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潘姓网 > 潘氏新闻 潘氏新闻

“第一书记”潘英杰:让基层村组织焕发新活力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潘姓展区

扶风县杏林镇东坡村地处沟道旁,过去是县里的贫困村,也是个组织涣散村,贫困户占村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去年8月,省统计局准备选派一名年轻干部担任驻东坡村第一书记,身为局新闻办主任科员的潘英杰主动请缨。

    近一年时间里,潘英杰吃住工作在村上,东坡村也因为他的到来发生了不小的变化:156户贫困户减少到了60户,蔬菜大棚建起来了,全村道路硬化完毕了,乡亲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为贫困户实行农资补助 提高其种地积极性

    农忙过后,东坡村的贫困群众开始陆续领取村上发的化肥票和二百块钱,凭票可以在村上领两袋化肥,而这些化肥正是驻村第一书记潘英杰用从省上争取来的资金为乡亲们统一购买的。“一些贫困户家庭收入比较低,为了提高他们种粮、种地的积极性,就给他们实行农资补助。”潘英杰说。

    贫困户刘应应也领到了化肥票,他家只有他和女儿两个人,他腿脚不好行动不便,女儿在县城念技校,潘英杰经常会来他家帮忙。“潘书记很关心我,收麦的时候他叫了割麦机,还帮我把割麦机的钱付了,平时地里有做不动的活他就来。”

    为了让老刘早日脱贫,潘英杰还把他家纳入到了扶风县开展的牲畜托养项目中进行帮扶,这个项目由县上为贫困户提供担保,贷款购买牲畜,再由企业统一养殖,贫困户参与年底分红。除此之外,潘英杰还计划给老刘的女儿申请助学金,帮助她顺利完成学业。

 建起蔬菜大棚 一对一帮扶贫困户脱贫

    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这是潘英杰在这一年里做的最大的事情。来到村里不久,他就从省统计局、扶风县扶贫办等部门申请来了一笔资金,多方考察后,又从杨凌引进种植技术和种子,在村里流转了一百亩土地,建起了70多个温室大棚。大棚由村里的32个党员致富能手和32户贫困户共同承包,通过一帮一结对子,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采访中,记者跟随潘英杰来到贫困户张来孝家的蔬菜大棚里,潘英杰专门来通知他村里要举行蔬菜防虫防病培训的事儿。老张笑着告诉记者,今年他承包了五个大棚,光是这一茬种的茄子每个棚就能净赚700、800块。

    可在去年,老张却不愿意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村里,后来,还是潘英杰和村干部们多次来做思想工作,他才同意的。“村里地少人多,一家人就这么点地,流转出去了他们觉得就没啥了。我们当时给村民们将流转土地的目的是为了扶贫。如果种蔬菜能规模化管理,收入可能要翻倍。”潘英杰说。

    设施蔬菜大棚建好以后,承包大棚的村民中有一半人种了西瓜,由于方法得当,一斤西瓜在地头的批发价就达到1块多,挣了钱的村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制定村组织运行新模式 基层组织焕发新活力

    东坡村穷,一是自然资源禀赋差,二是基层组织涣散。以前,东坡村的村务决策往往“走”不出村委会,村民们经常都不知道村干部们每天在干什么。

    针对这种现象,潘英杰总结出了村组织运行体系的四加模式,在村委会门口公布村干部们每天的工作情况,干部们在岗不在岗一目了然。同时对村务和村干部的职责权力、村民办事服务流程、村干部的积分考核等事项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此外,他还为村委会定下了周例会制度和党支部定期进行组织活动制度等。

    “潘书记进村后,村上工作起色很大,特别是党建,在全县创建了基层服务型党建组织,已经向全县各个基层村党组织进行推广了。” 东坡村村支书张辉说。

    潘英杰的工作日志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他每天的工作情况:去年十月份,村里的广场修好了;十二月,全村道路硬化完毕;今年三月,村里打了三口深水机井,村民吃水不再犯愁;今年六月,村里的幸福苑也盖好了……东坡村一天一天地发生着变化,东坡人的脸上也有了更多笑颜。潘英杰说,这是他最欣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