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倪姓网 > 倪氏新闻 倪氏新闻

倪长高18年默默捐助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倪姓展区

在贵溪市河潭镇丰田村,有一位叫倪长高的农民,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用自己辛苦打工的微薄收入,默默资助了近千名陌生的贫困学生,而大多数受资助的学生却并不认识他。

 

日前,笔者来到倪长高的家中。他的妻子告诉我们,他去给河潭中学送资助金了,而这已经是他今年的第三次捐助了。倪长高今年49岁,平时在工地打零工为生。丰田村是个贫困村,很多年轻人不得不过早地辍学务工。他也不例外,因为家里贫困,早早地就离开学校打工贴补家用。1997年,他偶然得知附近学校的几名优秀学生因为没钱无法继续学业,就从微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捐给他们,从此以后便开始了长达18年的捐助。

 

起初倪长高只是捐一些书本等学习用品,后来慢慢变成捐桌椅、奖学金,捐助范围也从附近的河潭中学、河潭中心小学,发展到较远的花屋小学和樟坪民族学校。去年冬天,他在花屋小学附近的工地做事,在和校长的闲聊中得知,学校的部分桌椅老化破损了,他默默地记在心里,第二天就拉来了20多套桌椅,校长想开个感谢会让孩子们认识他,可他却连连推辞说“这算不上什么。”

 

樟坪民族学校位于樟坪畲族乡,是贵溪紧邻福建的山区,山路迂回盘旋交通不便,离倪长高的家特别远。一次亲戚来他家做客,偶然提起樟坪的孩子多为留守儿童,求学困难,他毫不犹豫地取出四千元钱,委托这位亲戚带去给学校校长。亲戚建议他自己去,还能让受助的学生认识他,知道他的用心。他摆摆手说:“他们不知道我没关系,只要知道好好读书就行。”

 

河潭中心小学和倪长高的家相距2.5公里路,平时只要有空,他都会去看看,打听一下学校缺什么,问问老师受捐助的孩子最近学习怎么样。他捐助的大多是留守儿童,倪长高说,自己选择这种不与学生直接接触的匿名捐助方式,正是为了保护孩子们,不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被陌生人同情。他只希望通过学校老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默默关注他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