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浮山鲍氏20代后裔鲍俊采写
叔牙德美举世高,
管鲍歌声正涨朝。
新老交接议家事,
会议开幕在今朝。
我是带着万分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来参加在温州召开的“全国首届鲍氏族史谱牒研讨会暨第十六次《鲍氏文苑》座谈会”的。有人问我:“为何如此高兴?”我说,我是一个和泥土打交道的古稀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差,能够在温暖如春的温州这个城市,参加一年一度的鲍氏盛会,这是我三生有幸,遇上了好时代,能不高兴吗?
我家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江口街道永兴村,离佛教名山九华不到40公里。我是一位农民通讯员,热爱新闻。历经半个世纪,为电台报社写稿,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年届古稀,我还学会了用电脑写字发稿。鲍氏一年一度的盛会,我在六年前就得知,只因囊空如洗,故而姗姗来迟。
10月16日,多年梦想,终于成真。我乘坐安徽池州到浙江温州的大巴车起程了。由于路途有860多公里,下午5点鈡才到温州双屿车站。我不知路途还远着,于是盲目等待会议车子接我,将近等了一个钟头,不见车子来。天色将晚,一位安徽六安小伙子对我提醒说:“你老人家再不走,就赶不上温州到苍南县最后一班车了。”他慌忙将摩托将我送往温州中心车站,幸好搭上了到苍南最后一班车。火树银花,夜色茫茫。我坐在车中不知东南西北。晚上8点多钟才到苍南,会议接待车子鲍新利宗亲,终于在夜色中将我这个首次来温州的人从苍南县接到龙港镇会场。在龙港镇万宝路大酒店前大厅,我报了到,领到了文件包和出席证。这天去温州开会,由于生来乍到,摸不到锅灶,以至吃了一些苦。虽苦犹甘,我终于到了理想之家,温暖之家,温馨之家,宾至如归的家。此时,我像一只海上颠簸多日的小舟,终于停在风浪皆无温馨的港湾;我又像一群四处奔波飽受饥饿的小羔羊,终于到了芳草如天万里青的大草原,无比欢欣。此时,食堂里已无饭菜了。一位龙港宗亲热情地将我送进客房。宗亲鲍胜利再三叮嘱我,叫我自己下楼到街上弄点吃的,别饿着肚子。此时,我感到自己有些累了,不愿意出门。但心里却非常高兴,因为我终于到了参会的目的地。一举实现了多年的梦想。晚上一顿未吃,却痛快淋漓。
第二天,会议在龙港诚大饭店三层大厅召开。我去时,会场已坐满了人。我和江苏鲍成达宗亲坐在最后一排。虽然坐在后排,但我认真地听取每位宗亲领导和代表发言。尤其对世行老会长《鲍氏族史研究会18年来工作总结发言》和鲍诗度会长《我们的目标和任务》的工作报告,听得认真。是呀,18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不过一瞬间而已。以鲍世行为会长的鲍氏族史研究会的首脑们,却勇于开拓,做出了令人想不到的十件大事来,能不令人鼓舞,令人振奋吗?其它不说,就拿创办《鲍氏文苑》刊物和建立的《中华鲍氏网》为鲍氏宗亲搭建了一个现代新媒体交流平台,使全国宗亲人人受益不浅,大家在网上都能看到、书中读到。这两件事就不简单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从京华十老创建鲍氏研究会以来,他们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从最初参会25人到如今已达500余众。会议规模一次比一次大,会议效果一次比一次好。由于鲍世行老会长等人德高望重,领导有方,不负众望。鲍氏族史研究会在全国才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从此次温州会议来看,参会的宗亲遍及全国各地,人员有专家学者,有农民工人学生。从远道而来的有:东北吉林的鲍氏,西北新疆的鲍氏,还有山西、贵州等省的鲍家人氏。参会的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血气方刚的中年人,还有八零后小伙子姑娘们。令人动容的还有年过六旬鲍家女士拄着双拐来参加会议的。重庆78岁白发如霜鲍延娟女士带着满头银发的夫君郝用壮先生年年来参会。鲍女士祖籍安徽。她16岁就外出闯荡,至今有60余载,事业有成。夫妇俩均在机械设计院工作。但她永远不忘记自己的根,她是鲍家的女儿。她说,她虽然找不到自己的娘家到底在哪里?女儿不断娘家路,客人不断行家路。但她年年都与夫君来参加《鲍氏文苑》座谈会。这是最好的一次回娘家,真正到了心仪已久的娘家。
好花不常开,一年一度来。这次温州会议最大一个亮点是会议接待工作做得好。居住适中,诚大饭店与万宝路大酒店,津水相连,开会来去方便。从吃住行到开会,样样周到,处处春意盎然,温暖如春。这要特别感谢温州苍南平阳两地的宗亲,你们为会议的召开,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鱼相亲长江水,同宗共祖一家亲。你们辛苦了,又破费了。
会议最后一天,是旅游观光,实际是敬贤怀旧,不忘祖先。我们一行500余人,乘坐几辆大巴车,由龙港镇诚大饭店门口出发,到平阳县萧江镇观看三个景点——鲍辉纪念馆、鲍辉陵墓、萧江鼓楼。宗情浓浓,气分热烈。欢迎的鲍字大旗,一路上迎风招展,洋鼓洋号,鞭炮齐鸣,不绝于耳。
鲍辉纪念馆座落在萧江镇潘汇村境内,占地约10余亩,山环水绕,虎居龙盘,景色宜人。东临高速公路,西接潘汇村公路,南靠一条小河,北接金谷飘香的一片田野。纪念馆大门朝西,它主要由“忠谏坊、鲍公祠、鲍辉纪念馆”三个部分组成。忠谏坊在入口处,鲍辉纪念馆在后面,鲍公祠位于其中。三者连成一体,金楼玉宇,熠熠生辉。鲍辉纪念馆是个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组成,前面是鲍公祠,二面是走廊。南边走廊贴有鲍辉一门明代达官贵人。其中有他父亲鲍起和儿子鲍凤。北边走廊贴的一些相似的人和事。纪念馆三层结构,由底层、二层、三层组成。底层南到北,有四排柱子上顶,西边两排间隔相近,北边两排间隔适中。正面墙上书有“鲍氏魂”三个黑体大字。字二面贴有苍南平阳两县鲍氏分布图和全国鲍氏迁徙图。二层是“祭祖堂”、三层是“藏书楼”。接着,我们瞻仰了鲍辉陵墓。鲍辉陵墓座落在萧江桔坡山西麓的陡坡上,坟向坐东朝西。庄严肃穆,令人齐敬。墓地有碑文、楹联、房宇等纪念设施。
紧接着,我们一行从墓地出发,环绕一条山道,来到了萧江天下第一鼓楼,参观游览。鼓楼座落在萧江桔坡山南峰顶上,地势临高俱下,一览无余。鼓楼高大挺拔,做工精细,古朴古香,令人惊叹不已。鼓楼共有五层,高上四层各有四个翘檐飞角,底下一层四拐各有一组三个并列翘檐飞角,气势非凡,腾空欲飞。站在鼓楼之上,可以鸟瞰苍南的龙港和平阳的萧江两镇的全貌。
梨花一枝春带雨。此次会议,亮点多多,我感慨多多,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