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年五月五日,《中华梅氏通谱》领导小组及编委相关成员赴贵州省毕节市,看望正在着手编写《中华梅氏通谱》第一卷的主编梅元喜宗亲。下午,在毕节市燕子口镇梅元喜家中,《中华梅氏通谱》领导小组副组长梅学国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会上,与会宗亲围绕《中华梅氏通通谱》编纂出版相关事宜开展了热烈而务实的讨论。会议对梅元喜等宗亲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态度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梅学国、梅福兴、梅邦华、梅廷富、梅吉学等等宗亲在各自的企业和本职工作都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仍挤出宝贵时间分别从安徽、新疆、重庆、贵阳及黔西等地不辞辛劳如约赶往目的地参加本次活动表示充分肯定。
会上,梅学国、梅福兴宗亲在各自企业资金运行都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仍决定会后先期支付两万元,以满足编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需要。会议确定,《中华梅氏通谱》年内务求交付出版。梅元喜及与会其他宗亲表示,一定尽全力做完份内工作并配合做好其他相应工作,以确保工作计划的如期落实。会议达成如下意见:
一、《中华梅氏通谱》计划卷册
卷之一 谱首卷 主编:梅元喜 卷之二 支系卷 主编:梅邦华
卷之三 历代名人传略 主编:梅飚 卷之四 当代梅氏名人传奇 主编:梅细象
卷之五 梅氏村落 主编:梅再华 卷之六 大事卷及附录 主编:梅魁
二、总顾问:梅兴保、梅亦龙
三、总督导:梅飚
四、学术顾问:不设置
五、主编:各卷发挥主要作用者
六、副主编:对主编的工作发挥了得力助手作用者,由主编提名推荐。
七、编委委员:梅学国、梅诗明、梅铁山、梅福兴、梅凌寒、梅邦华、梅鹤群、梅再华、梅汉中、梅法区、梅主进、梅细象、梅 魁、梅岭雪【所列人员仅为草拟名单。待工作结束后,视参与情况及发挥实际作用大小作最后确定】
八、编务成员 把参与《中华梅氏通谱》编务工作的其他人员单列为编务成员。与编委委员分列,编务成员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力求各省市都具备一至两名代表。
九、《中华梅氏通谱序》推荐人选:
1、梅洁(一级作家)
2、梅传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梅飚(江西省委党史办原主任)
十、《中华梅氏通谱》封面提字推荐人选:梅兴保,内页提字推荐人选:梅兴保、梅刚(陕西)
十一、《中华梅氏通谱》作画推荐人选 梅墨生
十二、《中华梅氏通谱》拟收录照片:
(1)梅氏宗祠、家庙、纪念馆。如:梅福祠及仙尉堂、梅挚梅福梅尧臣梅之焕等铜像或墓碑、梅执礼祠、余庆堂(宛陵堂)、梅溪公园、九铜碑、梅文鼎纪念馆、梅家大院、时思寺、梅氏牌坊等。
(2)有代表性的各地梅氏活动现场照片。如:通谱编务会议、各地成立大会、世梅会现场照片、西部恳亲会、宗祠落成会、颁谱发书会议(如〈中国当代梅氏散文选〉首发式)、工作会亲情会、祭祖会、清明会等。
(3)有代表性的梅氏宗谱谱页照。
(4)各地寻根问祖有关活动照片(宣城、麻城、江西、山西等)。
(5)各地宗亲会批文证书图片、获奖宗亲团队和个人(如梅仁庆的终身荣誉奖)文件、奖牌、证书照片。
(6)重要的历史物件、牌匾、墨宝。
(7)领导小组成员集体照和有重要贡献人员的个人照片。
(8)自然景观:南京和武汉的梅园、江西和广东的梅岭、安徽的梅城集(古梅国)、河南安阳的相关古物照片。
(9)有价值和意义的其他照片。
照片一旦收录采用,把提供者或拍摄者姓名标注其中。
十三、付印时间:力求春节前。
十四、补贴:以字数多少和工作难易程度来确定。
十五、相关费用:由梅学国、梅福兴宗亲负责筹集。
十六、意见建议:
1、各卷主编、副主编、编委以及其他成员名字原则上只在组织结构中出现一次。对没有参与通谱实际工作者,一概不列入相关名单。
2、要突出哪些人在干事,哪些人积极,让大家认识这些人,以方便沟通。
3、建议尽量减少集中开会,杜绝口号式会议,把有限的经费用于通谱编纂。
4、版权:先搁置,付印前再决定。
参会人员:梅学国、梅福兴、梅邦华、梅元喜、梅廷富、梅吉学、梅怀品
记录整理: 梅邦华
审核:梅学国、梅福兴、梅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