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潘姓网 > 潘氏新闻 潘氏新闻

新丰梅坑镇大岭村儒林第:潘氏老宅百年兴衰史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潘姓展区

盛夏午后,我们从新丰县城出发,沿着105国道向西南方向行驶约8公里,便到了梅坑镇大岭村。野草、稻谷、竹林的掩映下,一座青砖黛瓦的古民居毗邻新丰江逆水而建。此时,绕耳的蝉鸣声似乎更加彰显了眼前这栋建筑的宁静与沧桑,它依山傍水盘踞一方,历经百年风霜洗礼,见证了岁月变迁,静待人们慢慢靠近,感知那份悠悠古韵。

  岭南典型客家民居

  围龙屋

  迈过丛生的杂草来到它跟前,记者立即被那与生俱来的恢宏气势震撼。长条麻石构建的门框,上方镶嵌着一块石匾,依稀可见的“儒林第”三字表明了它的“身份”。

  “儒林第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经有160多年历史了。”行进间,新丰县博物馆馆长周英阳娓娓道来。儒林第坐东北向西南,从门口处可见滔滔新丰江水奔流,犹如灌入儒林第一般。古人以水为财,如此看来,儒林第可是一块风水宝地。

  一百多年来,居住于此的皆是潘姓族人。据族谱记载,潘氏先祖于元朝由江西长宁迁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后由宁化迁广东嘉应州长乐(今五华县)。伯澜公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长乐迁韶州翁源县南浦乡杨岸坝开基,后子孙迁新丰沙田,至今490余年;十四世祖定楠迁现大岭村塘陂岭;十五世祖成(增怀)公建儒林第至今已历9世。

  迈过门槛后,我们发现儒林第有两层大门。周英阳解释说,里面这扇门是先建的,随着家族的发展壮大,财力不断累积,之后才建造了外面那扇更加坚固雄伟的大门,守护着这庞大家族的族人和财富。

  “儒林第是典型的客家回龙屋,也叫‘围龙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最外围的建筑,中心之处才是家族祠院。”走在河卵石铺砌的

  石街上,周英阳向众人介绍儒林第的建筑特点。

  围龙屋是一种极具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它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并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

  整个儒林第是三栋二串一个大围龙有3个大厅、2个中厅、4个厢房、6个角楼、78间民房。角楼顶部线条优美,装饰呈锅耳状,当地人也称其为“锅耳楼”。整个建筑群的房屋建筑面积2280多平方米,加上周围坪地约2500平方米,总面积达4780平方米。有村民告诉记者,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还居住着200多名村民,好不热闹。

  建筑内锅耳拱造型十分精美。

“土豪”家族书香四溢

  出人才

  一百多年前,当地潘氏家族是怎么聚得如此财力建起这气势恢宏的儒林第?

  “听长辈们讲,我们祖辈都是耕种水稻、花生这些农作物的,家族田地很多,自己耕作不过来就租给别人,收租都收到了现在的龙门县(惠州市辖县,距新丰县约46公里)。”如今负责打理儒林第的62岁村民潘景参为记者答疑解惑道。

  客家人有着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潘氏家族同样如此。他们通过耕田力作奠定了发家基业,进而督促子孙读书学习,获取功名。他们的建筑中也体现了重视教育的特点:儒林第建筑群内,最高的望楼名为“行修楼”,共4层。二三层楼板有方形窟窿,方便运送稻谷等粮食至楼内储存。此外,楼内有木梯直通顶层,可以俯瞰围屋全貌,或是眺望群山,“监控”周边情况,是典型客家围屋具有防御功能的望楼。以前,只有威望高的人和读书人可以住在行修楼里。在儒林第各大厅、中厅等地的大门两旁,均悬挂有楹联,儒雅气息浓郁。人们在整理旧物时,还找到了四五个用柱子编织的书篓。潘氏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在潘景参提供的一份“塘陂岭部分族史资料”中,记载了当地诞生的近现代文武人物,其中包括了敕封文林郎2个(皇帝所封)、储封儒林郎2个(皇太子所封)、布政司经历2个、顺德学正堂2个。此外,还有一批国学生、文秀才、武秀才、从九品等。塘陂岭潘氏世世代代人才辈出,儒林第也由此得名。

  潘氏发展迅猛,很快,“老房子”儒林第便容纳不下这么多人。清朝光绪年间,当地人在距离老屋百米处新建新屋(至今约120年)。与儒林第一样,新屋整体为三栋五串、一大围龙的围龙屋,住有五大房人。


  儒林第里面的房屋大多保存完好,且建筑工艺十分考究。

“乙方”让老房子

  “活”起来

  悠悠岁月,斗转星移。百年来,儒林第跟随时代一同变化,它曾盛极一时,人丁兴旺,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逐渐搬离老房子,人去楼空。“我不希望祖宗留下的家业变成这样。”潘景参指着新屋旁一堆坍塌的墙体说道。

  与当下不少古民居类似,之前儒林第也面临着“维护难”问题。它不是一两户独有的家业,而是氏族集体共有的财产。一旦人多不齐心,古民居的修缮、维护便无从谈起。

  “儒林第是大家的,但大家都不维护的话,倒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我只想让子子孙孙都能看到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份家业。”秉持着这个理念,潘景参开始积极与外地老板接洽,商议儒林第的保护与开发。

  2009年,他将全村“有份”的人召集起来开会,大家最终决定将老屋儒林第租赁给广州一苏姓老板。根据合同,承租方“乙方”要通过修旧如旧,保护老屋历史建筑文化,把老屋打造成一个文化艺术交流培训基地、农家乐文化客栈。

  记者采访时,儒林第的修缮工作仍在继续,潘景参与四五个当地村民一起,已经将破损的瓦面修缮完毕,开始修葺崩裂的墙体。到目前为止,“乙方”先后投入数十万元进行维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恢弘的老房子将焕发新生,承载这个时代赋予它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