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祭祀先祖,追忆先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月2日,滕州市鲍沟镇吕坡村举行了全国古藤吕氏宗亲祭祖大典,来自全国各地三百名吕氏后人对祖先进行祭拜。
据介绍,莱芜普氏记载,古藤吕氏正是北宋名相吕蒙正嫡传。元大德年,吕蒙正嫡孙吕俊,移民至河南新安;俊之曾孙吕大公于元末避乱由河南新安迁至山东莱阳;大公之子吕信复,于明洪城三年,由莱阳迁至莱芜南宫村;吕信复生二字,其长子吕直兴由莱芜南宫村迁至莱芜吕家芹村;次子吕福善,于明洪武五年扶老母逃荒,由莱芜南宫村迁滕州城南十八里,漷河岸边栖身。
明朝初年,始祖信复公之二子福善公,吕姓由山东莱芜迁至此地,村名改为吕家坡(因地势较周边地区高,故称坡),现名吕坡。吕坡现近4000人,是鲍沟镇人口第一大村,其中80%以上为吕姓,已逾二十二世。
记者了解到,此次来到滕州鲍沟镇吕坡村的全国各地的吕氏宗亲三百多名,其中包括滕州地区、滕州周边地区以及江苏、安徽、福建等省份地区的吕氏代表,他们齐聚滕州,祭祀先祖,追忆先人。
据主办人员介绍,参加本次鲍沟镇吕坡村吕氏祭祖大典最年长者达92岁高龄,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吕氏宗祠,给祖先行跪拜礼。
吕姓代代耕读传家,家道逐步繁昌,人丁越来越旺。吕文进,明时大儒,授省祭;吕应源,监生,为明万历儒官;其胞弟吕启源,举人,明万历甲午举孝廉,官蓬莱,掖县知县;吕大吕,清康熙辛酉贡士,为日照司训……吕启源、吕玉铉县志皆有传。
清嘉庆道光年间,良田千顷,富甲一方,曾挂千顷牌,吕贡,官布政司。清翰林院编修高熙哲在为《吕氏祖谱重修序》中写道:“吕家坡者,为福善裔,嘉庆道光之间,以农起家,人谓:尽马力一策,不能出吕氏田庐……”可见田地之广,被誉“蕃阳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