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蔺姓网 > 蔺氏新闻 蔺氏新闻

南城乡羌村举行纪念蔺相如诞辰2331年暨蔺相如墓地恢复重建二十周年庆祝大会

时间:2021-2-21 来源:家谱馆蔺姓展区

图文:南城乡、网络

9月10日上午,南城乡羌村举行纪念蔺相如诞辰2331年既蔺相如墓地恢复重建二十周年庆祝大会。邯郸市将相和文化研究会终身会长朱志武、顾问刘兴顺,邯郸市政协原主席王光龙、邯郸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宋文汇,南城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等出席会议,蔺氏后裔100余人参加会议。



二十年来,羌村蔺相如墓地文化园通过乡村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将原来庙宇简陋一间,墓地荒芜一片的旧貌建成现在的墓园、庙园和戏院三位一体的历史文化建筑群,使之成为广大群众敬仰历史先贤,部分学者研究蔺相如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南城乡励志要以此为契机,把羌村蔺相如文化园建设作为全乡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历史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力争在不远的将来,把羌村蔺相如墓地文化园建成集历史文化研究,爱国主义教育,旅游等多功能文化基地!



在赵国翻滚的风云里,有一个睿智的身影,为赵国史涂写了光彩夺目的一笔。他就是赵国名相蔺相如。蔺相如从一个大臣门客到“特命全权大使”、再到上卿(丞相),以一个睿智而无畏之躯,上演了完璧归赵、渑池会和“将相和”三幕历史大剧,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做了最好的注脚,其烈烈浩气、如海胸怀无不为世人称颂、后人敬仰。



蔺相如墓,位于邯郸市磁县南城乡的前羌村,众多古籍均有记载,属邯郸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原墓地面积约20余亩。自南向北有戏楼、山门、香亭、享堂、墓碑、墓冢等。蔺相如墓冢呈圆形、封土高约十余米,周长约100余米,四周古柏虬松。




前羌村在马头镇西北十余里,坐落在一片宽阔的岗地上,东西北三面被绿树环抱,南面就是南河。村负责庙宇管理的、69岁村民李守义介绍了蔺相如身后葬在这里的原由:晚年的蔺公看到赵国政局日非,知道必被秦灭,而秦对他恨之入骨,于是便早做安排,决定身后不入赵王陵陪葬区而在不引人注目的赵国台城行宫西南的丘陵地选一块墓地。不久一代名相与世长辞,家人按他的遗嘱不事声张地办了丧事,从此在赵国舞台消失。以后的事,果然如他所虑,但秦军却没有能找到他的墓地和族人,巧妙地躲过了这一劫。听老人讲,墓地在历代都有记载,他记事时,就有戏楼、山门、香亭、墓碑冢等,面积达20多亩,文革中被毁。但村民们巧妙地将一些重要文物保存下来。现在的这一片建筑是1997年在县里的支持下,村民和各界仁人志士共同集资60 余万元重修的。以享堂大殿为主体,包括前院、庙院、墓院的三进院落。前院有一高大的戏台,穿过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庙宇矗立眼前。庙内,气宇轩昂的蔺公塑像,两侧有全国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楹联,其中有不久前逝世的书法大家刘炳森的一幅,题为:精忠贯日月,一代名相安社稷;肝胆照河山,千秋正气满乾坤。庙院的两廊就是蔺相如资料丰富的“蔺相如纪念馆”。

(中华家谱新闻采编记者 曾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