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洪姓网 > 洪氏源流 洪氏源流

洪姓得姓始祖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洪姓展区
得姓始祖:

共工、姬肸(伯侨、杨肸、杨候)、姬叔段(共叔段)、姬共仲(庆父)。

排名

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洪姓排名99位。百家姓排名184位!

入闽

关于洪姓入闽的记载,主要见于各地族谱。其主要途径及时间如下: 南宋乾道五年(1169),江西乐平人洪迈(洪皓之子)知泉州府,其子十九郎暨诸从兄弟十六郎、十七郎、十八郎随洪迈到泉州,后裔分居武荣石竹(今南安丰州)、同安柏埔、金门烈屿等地。

宋乾兴元年(1022),江苏吴县人洪仁王遂任长泰知县,其后裔定居长泰县。洪仁璲被尊为洪氏开漳始祖。

蕃衍

在漫长的岁月中,洪姓通过多渠道迁徙南安,不断蕃衍生息,形成的主要派系有:

石井古山洪氏始祖菊轩,宋太平兴国年间由仙游迁入。裔衍水头后房等。

石井岑兜洪氏明洪武丁卯年(1387)自同安小嶝岛迁入。华美洪氏始祖洪天凤。宋末咸淳间从武荣迁入。裔居霞美、大演。并分支码头洪山。

杏埔洪氏宋末从武荣迁入。裔居霞美镇杏埔。英都洪氏宋末元初,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之后裔陈顺斋,携子温斋为避元兵追剿而入英都,温斋入赘洪家,生子良斋,始承母姓为洪。考洪家先世,系十六郎洪权之孙洪天锡后裔。洪天锡子洪俊卿,因避难从武荣石竹迁英山,埋名隐讳别号九使。九使身后仅存一女,温斋入赘后,生子改姓洪,自立堂号"翁山"。裔居英都10个村。

丰州西华洪氏由石狮蚶江洪窟迁入。

丰州仙河洪厝崛洪氏由晋江屿头迁入。石井仙景、崛斗、营前,丰州沃柄,水头油园,溪美后楼,东田官田等洪氏,从晋江英林分支。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河南光州固始县58姓军校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相传其中有洪有道,后裔居闽中、闽南一带。又据传唐末五代,有河南光州固始人洪十四郎(朝奉)偕二子随王审知入闽,驻武荣泉山,后迁居晋江英林。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江西乐平人洪皓之弟洪皎丞福州府。后其长子迁居建宁府。次子洪道于南宋年间遵父训移居同安小嶝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