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於姓网 > 於氏郡望 於氏郡望

於氏姓氏郡望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於姓展区
【郡望】

所谓郡望,即郡中之望族,也即郡中的显贵姓氏。姓氏中郡望,不仅是该姓发祥地的标记,也是氏族人口、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与文化影响力等综合族力强盛与否的反映。

京兆郡:於姓望族,亦称京兆尹,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处。即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

清末儿童启蒙读物《幼学歌》卷三 “姓氏考源”,以韵歌形式,介绍我国姓氏主要祖籍。[京兆]包括26个姓,即:“韦、酆、史、计、米;宋、杜、於、宗、段,家、康;车、全、黎、扈、雍、寿;扶,浦、别、夔、晁、冷、申、屠。”

京兆郡后人现分布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六横岛、岱山县高亭镇大岙一村、岱山县高亭镇大岙於家、岱山县高亭镇闸口、岱山县石马岙社区、岱山县岱东镇、岱山县岱西镇等;安徽淮南市潘集区古沟乡於湖村、潘集区田集街道吴湖村於程王、潘集区祁集乡黄岗村於拐孜、潘集区架河乡先锋村任王、芜湖市裕西口、凤台县杨村乡邵集村、安徽六安市寿县张李乡塘北村等、安徽淮南市谢家集区孙庙乡於大郢、谢家集区孙庙乡范嘴村;常州新北区安家镇於巷里;湖北黄冈、广西桂林灌阳县灌阳镇;辽宁等.资料有待补充

京兆郡元和堂(一支堂):分布安徽淮南市潘集区古沟乡於湖村、潘集区田集街道吴湖村於程王、潘集区祁集乡黄岗村於拐孜、潘集区架河乡先锋村任王、芜湖市裕西口。

京兆郡元和堂(二支堂):分布安徽六安市寿县张李乡塘北村、凤台县杨村乡邵集村

京兆郡元和堂(三块堂):分布安徽淮南市谢家集区孙庙乡於大郢、谢家集区孙庙乡范嘴村

京兆郡耕德堂:分布在辽宁。

京兆郡敦叙堂:分布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六横岛、岱山县高亭镇大岙一村、岱山县高亭镇大岙於家、岱山县高亭镇闸口、岱山县石马岙社区、岱山县岱东镇、岱山县岱西镇等。

京兆郡廉慎堂:分布广西桂林灌阳县灌阳镇。

京兆郡霖泽堂:分布江苏常州新北区安家镇於巷里

京兆郡京兆堂:资料有待补充

广陵郡:於姓望族,即江都郡。公元前22世纪夏禹建夏朝,第六朝少康帝封庶子於越于东南沿海,号无余,在於越境内;春秋时代於越称越国;於越包括“吴(今江苏一带)”的地方;战国时楚国为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东汉时置,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现分布在江苏金湖县、苏州、扬州、浙江余杭、江苏无锡夏港於王村、如东县洋口镇古坳村於家荡、如东县丰利镇家庙桥村於家家庙桥、於家营 , 丰利镇陈葛庄村於家观音堂,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秦许乡中堡村等。资料有待补充

广陵郡广陵堂:资料有待补充

广陵郡英山堂(敦仁堂):分布在江苏金湖县、苏州、扬州、如东县洋口镇古坳村於家荡、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家庙桥村於家家庙桥、於家营 , 丰利镇陈葛庄村於家观音堂等地,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秦许乡中堡村。资料有待补充

广陵郡仁德堂:分布在浙江余杭,资料有待补充

广陵郡榆庆堂:分布江苏无锡夏港於王村,资料有待补充

黎阳郡:於姓望族,西汉的时候设置了黎阳县,北魏改设黎阳郡。治所在今天的河南省中部浚县东北一带,与晋代顿丘郡的地址大致吻合。具体包括顿丘县、东黎县、黎阳县等,顿丘包括现在的浚县北、内黄南,清丰南,东黎县包括善堂临河村周围的乡镇,黎阳县改名的浚县,之前包括道口一带,庞村一带,宜沟一带。另《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辩证》,北魏孝文帝二十年正月将鲜卑族勿忸及淳於氏为避唐宪宗李纯之名讳改为“於”姓。(主要分布在山东郯城、河南泌阳西北的yu台镇、河南洛阳等地)

黎阳郡黎阳堂:分布在江苏盐城

【堂号】

堂、居室前为堂,后为室,堂号也就是堂屋的雅训名号;是民间家族文化中一种用以慎终追远、团结血亲、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宗亲色彩与精神凝聚力量。

     救民堂:明朝时候的於仲宽,为永新知县。那时南乡龙仁和为乱,带兵的将军要把南乡人杀光,好报他的战功。於仲宽坚决反对。南乡人的邱姓家族很感激他,生了男孩多用仲宽的姓当儿子的名,永远记念。

涉安堂:以汉涉安侯於单的仕官为堂号,现分布在山东济宁微山县欢城於村,原来在山西洪洞,吾祖——於深,带全家历经长途跋涉搬到徐州古沛东北约三十里居住,名为於家宅;家教仍故,因水灾逃至古欢城东北约三里料城村,立足后、改为於家村也;是始祖逝世后,葬于村前称为老林,共有六支出;只有第三支出,留村内(几世不详)名为小林,后因无穴,十七世祖景舜,复迁村东名为东林至今。

燕翼堂:(西溪於氏宗谱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资料有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