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氏宗亲会修谱事记(十七)
时间:2021-5-05 来源:家谱馆宾姓展区
宾氏宗亲会修谱事记(十七)
----大瑶山金秀寻亲
今年5月22日,我和月清到平南县,在平南和先期到达桂平的德林、就成会面,去看看平南宗亲的修谱进度,受到了平南宗亲的盛情接待,老县长宾风亲自设宴接风,陪同的有平南县修谱办的宾旭健、宾天瑞、宾恒章、宾天禄等全体人员,还有平南宗亲会的会长宾明、副会长宾胜钦、和宾永钊、宾旭帮、宾汉祥等人。平南的宗亲说他们得知金秀县大樟乡有一支宾姓宗亲,说是从平南迁过去的,想去查访了解。
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回到桂林,祖焕经过一番周折,先是找到大樟乡政府,终于打听到这支宗亲是居住在大樟乡鱼头屯。并且通过乡政府的干部小谢找到了宾广志老师的电话,他是位退休老师,对我们要求去看望他们表示十分的高兴,电话中他告知我,说他们是光绪四年(1874)从平南迁过来的,先是三兄弟到了金秀,一个留在了金秀,还有两兄弟去了象州的中团和中平,现在中平还有100多人。
带着这个问题,2011年7月2号,我和月清,象州县的宾禹铭、宾常凡(七爹84岁、寺村)、宾志生(七伯63岁、寺村明洞)等五人,在象州县城回合了平南县的宗亲宾永昭(平南信用社、平南分会出纳)、宾相钦(平南国税局)、宾桂武(平南永发新村)、宾恒章(平南修谱办),一共9个人,向金秀出发。
现在象州的中平乡、寺村镇的王院(解放初属于中团村公所)和金秀的大樟乡鱼头屯都有我们宾家人聚居。
从金秀大瑶山流出的一条大樟河,顺流而下,把这三个乡连在一起,一衣带水,河流经的地方以流经地分别命名为大樟河、百丈河、中平河,从象州出发沿着大瑶山脚蜿蜒前行,三地相隔都是20分钟的车程。大樟河流至中平后,再至罗秀、运江、象州、柳江、石龙、武宣、桂平、平南、梧州、封开、德庆、云安、高要、九江直至珠江入海。
出发前鱼头屯的宾广志说,他们是从平南迁来,所以,这次专门叫上平南的宗亲一起去,到了金秀的鱼头屯,受到了宾家人热情接待,刚刚在宾泉家(是宾广志的弟弟)落座,抬头看见他们堂屋的香火写着:封川发脉家声远,金秀分支世泽长。再细问,他们说先是从封开迁到平南,再从平南迁到了现在的鱼头屯。
鱼头屯高秀村背有一墓碑,墓碑文为:
妣乃讳希任公之女系讳新发公之原配也,生于嘉庆丁丑年四月二十日酉时,殁于同治癸亥年正月十九日丑时。
皇清故显妣宾母覃氏老孺人之墓
光绪四年十月二十六日立碑
男 初诚 初筵
孙 德谭 德善德崇 德实 德裕
曾孙 天保 天生天寿
奉祀
可以看出,鱼头屯的宗亲系同象州中平、寺村的同出一脉,从封开迁来。临别,宾广志设宴款待了我们,宾广志,退休教师,家中有三部中巴,从事家乡的客运。陪我们一起吃饭的有宾泉、宾桂荣、宾桂军、宾桂程、乡政府的小谢,他是我们宾家人的上门女婿,是通过他联系上鱼头屯的宗亲的。
啊,差点忘记,鱼头屯还是个鱼米之乡,象州号称桂中粮仓,寺村是粮仓中的粮仓,而大樟离象州就1个多小时的车程,大樟河就流经大樟乡政府,而鱼头屯距离乡政府不足1000米。大樟河水流丰沛,宾氏先祖择鱼头而居,何谓福荫子孙。
宾祖焕20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