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华姓网 > 华氏新闻 华氏新闻

94岁川籍抗战老兵华中柱“归队”

时间:2021-2-02 来源:家谱馆华姓展区

 5月5日晚上7点过,94岁的华中柱跟平常一样,泡完脚后便坐在床上,等待女儿来陪他散步。10多分钟后,女儿在他耳边不断呼唤:“爸,爸……你听到就答应一声。”许久,他才应了几声“哎呀”,随后便紧闭双眼,平静而安详地走完了这一生。


  老人一生引以为豪的是,78年前,年仅16岁的他便投身抗日战争,在湖广等地与日寇浴血拼杀,并最终见证抗战的胜利。
  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秘书长张光秀说,目前川内的健在抗战老兵,仅有700人左右,而华中柱的离去,则是川人抗战历史的一大损失。

 老兵安然辞世女儿称像睡着“父亲走得很突然,但样子很安详。”5月5日下午5点30分,成都石人北路一家养老院内,华中柱简单吃过晚饭,便回到自己的房间。

  晚上7点左右,女儿华丽萍如往常一样,准备接父亲出门散步。走进房间时,她发现老人已躺下,“我以为他睡着了,但看到他衣服裤子没脱,就试着叫他几声。”

  华丽萍说,但无论怎么叫,甚至贴近老人耳边喊,老人都没有任何反应。直到几分钟后,华中柱才“哎呀”几声,微弱的声音从微张的唇齿间传出。
  “我赶紧找人打了120。”很快,附近医院的救护车赶到,并立即进行抢救,但仍没有“挽留”住他离去的脚步。

  “就像睡着了一样。”华丽萍抹着泪,紧紧拽着父亲的手不愿放开。

  16岁投军抗战审问日军俘虏

  1921年7月7日,华中柱在简阳平泉镇一个农村家庭出生。由于生活拮据,在当地念完小学后,他就辍学在家干农活。不久,父亲让他去镇上当学徒。

  1937年7月7日,北京卢沟桥的枪响,打破了中华大地的宁静。也是在那天,华中柱迎来了他的第十六个生日。
  不久,他偷偷离开师父,在内江圣水寺报名参军,跟随抗日将领罗广文部队,离开四川参加抗战。
  华中柱生前受访时,曾回忆他们1941年在宜昌两河口作战,俘虏过多个日本士兵。当时,他已调入部队政治部,在对日军的审讯中,获得不少重要的机密情报,并呈报上级受到嘉奖。这些情报,在他们日后的作战中,起到了一定的战略作用。
  在宜昌一带驻扎近5年后,华中柱被调往94军121师,并升任上尉。
  见证抗战胜利期盼获得认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那时候,华中柱跟随部队,正在桂林一带。在欢庆胜利之后,他们被调往北京接受日军投降。
  “父亲生前很喜欢参加老兵聚会。”华丽萍说,每次参加聚会,平常很少说话的他,都会聊得很开心,“聊的内容大多都是各自部队的抗战经历。”
  华丽萍说,父亲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他的抗战事迹能得到认可,“希望当年牺牲的战友,不会被人所遗忘。”
  巴蜀抗战史研究院秘书长张光秀说,目前川内的健在抗战老兵,仅有700人左右,而老兵华中柱的离去,是川人抗战历史的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