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苗姓网 > 苗氏新闻 苗氏新闻

苗医药:“双腿平衡走路”前景更广阔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苗姓展区

9月15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传承发展”专题考察组来到贵州省考察苗医药发展。在安顺市,白玛副任任听说当地有位苗医叫王真明,远近闻名,于是请他来参加16日上午的座谈会。王真明一口答应,可开会当天,他“爽约”了。因为16号一早,他突然得知偏坡寨有个小伙子被毒蛇咬伤,他火速赶过去,先通过苗医拔罐疗法把小伙子腿上的毒液拔出,然后涂抹上苗药独脚莲,小伙子转危为安。

  当听说全国政协考察组18日还要在贵阳开座谈会,王真明匆匆赶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马铁山与王正福听说了他用苗医药救人的经历,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可当考察组问王真明在行医过程中有哪些困难时,他显得有些惆怅。

  苗医面临身份困境

  苗医药治疗肿瘤、尿毒症、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疑难杂症以及神经、骨伤、皮肤、各种传染病等有一套独特的疗法,深受百姓喜爱。出身苗医世家的王真明在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办了一个诊所,诊所不大,每天只能限号50个,多了看不过来。他对考察组说,他想办一家像样的苗医医院,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可我行医40多年,到现在还没有苗医执业资质,因为苗医至今未纳入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范围。严格来说,我们是‘非法行医’啊!”

  当考察组来到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附属苗医医院时,83岁的苗医熊文美正在给患者号脉。当全国政协委员安阿玥和黄元河委员问起老先生的行医资格时,该院院长郭伟伟坦言,老先生没有苗医资质,因为患者信任,所以聘请他过来坐诊。

  黔东南州副州长刘晓春介绍,他们州总共有4000多名苗医等民族医在提供医疗服务,但都没有民族医资质,绝大多数人也没有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证。

  “苗医虽然很受欢迎,可因为身份问题,现在的医疗服务基本上都是在打‘擦边球’。”全国政协委员、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陆洪光说,这种状态限制了苗医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贵州虽然有3家专业苗医医院,15个苗医专科,但尚无一家全国性的三甲苗医医院,专科建设也满足不了百姓需求,多数苗医都是在个体诊所里开展服务。

  为了解决民族医的执业资质问题,贵州不少地方实施了“地方粮票”,比如黔东南州卫生部门在2004年和2008年通过两次民族医师的培训考核认定,给183名民族医发放了证书,允许其在户口所在地开展诊疗活动。2014年,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了1次对民族医师的考核认定工作,该州共有34名民族医师通过考核,纳入了乡村医师管理。

  白玛对黔东南州的这一做法表示了肯定,希望这种“地方粮票”的形式在贵州更多地方推广。

  苗药同样面临身份问题。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表示,国家药典中至今没有一种苗药成方制剂;《卫生部药品标准》中也没有苗药分册。目前贵州总共有154个苗药独家成方制剂,其中28个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但均以中成药身份进入。

  在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附属苗医医院考察时,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梁绮萍和张文康十分关心苗医药的医保报销问题,不过,该院副院长龙冬梅表示,不少苗药和苗医疗法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有些治疗也不能写在病历本上,只能参考中医药。

  人才缺乏成苗医发展重要瓶颈

  苗医没有文字记载,一直存在于民间,发掘、整理苗医理论,制定苗医临床规范,开发苗药等都需要人才。但安顺市副市长罗晓红向考察组反映,目前制约苗医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人才匮乏。

  郭伟伟表示,医院招聘苗医人才比较难。为了满足百姓需求,她一方面聘请经验丰富的民间苗医前来坐诊;另一方面,抽调部分中医师跟随苗医名师学习。“可由于收入少等原因,年轻人不太愿意学习和继承苗医。”

  在贵阳中医学院院长杨柱看来,少数民族医药人才匮乏的根源主要是由于民族医药高等教育缺少政策支持。因为苗医苗药未纳入教育部学科目录,贵阳中医学院曾采取在中医学专业下挂苗医方向、中药学下挂苗药方向的方式培养了两届苗医药人才。但由于国家卫计委、教育部下发的新文件精神,这种方式已无法延续。

  杨柱呼吁教育部将苗医、苗药纳入高等教育学科目录,条件成熟时可授予他们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在中药学一级学科基础上增设苗药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苗药成民族医药产业化典范

  “由我院专家研制的苗药‘仙灵骨葆胶囊’一个品种的产值在2012年就超过了8亿元。”当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院长杜江介绍到此处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尼玛泽仁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妙江对于苗药的产业化程度啧啧称赞。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目前贵州已查明的中草药资源品种共4802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苗药药材品种405个。王江平介绍,2014年贵州省实现苗药销售产值150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销售产值的58.8%,是全国销售额最多的民族医药。

  当贵阳德昌祥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总共有70多个品种纳入医保,其中,独家苗药品种芪胶升白胶囊单品销售额已近4亿元时,白玛和王正福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当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拥有胶囊剂、颗粒剂、片剂、粉针剂等众多剂型的生产线,投放市场的品种超过20个,并且铁皮石斛和天麻系列保健品即将面市时,梁绮萍和张文康请企业提供材料深入了解。

  在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当听说该公司抗乙肝新苗药———替芬泰通过临床试验审批,利用苗药民间验方开发的糖宁通络胶囊,获准按医院制剂在指定医疗机构使用的情况后,委员们倍感振奋。

  雷菊芳建议公司沉下心来,扎实做好每一步研究,拿出让人信服的数据。

  考察组还参观了安顺市中药材产业基地——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大寨村百灵生态园和西秀区杨武乡大屯河中药材扶贫产业园。前者主要通过大棚种植吉祥草、虎耳草、百尾参、益母草等中药和苗药材,同时发展药材加工和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动大寨村5000多口人脱贫致富。后者旨在打造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4A级农业生态园区,主要种植金刺梨,套种花卉、中药材和精品水果,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入股分红两种方式,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与家乡建设,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尽快补齐苗医这块短板

  贵州苗药产业化的成果赢得了考察组的赞誉,贵州苗药产业化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其他民族医药产业化树立了榜样。不过,白玛表示,与苗药相比,贵州苗医“这条腿”有点短,建议尽快弥补苗医这块短板,实现“双腿平衡走路”。

  梁绮萍建议,加快苗医理论发掘整理,完善苗医理论体系,为争取苗医药的高等院校教育和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做准备。

  对于苗医药人才培养,张文康建议分层、分类推进,一方面推动中医药大学、学院、研究院培养高级人才;另一方面,县市医院应发挥老苗医师带徒的作用,从中医医师中培养一批苗医人才。

  “苗医药高等教育很重要,你们之前培养过两届,应该总结经验,尽快向教育部申请单独的苗医、苗药专科,继续培养本科人才。”王正福还建议,在向国家有关部委要政策的同时,自己也要努力,结合地方实际培养“用得上、留得下”的人才。

  “苗医药的标准不在国家层面,而在你们自己手里。”安阿玥表示,在苗医院考察时,看到你们的病历很多,选择优势病种进行详细的研究分类,标准就可能诞生。

 

(责编:杨芳、盛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