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年12月3日09:00
地点:中国广西桂林市七星国际高尔夫会所多功能厅
参会:宾恩信、宾广大、宾汉忠、宾峰、宾锡湘、宾红志、宾落实、宾立军、宾国定、宾莉、宾培宪、宾月清、宾德林、宾就成、宾光泽、宾文、宾千帆、夏超一
记录:宾峰
内容:
一.总会会长宾恩信主持会议三大议题:
1. 通谱断派(代)的问题以及通谱颁谱时间计划等事宜;
2. 宾步程墓地重修;
3. 宾步程文化探讨以及计划成立“宾步程研究会”相关事宜;
二.宾氏通谱编修办宾月清发言:
1. 关于通谱目前的进展情况:
截止目前,通谱编修办收集到了居住地在:广西、广东、湖南、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湖北、河南、河北、天津、黑龙江、新疆、甘肃、西藏、台湾等17个省市自治区的宾氏宗亲总人口约15万人。草谱经过了7年的努力,已经收集和整理完毕,并且绝大多数的草谱被返回到原籍逐村逐户进行了校对并签名见证确认,之后于2016年8月全部发往江苏常州市清研谱社开始了第一稿(墨谱)打印,目前已经打印出的墨谱稿占总数量的40%,并开始进行草谱和墨谱的校对工作;
2. 关于通谱中断派(代)的方案:
对比各地分支宗亲的老家谱,人口发展最快的在28代上下,一般的都在25代左右,我们认为作为宾氏通谱这个大的格局来看,代数明显数量不正确,根据宾氏最早的家谱所记载,宾须无出生于公元前658年,垂绪公出生于公元926年,他们两相差1584年,按照26-30岁为一代的计算,发展约为53派(代)。从公元926年到元朝初期1350年,也就是我们宾氏各地分支家谱当中的第一派(代)的大致出生时间,这里相差424年,26-30岁为一代的计算,发展约为16派(代)。这就说明从须无公到元朝初期发展的派(代)数量计算为:53派(代)+16派(代)=69派(代)。由此我们通谱办建议统一提高69派(代),即把各分支家谱的第一派(代)设置为宾须无始祖的第69派(代);
3. 目前通谱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目前江苏常州清研谱社的打印速度有些慢,从今年的8月到目前近4个月的时间,只是完成了40%左右的墨谱;其次是还存在少部分地区的草谱没有进行校对工作,比如:株洲、湘潭等,这个工作严重影响下一步的工作开展;
我们通谱编修办下决心,赶时间、加速度!真诚团结、求大同、存小异!树立大局意识!争取2017年重阳节完成宾氏通谱的编修工作。
三.衡阳分会副会长宾锡湘发言:
1. 感谢恩信会长的无私奉献以及通谱编修办各位族兄的辛勤付出;
2. 完全赞同通谱编修办对通谱派(代)的意见和方案;
3. 研究近代宾步程,编写宾步程传记,发扬宾氏文化意义深远;
四.宾氏通谱编修办宾光泽发言:
1.株洲方面的通谱校对工作开展困难很大,请株洲分会的宗亲想办法配合。
五.株洲分会常务副会长宾落实发言:
1. 赞同通谱编修办对通谱派(代)的意见和方案;
2. 指定专人对接通谱编修办进行通谱的校对工作;
六.株洲分会副会长宾立军发言:
1.全力配合总会和通谱编修办的工作,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均按照实际需要情况保证到位;
七.总会副会长宾广大发言:
1. 赞同通谱编修办对通谱派(代)的意见和方案;
3. 支持研究近代宾步程发扬宾氏文化;
八.宗亲宾千帆(宾步程嫡孙)发言:
1.一直关注宾氏的各种动态;
2.对爷爷宾步程的一些了解情况;
九.夏超一(宾步程外孙)发言:
外公宾步程在清末、北伐、民国三个时期的一些情况汇报,宾步程与近代一些名人的往来和故事;相关历史人物:张之洞、孙中山、黄兴、唐生智、耿彪、唐伯球等等,相关历史文献:《中德词典》、《理工》、《桂游日记》、《无线电》、《中国造币史》等等。崇尚科学、尊重事实。
十.总会会长宾恩信总结发言:
1. 通谱断派(代)的问题研究充分、有理有据!经过大家的讨论一致通过此方案。
2. 宾氏通谱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编修工作量巨大!感谢通谱编修办几位宾氏老先生7年多的辛勤工作和劳心劳力的付出!我们宾氏通谱要做精品工程,首先一定要各方面严格把关,在赶时间抓进度的同时,尽最大的努力减少纰漏!因此,如果为了确保通谱的高品质而使得2017年颁谱时间计划紧张,我们也要做好2018年重阳节才能颁谱的各方面准备。
3. 宾须无、宾步程等宾氏先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实事求是!苦学精神!中华宾氏宗亲会下一步工作要大力建设宾氏文化事业!在宾氏发源地:山东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立碑纪念发源地!出资重修宾步程墓!2017年成立《宾步程研究会》!为宾氏名人编写传记、出版宾氏先人的著作!条件成熟时可以拍摄影视作品宣传我宾氏先人!发扬宾氏文化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