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宾姓网 > 宾氏新闻 宾氏新闻

宾氏通谱第二次研讨会暨宾新华书法展胜利闭幕

时间:2021-5-05 来源:家谱馆宾姓展区
 宾氏通谱第二次研讨会暨宾新华书法展胜利闭幕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     2010年10月16日到10月18日举行的《宾氏通谱第二次研讨会暨宾新华书法展》在世界旅游名城桂林胜利落下帷幕。 会议主要内容是宾氏通谱编修工作的阶段性总结。     首先我们回想一下宾氏家族的当代历史,从2003年开始发起联络,到2004年5月1号成立宗亲会,至今走过了7个年头,活动人数从当初的局部范围到今天的全国范围,联络上的宾氏家人越来越多,曾记否,2004年在广西博白成立宾氏宗亲会的时候,与会者计有广西博白一支、广西桂林一支、韩国一支、广西平南一支、广东封开一支、南宁代表两人、攀枝花代表一人、广西玉林代表一人,而今天来参加会议的地区代表除了以上地区之外、新增了河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等地区的代表,(云南的代表因为其他原因未能到会)。会议原本安排70个人到会,结果来了108个人,包括宾新华书法作品展带来的工作团队,人数达到了114人,到会人数和地区分布见附件一(宾氏通谱第二次研讨会暨宾新华书法展到会名单),要求到会者热情空前高涨,一再突破接待能力。     16号会议正式进行,上午参加由桂林市委宣传部主办,世界(中华)宾氏宗亲会协办的“宾新华书法作品展”的开幕与剪彩仪式,出席仪式的有 王大平  桂林市政协常务副主席 周中明   桂林市社科联主席 旷瑜炎  原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志宏   桂林市发改委副主任 张建平   桂林市秀峰区政协副主席 秦凌斌   桂林市文联副主席 宾能河   博白县人大副主任 宾泽文   原桂林市七星区副书记 宾哲晟   大韩民国宾氏宗亲会代表 宾恩信   桂林市信昌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等,剪彩仪式后,与会代表一起参观了宾新华的书法作品,八十三幅精品大作,充分展现了宾新华作为两届县令的非凡书法功底,令人耳目一新。     下午2点30分,宾氏通谱第二次研讨会正式进行,按照会议安排,先由四川普格县的彝家宾氏兄弟向会长敬献彝族的珍贵礼物---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绵羊春毛用人工一针一线编织而成,防寒、防潮、防雨、防冻、保暖,献给尊贵的人。 当普格县国税局局长、普格县宾氏家族族长宾志史给会长宾恩信披上彝家最珍贵的擦儿瓦,一同举杯喝交杯酒时,自言自语说出:我想起当年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彝海的故事。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所有的照相机都对准了此时此刻,会议掀起了第一次高潮。 四川大凉山地区,有一座刘伯承与小叶丹结盟纪念碑,(在凉山州冕宁县)。这座纪念碑,记载了这样一段千秋佳话。中央红军进入大凉山彝族聚居区时,担负开路的工兵连遭到了不明真相的彝族群众围攻,武器被夺走,官兵被打伤,甚至连身上的军装也被抢走了。但红军官兵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积极向彝族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告诉他们红军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军队。正是靠着一腔热情与赤诚,红军官兵得到彝族首领小叶丹的理解和支持。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和小叶丹相约彝海边,杀鸡饮血,以水当酒,结为兄弟。随后,小叶丹派出向导为红军带路,护送红军顺利通过了彝区。 (以西昌为中心,冕宁县在西昌的北面,普格在西昌的南面,相距约140公里)        仪式结束,会长宾恩信作了主题为:宾氏姓氏的历史渊源与现状,往上推到春秋时期的宾须无(公元前685年),到现当代的宾步程(公元1880年),时间跨度2565年,历史年代跨越13个朝代,历数了宾须无、宾滑、宾起(孟)、宾媚人、宾卑聚、宾福寿、宾俊、宾步程等历史著名宾氏族人的事迹,以上族人大多出自二十四史,有据可查,在一个半小时的讲话中,不设讲稿,信口就来,典出何年、何处,引经据典,有些甚至背出原文,记忆力之强,令人惊叹不已。       其中重点扩展讲述了先祖宾公媚人的事迹,正史《左传》(成公二年)“齐国佐不辱君命”一文记载了这个历史事件。说的是齐晋之战,齐国惨败,齐侯险些被俘,只好求和,时任齐国国佐(执政大臣)的宾公媚人临危受命,出使晋国求和,但晋国的条件太苛刻了,提出一、要齐国国君的母亲作为人质,二、齐国境内所有道路、田亩由南北走向改为东西走向,(当时晋国在齐国的西边),这两个条件齐国无法接受,但公媚人既不畏祛,更不摇尾乞怜,他利用智慧委婉而严正地驳斥晋国的无理,引用三段《诗经》:1、《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赐尔类」,意思是孝子的孝心应是无限的,他将这种孝德永远分享予其他人。宾媚人借这句诗来暗示晋君不孝;2、《小雅•信南山》「我疆我土,南东其亩」,意思是我划定疆界、区分地理,或向南或向东,以开辟田间的陇亩。宾媚人借诗句引述先王之意愿,暗示晋君要求齐君改变田陇方向是不义的行为;3、《商颂•长发》「布政优优,百禄是遒」,意思是和缓宽大地推行政务,一切的福禄都会降临。宾媚人借诗句劝勉晋君以宽厚的态度行政,也就是接受齐国的求和,结果,晋国果然答应结盟。由此可见宾氏历史上并不缺乏辉煌。     宾氏中华之古族,先秦传世史书记载不绝。 宾须无,始见左传昭公十三,管子作胥无,汉书古今人表作须亡。今通作须无。为齐恒公大夫,约当公元前六八五至前六四一年时人。宾滑始见左传昭公九,宾孟(起)始见左传昭公廿二,南宋程公说春秋分记曰:宾滑之子。父子并为周景王大夫,约当公元前五四四至前五二0年时人。宾卑聚,仅见吕氏春秋,东周春秋齐庄公之士,约公元前五五三至 前五四八年时人。察诸世传史册,吾宾姓族人惟宾须无最古。如若按照台湾泽欧宗兄所考查的甲骨文得到进一步证实,那么从商时的武丁时期即有宾氏家族的话,宾氏起源史将还要上溯500年。     宾氏的现状,据可信的数据,到2008年底全国在册的宾氏族人大约110000人,如果加上没有上册的,人数大约150000人左右,分布在中国的广西、广东、湖南、河南、四川、重庆、陕西、云南、贵州和韩国等地。 估计朝鲜、日本、越南、泰国还有我们的同胞。 随后宾能河、宾新华、宾哲晟、宾祖焕、宾汉忠、宾春园(误作宾春元、现作更正)、分别发言。 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安排作为自由发言,大家十分踊跃,有威远宾荣付宗亲、南宁金禾宫大酒店的宾林凤宗亲、陕西石泉的宾德富宗亲、四川中江的宾元华宗亲、四川营山西桥的宾怀孝宗亲、湖南湘潭的宾国安宗亲、四川营山西桥的宾定明宗亲先后发了言,都说宾氏宗亲能有今天的聚会,能够基本找到我们宗亲的下落和去向,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对于恩信会长的大公无私、鼎力资助宾家事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17号一早,全体到会人员乘车前往全州县文桥镇大田村祭拜松坡公老祖宗,95个人,分乘两辆大客车前往,大家怀着虔诚的心情前往,路途遥远,来回整整花了10个小时。     18号,会长安排乘船游览漓江。时值初秋,天高云淡,正是外出游览的好时光。对于漓江,大部分人没有游过,会长安排游览,兴奋之情逸于言表,四个钟头的船上游览,饱览了旖旎的漓江风光,一起照相留念、交谈,给大家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回忆。兴浓处,平乐县青龙乡上宾村的宾绍弟即席赋诗一首,诗曰:                                                   巍巍九马山                                                   悠悠漓江水                                                   绿绿两岸树                                                   为有我无奈        游览回来,告别晚宴上,大家借着游兴,借着酒力,又有人即席赋诗。以下是宾国安的诗作:      湖南湘潭宾氏宗亲会秘书长宾国安对会议的圆满召开,受到总会的热情款待和对会议的精心安排,难以言表,敬会长一杯酒,当场赋诗一首:          金秋十月桂花香          宾氏儿孙聚一堂          谁敢倡修通世谱          惟我宾氏恩信郎      余庆未尽,散会后的10月21日夜晚,平乐县青龙乡上宾村的宾绍弟再赋诗作,以短信形式发到会务组,要求再次表达自己的心声,为不埋没杰作,现予以发表,诗曰:                                    寻祖追宗三十载                                    二零一零谒祖坟                                     恩信功高谁能比                                    人才辈出远留芳            盛宴虽好,终有散时,会议经过精心安排,获得圆满成功。                                                                                               会务组                                                                                            宾祖焕执笔   2010。10。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