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鹏 图/邢栋
5月19日至21日,第二届贾谊文化节在河南商丘成功举办。跨越两千余年的漫漫历史时光,贾谊——这样一位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光耀千秋的圣贤,又一次和“中华圣人文化圈”的诞生地——商丘联系了起来。
打造贾谊文化品牌 首次成功举办贾谊文化论坛
“第二届贾谊文化节”在汉梁故都——商丘成功举办。这是继2016年首届贾谊文化节在贾谊故里——洛阳举办后的又一次文化盛会。
5月19日晚,第二届贾谊文化节在商丘明锦酒店举行开幕式。第二届贾谊文化节,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主办,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贾姓委员会、长沙贾谊故居管理处、商丘贾姓历史文化研究会(筹)等承办。
5月20日,贾谊文化节系列活动——“2017贾谊文化论坛”在商丘举办,开创了贾谊文化学术研讨的先河。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石小生、长沙贾谊故居管理处主任吴松庚、洛阳市贾谊文化研究专家崔振华、商丘市贾谊文化研究专家孙纲及商丘师院、信阳师院的专家学者先后围绕贾谊文化发表学术演讲。
论坛由商丘师范学院汉梁文化研究中心承办。商丘师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朱凤祥教授在主持论坛时说:“商丘是‘中华圣人文化圈’的诞生地。商丘历史文化名人研究不应仅局限于商丘籍名人,像贾谊这样为商丘文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贤,理应引起更多重视与关注。”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立新博士总结发言时指出:“这次在商丘举办的贾谊文化论坛是国内首次贾谊文化专题研讨会。这是一次学术文化研究与贾氏宗亲姓氏研究结合,洛阳、长沙、商丘三地联合举办的一次文化论坛,开创了贾谊文化研究的新篇章。贾谊思想光耀千秋,贾谊不仅是贾氏宗亲的先祖,也是中华民族各族群的先贤。贾谊和商丘素有渊源,贾谊曾任梁怀王太傅,商丘可重建贾谊纪念地。贾谊文化是商丘一张有待打造的文化名片、文化品牌。”
商丘将打造贾谊文化纪念地
5月21日,在贾谊后裔聚居地——商丘市睢阳区李口镇徐村铺村,商丘贾谊纪念馆(贾太傅祠)举行奠基仪式,2017丁酉年贾谊祭拜大典也在此举办。据悉,徐村铺村正在申报更名为“贾谊村”。
贾谊75世裔孙、商丘籍中国著名书法家贾长城,首倡重建商丘贾谊纪念馆(贾太傅祠)。洛阳有贾谊故里及墓,长沙有贾谊故居,国内首个以“贾太傅祠”命名的纪念地将在商丘重建,意义重大。重建中的贾谊纪念馆(贾太傅祠),位于商丘古城南、古宋河畔,占地八亩,前有广场,三进院落,传统建筑式样,建成后将会成为商丘“古宋河景观河”和商丘古都城的一个亮点。
贾谊75世裔孙、商丘贾氏文化研究者贾长青介绍:“历史上,商丘贾氏祠堂可确定的曾有六处:第一处在商丘古城内东马道南,名伯庄公祠,俗称贾氏宗祠,建于明初,家谱有图,供奉有贾太傅和商丘贾氏先祖牌位;第二处在城南李口镇徐村铺村,名亦为伯庄公祠,建于明中期,因城内祠堂面积狭小,该祠与城内祠堂并存,周边官路两边曾有祭田两顷,是商丘贾氏总祠;第三处在李口镇余老家村,名伯儒公祠,清代修建;第四处在李口镇安家窑村西,名菊轩公祠,建于清中叶;第五处在李口镇清河口村祠堂庄,名天霈公祠,建于清中后期;第六处在临河店乡前贾楼村,名崇嘏公祠,建于清末,民国二年建成立碑。以上几处祠堂,历经多次战乱,屡毁屡建。解放后,祭祀既废,改做他用。文革后,毁坏殆尽。”
重建中的贾谊纪念馆(贾太傅祠),其前身是约500年历史、主祭贾太傅的商丘贾氏总祠——伯庄公祠。伯庄公贾真生五子:敏、敭、畋、敞、斌。有三支,载商丘世系(次子敭、四子敞居海宁)。伯庄公贾真是“商丘支始迁祖”。
贾谊后裔,仅伯庄公贾真之后有人口近2万人。整个商丘市有贾姓人口近10万人,约半数是太傅贾谊之后。商丘也是研究、纪念贾谊的重要之地。
(中华家谱新闻采编记者 曾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