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时间:2011年5月19日上午8点至11:30
地点:浙江省余姚市新玉立宾馆一楼会议室
参会人员:来自各地宗亲代表约45人左右
主持人:符海朝
秘书组:符孟标、符台、符永利
记录人:符永利
一、由研究会学术顾问符海朝博士宣布大会纪律
开会期间,希望大家把手机改为震动,不准抽烟,不要随意走动,自由发言要遵守秩序,要尊重不同的意见,心平气和地讨论,不要有伤和气。
然后海朝博士还简要说明了此次大会的主要议题:1、符孟标汇报年度工作总结;2、各地宗亲作交流报告;3、讨论明年在余姚举办的第16届恳亲大会的筹办事宜;4、讨论《琅琊符氏文化志》草稿;5、安排下一年度的工作;6、由副会长符志成作大会总结。
二、由研究会秘书长符孟标作“2010—201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符孟标秘书长的报告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1、符氏研究会的工作性质及有关说明
以“服务符氏家族,弘扬符氏文化”为宗旨;属于闭门会议,获取邀请函方可列席会议;会员必须提交论文或对家族文化有突出贡献者方可享受会员权利;定期发行会刊;支持符氏有关的研究课题;本届年会将启动捐助资金。
2、符氏网络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目前研究会开设的网络有三大板块,即符氏宗亲网(www.fuclanweb.org)、符氏宗亲网论坛(bbs.fuclanweb.org)和符氏文化的视频空间
(http://u.youku.com/user_show/uid_符氏文化 )。
3、《符氏文化》会刊工作的有关说明
已出版三辑;愿为符氏家族企业奉献有关版块作为免费宣传平台,欢迎征投放;公共邮箱:fushiwenhua@163.com,密码为第三届年会的开会日期:******。
4、寻根联谊工作的有关介绍
介绍了河南、陕西、山西、福建、辽宁、广东等地的寻根工作。但目前符氏家族的文化研究盲点仍有湖北区域,而河北的工作却进展缓慢。
5、有关各地宗支及社团的问题与探讨
孟标秘书长在这里重点强调了四个“不要”和四个“要”:
不要刻意模仿;不要仅靠激情而失去理性;不要利用社团排斥异己;不要利用社团做有违政府意图的事情。
要务实(社团活动的制定要量身定做);要身体力行;要学会宽容(社团负责人要有度量);要为宗亲谋福祉。
6、《琅琊符氏文化志》的有关工作介绍
此书是由临沂市政府发起,2006年就已动员,但不见成效。研究会是在2008年着手该事,目前已经拿出框架与初稿。因是将由中华书局出版,希望大家重视该志的编写工作。
三、各地宗亲交流报告
1、符绩熙会长讲话
孟标秘书长作了汇报,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我祖籍海南,父亲老早到新加坡做布生意。我小时候迁到新加坡,在那里开始接受教育。关于新加坡符氏社,建于1887年,是海外最早成立的华人社团之一。我后来即参加了这个社团。先是在网络上寻找符氏宗亲,后来到2007年开始实际的寻根活动。2008年组建符氏文化研究会,我受托任会长来主持工作。
□绩熙会长简短讲话后,作了一场题为《义阳堂·符氏源流》的报告,通过PPT和投影仪向与会者介绍了海南符氏的迁徙源流和发展情况。
符氏由黄帝之后姬姓而起,周文王、周公到伯禽,伯禽封鲁,传至鲁顷公而被楚灭,顷公之孙雅仕秦得授符玺令,得姓于咸阳。其后有名者如东汉符融、唐代义阳郡王符璘、五代符存审、宋代符彦超、符彦卿等,在五代到宋有“三王三后”之盛举。海南符氏为符令奇、符璘之后,在北宋时迁琼。后海南主要是向南迁徙发展,也有向欧美发展的。
2、符仲一宗亲(安徽皖江)
发言题目为《关于皖江濡潜符氏》(自备稿),主要内容为:皖江濡潜符氏的来源;族谱修订情况;堂号(明德堂)的考证;皖江濡潜符氏世系辈分情况;符氏人物;符氏宗祠恢复建设情况;皖江符氏网站的建设情况;皖江符氏先祖的溯源研究问题。
3、符新基宗亲(山西朔州)
发言题目为《对于山西朔州符氏始祖原迁徙地的质疑》,见《符氏文化》第三辑第97页。结论是朔州祖先可能从江西丰城迁来,不能排除由南方再迁回北方的可能性。
4、符志敏宗亲(浙江黄岩)
发言稿自备。没有准备书面资料,主要谈黄岩符氏族谱的发现与续修情况。族谱修订工作已经取得黄岩区文广新局局长符艺楠及其他几位黄岩符氏的支持。感谢符氏研究会能把分散在各地的符氏宗亲团结起来,我会尽一切努力来为黄岩族谱的第五次续修贡献力量。
5、符树林宗亲(浙江龙泉)
发言稿自备。我是来自浙江省龙泉市道太乡符畬村的宗亲代表,这里主要介绍符畬村符氏的来源、辈分、族谱及堂号等问题。
符氏出自姬姓,雅公为第一位符姓始祖。符氏虽为小姓,但代有名人。据《源流序》记载,连壁公为仄门太守,生有四子,第四子符璲为湖州刺史居湖州,其子元嘉公迁居浦江芳溪。元嘉公之子有万一公,万一之孙圆公于明代正德八年(1513)由山乍口迁居龙泉,是为本村符氏始祖。至今十九代,490余年。
原排行字辈如下:“圆徐包仁良 茂可正有贵 廷锡昌玉庆 永肇康德成 恒开大世日 文章延芳长”。
本村族谱曾修过五次,分别是乾隆四十八年一次,道光十七年一次,光绪十年一次,民国十二年一次,公元1993年又重修一次。本村堂号名为孝思堂。
6、符志云宗亲(江苏溧阳)
发言稿见《第三届符氏文化研究会年会参会论文》第109页。堂兄阿甲,原名符律衡,为天华嫡系世孙。
7、符庆隆宗亲(江苏盐城)
发言稿题目为《在世界符氏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浙江天华符氏族谱授谱大会上的发言提纲》(自备稿)。向大会汇报个人研究课题的工作情况:第一,完成了“符氏族训”初稿,载于《符氏文化》第三辑第102页;第二,对“符氏族徽”(因“族徵”的方案需大理事会的认可与通过,现其名称已更改为“符印”)作了进一步修改,图见《符氏文化》第三辑封底;第三,参与“阊门寻根”活动。
8、符君健宗亲(河南南阳)
来自南阳师院的符君健宗亲发言题目为《河南内乡符氏宗谱序》,载《符氏文化》第三辑第21页。
9、符俊宗亲(江苏丹阳)
符俊宗亲对丹阳符氏社的工作情况作了汇报。主要工作有:一是修建祠堂,并得到了江阴、常州等地宗亲的支持与帮助;第二,始迁祖墓碑的落成与典礼仪式,墓碑是由符志成老先生牵头完成的;第三,得到外地宗亲的大力捐款,由此可见本家族的团结与凝聚力之强。
所提交论文:符志成、符俊《挖掘历史 创新文明——记丹阳后臧符氏近年的求索》,载《符氏文化》第三辑第65页。
10、符润五宗亲(河南巩义)
符润五宗亲先宣读了“中华宛丘符氏社巩义族系”发来的《符氏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符氏经贸洽谈会贺词》(红纸打印单页),然后通报了巩义族系的工作情况(发言稿见《第三届符氏文化研究会年会参会论文》第107页)。主要工作有新郑“宣懿皇后陵”的修复、“彦卿墓”的确认与修复等,末了又提出设想,欲在巩义建造一座融宗庙、商务会所等功能为一体的会馆,以利于宗亲的归省、祭祖、观光和商贸洽谈。
11、符世朝宗亲(河南洛阳)
发言题目为《河南省洛阳市符家屯》,见《第三届符氏文化研究会年会参会论文》第94页。介绍了洛阳符家屯符氏来源,在明代由山东兖州曲阜迁来。现在的符家屯村中有符姓人口2000余人。1954、2000年曾两次修谱。
12、符继东宗亲(河南沈丘)
自备稿,题目为《同心协力 共创辉煌》。主要介绍宛丘符氏的历史、现状、辈分排行、堂号、家族协会等情况。
13、符方雄宗亲(湖南衡阳)
自备稿,主要介绍衡阳符姓的源流和家谱修订情况。曾于1982年修谱。代表本支族表达决心,一定要挖掘开发本家族的历史文化。祠堂修复工作也要摆上日程。表示愿意提供资料给符氏文化研究会,供大家研究。
14、符方梅宗亲(湖南衡山)
发言题目为《继承符氏文化 发扬开创精神》,见《第三届符氏文化研究会年会参会论文》第38页。介绍湖南符氏源流及分布情况,对郡望、堂号、统一班行诗、修谱诸项也作了说明。最后对《符氏文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做好宣传,发动族人免费投稿;二是逐步实行《符氏文化》杂志分季发行,让中老年人定期订阅;三是在符氏宗亲网上设立《符氏文化》杂志专项标题,使符氏青少年能在网上阅读《符氏文化》,激发年轻人的事业意志。
15、符质彬宗亲(湖南湘潭)
发言题目为《武陵圣地人文秀 琅琊郡望章句妍》,见《第三届符氏文化研究会年会参会论文》第35页。说明湖南符氏甘霖堂的生衍分布和源流概况,然后又重点介绍了甘霖堂二十七代嗣孙符定一先生的生平与事迹。
16、符河宗亲(四川武胜)
发言补充湖南符氏的一些情况,他指出衡阳符氏与广安符氏都祖源于彦文。广安在秦时属巴郡,现有符姓3000余人。经统计,重庆符氏有23000多人。重庆的符氏来源于湖南衡阳和衡山,另一个源头是达州。符河宗亲最后提出,要大力延揽符姓年轻人来研究家族文化。
17、符云俊宗亲(四川武胜)
发言稿题目《四川武胜县符氏来源初探》,见《第三届符氏文化研究会年会参会论文》第84页;《四川武胜符氏现存老家谱摘录》,载《符氏文化》第三辑第18页。
武胜符氏来源有三说:衡阳说;麻城孝感说;外移民与武胜土著符氏融合说。
18、符荣兰宗亲(福建莆田)
《凝聚宗亲合力 弘扬符氏文化》,见《第三届符氏文化研究会年会参会论文》第54页。主要通报当地的工作情况。
□上午会末,展示了镇江书法家书写的符璘碑文(楷书)书法作品,此作品由江苏丹阳的符志成宗亲赠送给新加坡符氏社,由符绩熙会长接收;
□湖南衡山的符方梅宗亲代表甘霖堂向符氏文化研究会赠送锦旗;
□向与会者赠送符志成主编的《云阳后臧符氏族谱》(2009年)和符志成的新作《庄湖集》(2011年)。
(贰)
时间:2011年5月19日下午14点至17:30
地点:浙江省余姚市新玉立宾馆一楼会议室
参会人员:来自各地宗亲代表约45人左右
主持人:符海朝
秘书组:符孟标、符台、符永利
记录人:符永利
□下午余姚市天华村符建定书记到场,并发表了简短的欢迎讲话。符绩熙会长代表符氏文化研究会向以符建定宗亲为代表的余姚符氏宗亲表达诚挚的感谢!全体起立,热烈鼓掌,向余姚符氏宗亲表示尊敬与谢意。
□大会接着上午的议程继续进行。
19、符英豪宗亲(广东雷州)
发言题目为《雷州地区符氏的历史及影响》,见《第三届符氏文化研究会年会参会论文》第66页。介绍的主要内容有:雷州主要姓氏的基本情况、雷州符氏宗族历史、雷州符族的影响等。
20、符节明宗亲(江西宜黄)
符节明宗亲向大会提交了六篇论文,刊载于《第三届符氏文化研究会年会参会论文》第7—34页,分别是《姬氏符氏宗族五千年脉络总揽文稿初探之总结》、《姬氏——符氏宗族五千年脉络(简介)一览表》、《姬氏——符氏宗族五千年发祥·迁徙地——地图(简介)》、《本族姬姓——符姓氏族五千年以来的发祥地·迁徙地略考》、《符氏族史及堂号小考——我族符氏发祥地与堂号琅琊郡之由来》、《符氏渊源与宗族人文简介——宗族人文 发展外迁》。
符节明宗亲在发言中谈到对《琅琊符氏文化志》的意见,希望卷一符氏起源部分能不能扩大,往更久远的源头再追溯一下呢?从五千年的历史来着眼,应该向上追溯把姬姓的历史放进来。
21、符东宽宗亲(陕西周至)
自备稿,题目是《符氏宗亲在陕西居住分布的情况》。陕西宗亲约4万多人,约占全省人数千分之一略强。据调查,符氏宗亲主要分布在陕西的西安(以周至县人口最多)、汉中(以西乡县、镇巴县为多)、安康(以平利县、宁陕县为多)、商洛(以商南、榨水、镇安为多)、渭南(以大荔、临渭、韩城为多)、宝鸡(以渭滨、陈仓、凤翔为多)、咸阳(以兴平、杨凌、礼泉为多)、铜川(以耀州、王益、印台为多)、延安(以延长、延川为多)、榆林(以佳县、米脂和榆阳为多)。总之,陕西省共有十市、一区居住有符氏宗亲。
22、符朝岩宗亲(辽宁新民)
自备稿,题目为新民符氏宗亲会:《参加世界符氏文化研究第三届年会资料》,目录分六部分,即一,汇报提纲;二,修谱资料;三,成立宗亲会资料;四,巡访资讯;五,宗亲会组织活动情况;六,报刊摘要。符朝岩宗亲对新民符氏宗亲会的工作情况作了通报,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由于新民符氏宗亲会做出了积极扎实的大量工作,在本次年会上得到绩熙会长、孟标秘书长的肯定和表扬。
23、符垂华宗亲(江西南昌)
来自南昌的符垂华宗亲发言,谈了以下五点意见:①研究会的性质与使命。挖掘符氏文化,搜集家族历史,寻找挖掘历史文化才是研究会的目的。②江西符氏的一些历史。从家谱显示,符氏从河南迁到江西已有1200多年,分布地主要有两大块,如丰城、南昌、新余等地,以南昌为中心;第二是以广昌、宁都等地为主。江西是符氏南迁的重要地区,如云南、湖南等地都是从江西迁出的。③对外地宗亲寻根的建议。寻根要从字辈、族谱、地名(古今有异)等方面入手。只要与江西有关的寻根,我本人一定会鼎力相助。④对广昌符氏材料的不同意见。广昌宗亲提供的彦卿公逃亡江西的事迹及现在所确认的彦卿墓的说法都是有错误的,各位宗亲要理解。⑤提出希望。希望通过我们的符氏文化研究会把符氏家族团结起来,利用众多支族的资源,重振家族。
24、符建定宗亲(浙江余姚)
向大会汇报两件事情,一是符氏祠堂的修复情况,二是明年第十六届恳亲大会的筹备情况。届时广邀海内外各地符氏宗亲,相聚在余姚,同时邀请中央电视台直播,邀明星加盟演出,同时。主办方承担接待、纪念品等费用,不收取任何费用、不负责车马费和住宿费,但为安全和活动的便于开展计,要服从筹办方的统一安排。筹办明年的恳亲大会,需要符氏文化研究会、绩熙会长及各地宗亲的帮助与支持。
□绩熙会长回应讲话:首先应当感谢余姚宗亲尤其是建定书记的支持,这次研究会年会办得就非常好,相信明年的恳亲大会会办得更好。再一个就是我们会极力支持明年的第十六届恳亲大会,安排去泰国、香港、台湾等地进行宣传,鼓励海外符氏宗亲广泛参加这次大会。
□孟标秘书长回应讲话:筹办恳亲大会需要创新、宣传这两大块,我们会动用人脉,大力宣传,让更多的符氏宗亲参与进来,共襄盛举!
□余姚宗亲为各位与会宗亲代表发放精美礼品(小皮包)。
25、符德身宗亲(河南兰考)
发言题目是《河南兰考符氏概况》,载《第三届符氏文化研究会年会参会论文》第99页。
26、符云俊宗亲(四川武胜)
符云俊宗亲作《2011年古墓考证》报告,利用投影仪,展示了武胜符氏宗亲收集的数十座符氏古墓的资料(含文字与图片)。据说他们考察了五六十座符氏古墓,年代多在清代,也有少量民国的,有不少保存较好,碑文多漫漶,但也有极个别保存较清晰的。这批墓葬已经过调查,资料也已基本收集,急待下一步的仔细研究。
自由发言:
研究会副会长符志成(江苏丹阳)宗亲发言:
就此讲几个问题。第一,研究会没有详细的章程。2007年,由志成宗亲向之庆拿督提出成立符氏文化研究会,并推荐绩熙宗亲担任会长。2008年,研究会正式成立。但一直以来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讨论制定研究会的章程。请孟标秘书长先起草一份,交付下一次会议审核、通过。
第二,研究会的活动经费问题。志成宗亲之所以向之庆博士提出成立研究会的想法,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大理事会能够每年提供固定的经费,但后来没有实现这个目的。这几年,研究会的经费都是绩熙会长一人承担,由私人支付,这是不正常的。去年我们向部分企业家提出捐助要求,他们也承诺了,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江苏丹阳的符惠琴宗亲提供了一万元。国外华侨也有过捐助。现在还是主要由绩熙会长来负担。希望各位宗亲向国内的符姓企业家游说,鼓励他们能每年向研究会捐助经费。我们有专门的账号,请他们直接打到账上去。经费的使用需有会长的指示,任何人不得擅用,有严格的管理。
第三,对研究会年会的意见。年会的宗旨是学术讨论,其他方面的问题不要挤占这个会议。请会长、秘书长考虑,先把年会的内容能够保证进行,如工作总结、论文宣读、下年度安排等都属于这类工作,其他方面的内容也可以放进来,但必须是要有份量的。
第四,研究会的普及提高问题。一定要拿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来回报家族。对专业出身的宗亲要寄于厚望,但对非专业出身的宗亲也不要妄自菲薄,他们也同样作出了不少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如关于彦卿墓的位置,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已证实在洛阳的北邙之地。符世朝宗亲虽然不学历史,但在寻找彦卿墓的事情上就做得不错。所以,只要多跑,多寻找,多看书,锲而不舍,总会有所收获的。另外,在陕西符璘墓的寻找上、在陕西周至哑柏碑文上的“符”与“苻”的区别讨论上,都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有一部分苻姓人改姓符,这是有可能的。希望在以后的年会上能讨论有份量的论文。
第五,对江西广昌宗亲做法的意见。首先要尊重广昌符姓宗亲的感情,其次要尊重历史事实。说“彦卿公逃难到江西去”的,这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对其真实性我持保留态度。
第六,对专家观点不要迷信,要敢于挑战权威。如我写《符彦卿在宋初的几件大事》(载《符氏文化》第二辑第131—138页),就不迷信教授专家的观点,从而提出了更加符合史实的看法。另外,既然是学术讨论,就不要人身攻击,伤了和气。
符海朝博士发言:
志成宗亲刚才提到符璘墓,有必要对此做点补充说明。符璘墓碑为柳公权书写,不仅史料价值高,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此碑原存于富平县文庙,后在文革受到损坏。我曾联系过西北大学考古系,想请他们对此进行考古调查、钻探与发掘,我们研究会来提供经费,但一直得不到他们的正面答复。符璘墓的寻找、确认,完全可以做些有价值的工作。
绩熙会长发言:
符秀君文章是根据江西家谱而提出,说彦卿逃难到江西也是江西家谱中记载的。有关符璘碑,存于富平孔庙,文革被损坏。符昭愿碑的碑额篆书为竹字头,而碑文中楷书为草字头,可能为“苻”为“符”之简化。没有新的证据,不必拘泥于争执。
符方雄发言:
讨论“符”与“苻”的异同及关系,要从碑文中去寻找线索。石匠刻碑为省工而将 “符”改为“苻”字,是有可能的。“符”“苻”同碑,应该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值得研究。
符东宽发言:
研究历史要持严谨的态度。“答”可简化为“荅”,“符”同样也可简化为“苻”。
□符垂华宗亲与符孟标宗亲讨论了江西姓氏文化问题,符垂华认为客家文化与符氏文化无关,这是可以肯定的。
符垂华发言:
苻坚是皇帝,在历史上的影响肯定胜过符彦卿,但族谱中并不见记载有苻坚,而符彦卿的记载却很多。如果苻坚是符氏家族的人,后人肯定会大书特书的。所以,苻坚应该不是符姓家族的人。
符节明发言:
关于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可以利用网络。应该把有争议的问题确定下来,公布在网站,让更多的人来关注。
符孟标发言:
研究会的章程早就已经制定出来了,只是没有得到执行。我们的会员必须先履行义务,然后才能享受权利。研究会提倡资源共享,所交论文尽可能提供电子版。希望成立专门的秘书组。
符英豪发言:
各地宗亲要尽可能多、尽可能详细地为研究会提供线索和资料,让大家共同研究。
符方雄发言:
要注重考古文物方面的调查工作与研究。
符新基发言:
要努力培养后继新人。
符垂华发言:
海外宗亲富有,而大陆宗亲穷一些,这好比穷亲戚与富亲戚的关系,富亲对穷亲一般是瞧不上眼的。所以,我们要做好研究会的工作,做出成绩来给富亲们看,我们也是一样聪明优秀的符氏后人。可以把研究会的章程公布,先做些讨论与修改,等在下一届年会上来共同讨论。
四、余姚第十六届符氏恳亲大会筹办问题讨论
1、余姚天华符氏社常务副会长符凌恢宗亲报告筹办现状
(1)非常荣幸,非常感谢,得到这次筹办的机会,要利用好这个平台。
(2)今年的研究会年会是明年举办恳亲大会前的一次重要演练,我们的恳亲大会一定不会比以往各届在海外举办的差,一定能超出国外的承办水平。请绩熙会长能够为我们提供海外符氏宗亲的人员名单和信息。
(3)今年到明年这一年,我们在天华要为中央电视台建造一个拍摄基地,到时候第十六届恳亲大会要由CCTV做现场直播;文革中毁掉的走马楼要重建;还有老街的修复;祖庙的重建等等。我们现在不缺热情和资金,缺的是办大会的经验。
(4)希望各地宗亲能大力提供帮助和支持。
2、各地宗亲献计献策
(1)机票、火车票(来回往返)可以提前购买,不用麻烦东道主办理。尽量减少主办方的费用。
(2)不交会费,交通、住宿费用自理,吃饭、市内交通由承办方负责。但住宿要服从主办方的统一安排。
(3)可以参照前几届恳亲大会的模式来制定自己的议程主题。
(4)选好周围各地的景点,供宗亲们参考选择。
(5)制作宣传小册子,海外宗亲喜欢游山玩水,一定要提供这方面的旅游信息。这一工作可以委托旅行社或旅游公司来做。
(6)符均明宗亲建议:①组织一套领导班子,将筹办事宜列入议事日程计划。②提前通知,让各地宗亲有所准备。③准备工作要充分。④与国内外符姓大企业家沟通,动员起来积极参与。企业家名单需要各地宗亲搜索提供。
□绩熙会长公布捐款名单。
名单里列有香港符氏宗亲会、汶莱符大焕、新加坡符绩熙、马来西亚符之庆、江苏符惠琴、新加坡符敦钰、辽宁桓山符文玉等捐款名姓及数额。绩熙会长讲话,希望各位宗亲都能尽力捐款,让研究会的工作能更好地开展下去。
(叁)
时间:2011年5月20日上午8点至11:30
地点:浙江省余姚市新玉立宾馆一楼会议室
参会人员:来自各地宗亲代表约25人左右
主持人:符海朝
秘书组:符孟标、符台、符永利
记录人:符永利
今天是年会开会的第二天,上午有三个议程:先是讨论《琅琊符氏文化志》草稿,再是安排下一年度工作,最后是大会总结。
□在会议刚开始,由来自广东雷州和家村的符英豪宗亲介绍位于和家村的诰封亭和几座老宅,时代在清代与民国,有图片和文字资料。
五、讨论《琅琊符氏文化志》第一草稿
1、符云俊
(1)关于《文化志》第一卷的符氏起源,能不能从三皇五帝开始讲述,而不是从雅开始。从黄帝到雅公这一段历史篇幅不会长,加一页即可。
(2)《文化志》第三卷的文化成就方面,对符氏的思想成就应该加以概括、总结、提炼,可以分领域、时代等几个层次来写。
2、符节明
(1)虽然冠以《琅琊符氏文化志》之名,但从整个姓氏来讲,也需添纳战国以前的历史,即补充从黄帝到秦的历史。
(2)卷一讲述符氏起源与发展,可以考虑分阶段,比如第一阶段从黄帝到先秦,第二阶段从雅公到存审公,第三阶段等。并且最好能做一张世系表。
(3)除了特别有名望的,从唐到宋的其他符姓人物也应该予以记述。
(4)不能忽略各地的堂号,避免遗漏,堂号要收集齐全,能够罗列完整。
3、符孟标
孟标秘书长对《符氏文化志》的编写情况和存在问题作了通报。他指出,卷一在论述符氏起源与发展时采用了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在究明雅公何时到达秦国的问题上,推断证据均使用的是正史资料。雅公到秦国的缘由问题,本志引用了梁方中教授的观点。郡望不同于堂号,堂号资料来源于家谱记载,而不是靠网络。陕西宝鸡等地的宗族资料有待添入。
4、符英豪
指出人物卷中几位广东籍名人资料的几处错误,如《琅琊符氏文化志》(草稿)第115页(符兆鹏)、第116页(符兆纶)、第169页、第224页等。
5、符台
(1)主要对人物卷的编写作了简要说明。见《琅琊符氏文化志》(草稿)第68页,讲述了编写工作的概况与背景、宗旨、参考文献及资料来源、完善修改建议。
(2)符台提出此志要有专业人士的参与;初稿要先在研究会内部初审,进行框架式、原则性的修改;广泛征求各地宗亲建议;确定时间进度,保证修改时效。
(3)入选人物的标准问题。军政界要副处级以上;文教艺界要副高职称以上;名人没有固定标准,可按名气大小来定;企业界按资产多寡来定,但资产不易统计。这项工作吃力不讨好,容易产生争议。
(4)《文化成就》卷要归纳提炼,应该是一个群体的思想成就,而不应与人物卷重叠。比如“厚德、尚武、重教”即可以归纳为符氏宗族的文化特点。
6、符海朝
(1)不能硬搬套用《琅琊王氏文化志》的模式。符氏人少,挑不出那么多的名人。应该有足够的量,但也要保证一定的质。绿叶为主,尽可能多拣红花。
(2)此书大约放在明年10月前定稿、出版。修改不宜仓促。
(3)经济界名人,要有足够的财力,这些资料需要各地宗亲提供反映,然后补充进去。
7、绩熙会长
回应符节明宗亲的问题:第一,不少家谱,不见从黄帝叙起的状况;第二,大家都是炎黄子孙,众所周知;第三,从史上第一个姓符的人雅公说起比较合理。
8、符君健
关于卷五附录部分,感觉自己手头资料太少,希望大家提供墓志、碑文等资料。
□有关碑文翻译问题。需不需要翻译成白话文?
9、符志成
应该翻译,这样让更多的人能够看懂,可以扩大宣传普及面,这也是我们编志的目的之一。符志成宗亲接着又回应了符雅公得姓的年代问题,下限大约在秦统一之前。
10、绩熙会长
《琅琊符氏文化志》一定要配合中华书局的要求,不登广告,碑文保持原样,不宜翻译成白话文。
□绩熙会长向大会介绍了来自陕西省凤翔县的符永利宗亲,永利宗亲作了简短的发言。永利宗亲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曾在扬州文博单位工作,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博士研究生。承孟标秘书长的推荐,绩熙会长的同意,永利宗亲第一次参加符氏文化研究会年会。
六、下一年度工作安排
1、《琅琊符氏文化志》为头项工作
卷一《符氏起源与发展》负责人:符孟标;
卷二《代表性纪念地与纪念物》负责人:符永利;
卷三《文化成就》负责人:符海朝;
卷四《琅琊符氏名人》负责人:符台;
卷五《附录》负责人:符君健。
各卷负责人需要与各地联系,自己分工写作。
2、课题:普及版的《符氏宗族人物故事》
3、以后的年会改为工作会议。会员要提交论文,或要有突出贡献。
4、年会的组织形式。
5、配合、支持余姚办好明年的第十六届符氏恳亲大会。
七、大会总结
符绩熙会长作大会总结报告(按:会议开始原定由符志成副会长作总结报告,现改为绩熙会长致总结词)。
欢聚余姚,挖掘符氏家族历史,探索符氏文化,这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此次年会不仅探讨了相关重要的研究性问题,而且讨论了《琅琊符氏文化志》草稿,这将有利于本志的下一步编写与完善。我们还就明年恳亲大会的筹办,作了有益的讨论,大家一致努力,一定能做好明年这次大会的准备工作。最后,再次致谢余姚主办方,感谢你们的盛情款待!感谢大家!明年余姚再相会!
□附记:绩熙会长重申年会举办规则。余姚年会是豪华型的,不可模仿,其实不需要这么奢侈,只要有会议室、投影仪,能食宿,能负责提供市内交通工具即可;年会以邀请函为证,每地限一人;研究会拨付给当地主办方两万元会议经费;要本着为主办方节省费用的原则。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