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课堂下新农村建设50周年大庆典
课堂下村是雷州市调风镇一个伍氏村庄,全村现有人口520多人,是课堂村委会管辖下的远近闻名的一个“革命老区村庄”,也是调风镇一个全村搬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该村改革开放以来,在老村长伍祥礼和伍陆尧、伍祥立、伍堪仁、伍方等村干部的努力下,带领全体村民开山劈岭,大面积种植甘蔗、菠萝、香蕉,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提高村民经济收入。现在道路村巷全面硬底化,大路小巷都安装了路灯,家家户户都建起两三层以上的新楼房,大部分家庭都有了小车。村办公楼高三层,设置办公室、接待室、娱乐活动室。办公楼前的广场建设了硬底蓝球场,文化楼与办公楼遥遥想望。高高的水塔屹立在球场傍边,各家各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在全体村民的努力下,取得伟大的成就。先后获得“湛江市生态文明村”、“湛江市卫生村”、“湛江市创建生态文明先进村”、“湛江市宜居村庄”、“雷州市先进自然村”等称号。由于该村发展迅速,成绩显著,村长伍祥礼还被雷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十大优秀村官”。为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课堂下村建设得更加美丽,今年特别举行新村建成50周年的纪念活动。 2017年正月初五这一天,全国人民都沉醉于节日的欢乐之中,而课堂下村全体宗亲却忙于新村建成50周年的庆典。会场设置在村前的广场,广场前面文化楼挂着《热烈庆祝课堂下新村建成50周年聚庆1967一2017》大红横额。这天,除了本村宗亲外,还邀请了课堂上村、课堂南村和目仔等村宗亲代表,参加庆典的人数多达600多人。
天刚蒙蒙亮,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村前的广场。一阵阵的鞭炮声、锣鼓声响彻山谷,一对对的龙狮在广场穿梭和跳跃,一条条动人的歌曲随风飘扬。中午时分,广场两边开设一台台的酒席。餐桌上,摆满一道道的海鲜佳肴和一瓶瓶的醇香老窖。席间,宗亲们互相敬酒,尽情畅饮。“兄弟好,好兄弟”,“兄弟好,姐妹好,兄弟姐妹好”,一阵阵的呼喊声连绵不断。会议前后,还有青年比武、蓝球比赛等活动,这热闹的景象非凡与空前。会议上,课堂村委主任伍生、民兵营长伍华清、伍氏宗祠秘书长(雷州市公安局退休班干部)伍志勇、伍氏宗祠理事长(原国营南光农场退休场长)伍祥武等领导分别在大会上讲话。他们认真总结了该村发展的历史概况,肯定了老一辈的丰功伟绩,对新一代提出严格的要求和新的希望。希望广大青少年吃水不忙开井人,继续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一致、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永于创业、勤劳致富,把课堂下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虽然课堂下村现在是个令人羡慕的伍氏文明村庄,但是,也曾经是个远近闻名的贫穷落后的伍氏村庄。解放前夕,该村人口大约100人左右,全村没有一座象样的房屋,村民住的都是矮小破茅房,经济落后,生活困难,光棍多媳妇少,病弱者多长寿者少,到处是残垣断壁,一派破落的景象。该村革命老干部伍进均宗亲为了穷人得解放,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解放前就跟原湛江政协主席陈光保等同志参加革命活动。可是,全国解放了,课堂下村仍然非常贫穷落后,人口发展缓慢,60年代中期,该村人口只有200人左右,并且还在温饱中争执。
对课堂下村的落后状况,伍进均他老人家看在眼里,急在心中。1967年春天,他请了一位风水先生,观察课堂下村村场的龙脉。这位风水先生的分析很有道理,他认为该村坐东向西,每天看到日落西山,而且村后地势低矮,没有靠山,村前远处山脉高耸,前案难用,所以,此地不是宜居之地。若在村后反向卜居,背后有靠山,远处仕礼岭海拔220多米,一条龙脉往东蜿蜒,正好在此平缓,坐西向东,每天看到旭日东升,后有大靠山,前有大平地,远可望大海,近可见溪流,是难得的风水宝地。这时,伍进均老人家心中有了一个伟大的设想,计划开辟新村场,实行全面搬村,把课堂下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他马不停蹄,只争朝夕,抓紧召开村民大会,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规划,并且取得大家的鼎力支持。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村搬迁基本完成。笔直的村巷,崭新的房屋,充满希望,无限生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0年来,经过两代人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今天新的辉煌。
风水先生的预言真灵验,课堂下新村一建成,老光棍都取了新媳妇,青年人也出人头第,村民生活日益改善,容村貌日新月异,书生商人不希缺,人丁兴旺气象新,今后将会迎来更加的辉煌。
湛 江 伍 赖 伍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