,深受倭寇之害,对倭寇有深仇大恨。”

  清·张廷玉等 明史 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十,谭纶

  这里记载了,明代东南沿海抗倭时期,明朝嘉靖年间的兵部尚书、抗倭名将谭纶,时任兵部郎中,曾经在南京招兵 500人,抗击倭寇的历史史实。

  明王朝在倭寇掠扰东南沿海和南京的背景下,制定了招募兵员具体政策。

  嘉靖三十三年(1554)五月,庚子(1日),南京兵部尚书张经等言:....南京营卒,逃故数多,通来倭寇,震阵防守缺人,乞将各卫所原报网籍,凡义男女渞有名者,一体选状入伍,待事宁之日,去留再议。(渞qiu水源,这里指熟悉水性的人)

  仍请贷支兵部草场银及南京户部粮草折银二万两,委官于京城内外及宿邳等处,招募骁勇者充为先锋,....兵部议覆,从之。

(嘉靖批准了这一方案)            (《明世宗实录》卷410)

  嘉靖三十三年(1554)8月,庚午(2日),南京太僕寺卿章焕言:此者江南之变,起于内地游民利贼重货为之向导,而我兵仓促无备,徒于搏战于沟胫沮洳之乡,每出辄败。

  ... 宜募广西湖广山东近海之丁壮及有罪谪发者,居之海壖及諸河通海之地,給配偶予田宅,使之土著而忘其乡,是城堡之外,益以藩篱计无便此也。(壖ruan空地或余地)

                                  (《明世宗实录》卷413)

  嘉靖三十四年(1555)九月,庚子(8日)户科左给事杨允绳言:海倭为患已及三载,破邑杀官,猖獗日甚,后侵犯南都(南京),直薄城下,臣观事势未有底定之期。

  江南诸将,其用兵之际绝无纪律,不鸣金鼓,不别旗帜,聚如儿戏,患若搏沙。前有伏而不克,后有贼而不浸知,率兵民浪与贼战自相蹂践,全军覆殁。

  臣愚以为今日江南之事,必先择将,将苟得人,则招募之兵可用也。土著之兵可用也,以之水战可也、陆战可也。

                                   (《明世宗实录》卷426)

  嘉靖三十四年(1555)闰11月,癸亥(2日),南京兵部尚书张鏊覆兵部尚书杨博所议,防守留都四事... 。诏从之。

    (嘉靖批准防守南京的议案)   (《明世宗实录》卷429)

  谭纶经历了闽浙抗倭斗争,累升至兵部尚书,他在南京招的兵,在抗击倭寇取得胜利后,根据明王朝当时的政策,必然安置在东南沿海定居。

  自景泰三年(1452)入仕中原,到嘉靖三十五年(1556),南京哈氏族群,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104年,约4 - 5代人左右。

  入仕的鞑官大多数已经作古,子孙接班已经成为过去时,明王朝的许诺均已兑现,它们的后人多不善于农耕和经商之道,家族的辉煌时期已经过去。

  嘉靖年间,南京哈氏族群遇上持续多年的倭寇掠扰,致使生计无着。

  谭纶在南京招兵抗击倭寇,有尚武传统的南京哈氏族群,年青勇壮者,应征参军入伍、其他人投亲靠友、离家谋生,也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南京地区遭到倭寇多年连续不断的掠扰,地震也同时降临。

  嘉靖三十八年(1559)7月,辛巳(12日),南京地震有声。

                               (《明世宗实录》卷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