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邝姓网 > 邝氏新闻 邝氏新闻

阳山小江邝氏

时间:2021-2-04 来源:家谱馆邝姓展区
阳山小江邝氏        

族谱前言族员世系图家族来源家规祖训辈分表族谱相册互动留言族谱管理    樹有根,水有源。樹之根深,則枝葉繁茂,果實累累。源之常氵睿,則千流萬派,滔滔不息。氏族亦然。族有譜,猶國之有史,縣之有志。族譜者,記錄本族起源、興替、業績、遷徙和繁衍之實況也。常讀族譜,可以明世系,知倫常,更可追本溯源,尋祖宗之芳跡,使其後裔,敦宗睦族,敬長愛幼,飲水思源,不忘其本。(节选自《泮村邝氏族谱.序》)

     广东省阳山县小江镇邝氏一脉,系属庐江郡(宣城堂),自邝姓始祖三七公到二世祖邝让公(可能是邝氏阳山支系开基祖),讳念十,字乃逊,生于宋徽宗宣和六年 (公元1124年) 七月七日,终于宋孝宗干道七年 (公元1171年) 三月初一日,享年四十七岁.娶汤氏夫人, 生一子,讳十五(三世祖),号念五. 生有二子,长维经(四世祖),生二子,曰天朱(五世祖)、天皇(五世祖),次维纬(四世祖),生一子:曰天辉(五世祖)。自五世祖以下至现在有据可查上溯到瑞高公的史料来看,中间隔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出现了断层。因我阳山一脉,世居穷乡僻壤,文化落后,信息闭塞,据说,我们原来是有一本族谱的,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有人将其带到湖南临武县邝家村希望能联络到我辈族人,结果不慎在路上遗失,导致无从查考。目前我们只查找到以下一段资料:(据说是在原来的《族谱》中手抄下来的)

窃思我祖 諡(shi)鄺讓,始居南海,出選至陽山縣督捕廳升授右堂,其後身故。兒子羝(dī)羊觸藩于田灌水石寨居住,設籍未久,燕巢幕上。後移居于鄧寶崗居住,置產積少成多,人才兩益,阡陌之豐盈(据老人传说当时已形成一个比较大的村子)。聞是萬曆之間,有諱十五真君棄世,刻相(像)於犁頭西坑岩祀奉耳(木刻像,据传民国时尚存)。孫有 法、啟、真、官,法號揚名於後世。久居衰微必變,有陳、歐兩姓遷發,餘後衰人產業將虧,被陳家淫婦盜契謀占產業,棲居尷尬,僅存祖堂園圃之地遺裔。

太祖瑞高兄弟四人,免不得已丟棄祖業,離宗奔至陽山小江西嶺岩下棲身。思弟三房之弟瑞 *拋迯廣西生理,如錦衣夜行。今思遺裔祖  瑞高 長兄瑞 *與四房弟瑞*同居,負薪度日,殷勤勤儉,積少成多,堆穀防饑,置立產業,其兄不幸,未嗣身故。譬弟生下一子後被虎傷殘。今思   太祖瑞高娶妻生下二男字襲、文。裔後瓜瓞綿綿,人才逾傳逾盛。善哉,豈不美乎!

     为了早日回归我邝氏一家,理顺脉络,我族叔伯兄弟如有知道让公及五世祖以下后裔相关史料的,或者有知道有那支邝氏宗亲是从阳山县田畔(灌)水或犁头镇登宝岗迁出的,冀望多多施于援手,不吝相告,则我辈幸甚!据查,三世祖十五公墓位于阳山县犁头镇杨柳塘村往松林村方向约800米处,据说不知何年的清明,曾经有十几个从广西过来的我邝氏族亲前往祭拜十五公,只可惜大家都没有碰面,真憾事也!

有任何让公后裔的信息请联系本人QQ:13780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