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氏郡豫章郡
                     时间:2021-3-13 来源:家谱馆湛姓展区
                     
                        豫章郡,郡名,楚汉之际置。治南昌县(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市区)。 
 汉豫章郡治南昌,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 
 西汉后期隶属于扬州刺史部。 
 汉末,孙策厘豫章郡置庐陵郡,孙权厘豫章郡置彭泽郡、鄱阳郡。[1]   
 西晋后辖境逐渐缩小。 
 隋唐时改豫章郡为洪州。 
 郡名起源  
 编辑 豫章,一作豫樟,本为木名。左传:“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杜预注:“豫章,大木”。史记引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枏豫章。”张守节正义:“按温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章乃可分别。”另说豫章即樟木。后汉书王符传:“今者京师贵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李贤注:“豫章即樟木也。” 
 沿革  
 编辑 西汉  
 豫章郡,汉书但云“高帝置”。周振鹤认为是高帝初年分庐江郡所置。豫章郡,治南昌县,辖18县,南昌县、庐陵县、彭泽县、鄱阳县、鄡阳县、馀淦县、柴桑县、新淦县、南城县、宜春县、艾县、安平县、海昏县、历陵县、建成县、南壄县、赣县、雩都县。[2]   
 高帝五年(前202年)以英布为淮南王,置淮南国,领衡山、九江(包括后来的六安国)、庐江、豫章四郡。十一年,英布反,立皇子刘长为淮南王。 
 文帝七年(前173年)淮南国除,四郡属汉。十二年,徙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十六年(前164年)刘喜还封城阳,以庐江、豫章二郡为庐江国,封淮南厉王刘长之子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 
 景帝四年(前153年),徙庐江王刘赐为衡山王,庐江国除,复置庐江、豫章二郡。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于江北新置庐江郡,庐江郡江南故地分属于豫章郡、鄣郡。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豫章郡领县十六、侯国二:南昌县(治所,南昌市区)、庐陵县、彭泽县、鄱阳县、历陵县、余干县、柴桑县、艾县、赣县、新淦县(都尉治所)、南城县、建成县、宜春县、海昏(侯国,汉书地理志失注)、雩都县、鄡阳县、南野县、安平(侯国)。有67462户,351965人。其郡辖地大致相当于今江西省。 
 东汉  
 王莽时改称九江。 
 汉和帝永元年闲,增置三县:临汝县、建昌县(分庐陵置)、石阳县(分海昏置)。 
 顺帝永和五年(140年),豫章郡领二十一县:南昌、建城、新淦、宜春、庐陵、赣、雩都、南野、南城、鄱阳、历陵、余汗、鄡阳、彭泽、柴桑、艾、海昏(侯国)、平都(侯国,即西汉时安平侯国)、石阳、临汝、建昌。有406496户,1608906人。 
 灵帝时又厘置数县。 
 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时,孙策分庐陵、雩都等县置庐陵郡。[1]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厘置彭泽郡(旋废)、鄱阳郡。[1]   
 东汉末,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还包括苍梧郡、和浦郡、荆州桂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3]  。 
 三国  
 魏黄初二年,吴沿置豫章郡,治南昌,辖16县:南昌、海昏、新淦、建城、上蔡、永修、建昌、吴平、西安、彭泽、艾、宜丰、阳乐、富城、新吴、钟陵。 
 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临川郡,郡治设在临汝县。[4]   
 后世  
 考《晋书·地理志》,自太康元年至元康(290年后)时,豫章郡仍为16县,未曾增删。 
 元康元年(291年),置江州,豫章属之。[5]   
 南朝梁末,豫章郡改为豫章王国,领8县:南昌、新淦、建成、望蔡、吴平、宜丰、康乐、钟陵,治南昌。所辖渐缩为南昌附近一带。又隋改南昌县为豫章县。唐后期改钟陵县,又改为南昌。 
 隋开皇九年(589年)罢郡置洪州,大业三年(607年)复为豫章郡。[1]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为洪州。[1]   
 太守  
 编辑 西汉  
 □廖(姓失载),汉宣帝神爵中为豫章太守。 
 夏侯定国,东平人。西汉末为豫章太守。 
 庆咸,沛人。西汉末(元、成时)为豫章太守。 
 东汉  
 周生丰,泰山南武阳人。光武帝建武七年(31年)为豫章太守。 
 李忠,东莱黄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建武十四年(38年)迁豫章太守。 
 姜□,彭城广戚人。姜肱之祖父。章、和之际为豫章太守。 
 张躬,和帝永元中为豫章太守。 
 曹萌,东汉中期豫章太守。 
 刘祇,安帝元初、永宁中为豫章太守。 
 张云,顺帝时为豫章太守。 
 司马量(司马懿曾祖父),河内怀人。东汉中期豫章太守。 
 栾巴,魏郡内黄人。顺帝汉安中为豫章太守。 
 虞续,冲帝永憙时(145年)为豫章太守,二月坐贪賍下狱死。 
 王永,大约桓帝时为豫章太守。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王刘肥之后。大约桓帝时为豫章、会稽太守,人称“一钱太守”。 
 陈蕃,汝南平舆人。桓帝时豫章太守。 
 王獒,会稽章安人,桓灵帝时为豫章太守,曾捕杀反董义士,破坏讨董联军。 
 华歆,平原高唐人。献帝初豫章太守。 
 周术,献帝建安初年为豫章太守。 
 诸葛玄,琅琊人,诸葛亮从父。周术死后,刘表以其为豫章太守。建安二年,为西城县民所杀。 
 朱皓,会稽上虞人,朱俊子。周术卒,朝廷以其为豫章太守,借刘繇兵逐诸葛玄,旋为笮融所杀。 
 孙贲,吴郡富春人。孙权从兄。建安初笮融、刘繇死,孙策遣孙贲取豫章郡,自领太守。 
 三国  
 孙邻,孙贲子。孙贲死后嗣立为豫章太守,领郡二十年。 
 顾邵,吴郡吴人,顾雍子。继孙邻为豫章太守,建安末卒于官。 
 蔡遗,汉、魏之际,继顾邵为豫章太守。 
 谢景,南阳人。三国吴初年为豫章太守。 
 谢裴,孙权时豫章太守。 
 纪陟,丹阳人。吴孙休时豫章太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