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杨姓网 > 杨氏新闻 杨氏新闻

清乾嘉年间逃难来扬 已十一世 西郊“四知堂”杨氏后人寻宗亲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杨姓展区

清乾嘉年间逃难来扬 已十一世 西郊“四知堂”杨氏后人寻宗亲

本报近期推出的“家谱故事”系列报道,引起众多扬州读者的关注。昨天上午,在扬州安家落户230多年的西郊“四知堂”杨氏后人给本报打来电话,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这一支脉的迁徙历程,同时希望能通过本报寻找宗亲。

清乾嘉年间避难逃至扬州

传至今天已有十一世

昨天下午,记者见到了扬州西郊“四知堂”杨氏后人杨宝森、杨宝荣、杨定文、杨建等人。他们告诉记者,目前聚居在扬州蜀冈、西湖一带的“四知堂”杨氏后人是在清乾隆后期、嘉庆初期从镇江句容茅山地区迁至此地的。“据过世的长辈说,我们这一支‘四知堂’杨氏是在大约230年前从镇江逃难到扬州的。”杨氏老人杨宝荣告诉记者,“祖辈们传下来的说法是当时祖先在当地得罪了权贵,无奈之下举家出逃,逃到了扬州西郊并在此定居下来。安家的地方便是小杨庄,传至今天已经有了十一世。”

“据我父亲告诉我,我们这一脉刚到扬州的时候是靠帮富户人家看山守坟为生。此后经过几代人的开荒、种地,家庭条件有所好转。”杨宝荣说,“至于我们杨家是帮什么人看山守坟,在我们当地也有很多说法。有的老人说是何园的何家,也有人说是当地的大户人家火家。但是根据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一些文字记载和我们当地的一些史料来看,我们一族最主要是帮附近吕庄一户姓葛的人家守坟。前几年在吕庄还能看到他们家的古墓和墓前的石人石马。”

“后来葛姓人家有人在京城做官,于是便举家搬去京城了。临行之前,他们念我们杨氏一脉多年看山守坟之情,将其家族蜀冈一带的荒山卖给了我们高祖。此后在数代后人的辛勤劳作之下,杨氏一族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最终也成为了当地的一支大族。同时我们一族的人口也越来越多,逐渐向周边扩散。到了民国时期,除了小杨庄和吕庄,胡场的山头以及经圩的蒋巷等地也成了我们族人的主要定居之地。”杨宝荣说。

桌椅锅碗都刻有“四知堂”

祖传楹联“三鱣世泽,四知家声”

杨氏后人中年轻一辈的杨建告诉记者,前不久自己曾在本报“家谱故事”中看到一篇关于江都邵伯“四知堂”杨氏的报道。“当时晚报报道的江都邵伯有一支杨氏后人,他们的堂号是‘四知堂’,而我们这一支杨氏后人的堂号同样也是‘四知堂’。”杨建说,“虽然我们一族家中的古谱遗失了,但是据我父亲他们这一辈的人说,在他们小时候家中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的边上都刻有‘四知堂’的字样。我小时候晚间随爷爷出门,手中提的灯笼上也写有‘四知堂’。”

“我们一族祖传的楹联就是‘三鱣世泽,四知家声’,这里面的‘三鱣’和‘四知’都出自东汉名臣杨震。”杨建介绍说,“‘三鱣’的故事据史料记载是杨震少年时即好学,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世人都称他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名满天下的杨震并不愿意为官,而是在河南湖县任教二十多年。后来有一天杨震在讲课时,有冠雀衔了三条鱣鱼,飞栖在讲堂前面,他的学生纷纷说,‘蛇鱣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征。三条是表示三公的意思,看来先生从此要高升了。’果然杨震后来官至司徒。”

至于“四知”指的是《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的,“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所以后人多用“四知”形容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此后,杨震又被称为“四知先生”,“四知堂”的堂号也由此而来。

来扬始迁祖排辈为“正”字辈

希望通过晚报寻根溯源

“我们这一支脉与之前报道的邵伯‘四知堂’杨氏应该是同宗,都是杨震的后裔。但是由于‘四知堂’是杨氏的名望,人数众多,分支遍布全国。所以我们这一支和他们能够溯源到哪一辈,这个还需要考证后才能知道。”杨建对记者说,“如今我们这一支能追溯到最远的就是230多年前从镇江迁来扬州的始迁祖,再往上就没有线索了。”

“我们希望能通过扬州晚报寻找了解我们扬州西郊‘四知堂’杨氏一脉历史的知情人,或者拥有镇江句容茅山一带杨氏族谱的人。希望可以通过他们寻根溯源,寻找我们这一脉的祖先。”最后杨建告诉记者,自己这一脉从镇江前来扬州的始迁祖班字排辈为“正”字辈,后面的四辈分别是“在、怀、玉、有”。

记者 宫鋆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