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应姓网 > 应氏郡望 应氏郡望

浙江宁海应氏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应姓展区
浙江宁海应氏   (应卫强 收集供稿)

       从应氏四十六代应詹公起,应氏分为北南二宗,应詹为南宗第一世,应詹(289—367),又名斌,字思远,原籍河南汝南南顿。东晋时随晋元帝渡江而南,因立功封为镇南大将军、观阳侯、忠国武平王,镇武林、南平、天门三郡。卒后葬钱塘赤水乡,建六和塔。应詹有两个儿子,应诞留居江西宜黄,长子应玄(元)随父至婺,留居永康大田里,即今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一带,至今在江南繁衍60多代子孙。

宁海梅林应氏是南宗应詹太公派下。应缓太公(864—953),永康大田里人,字隐瑎,应裒之子,行第十,昭宗大顺年间(889-891)仕杭州观察军衔事衙推,天复辛酉(901)转授江西判官,天佑甲子(904)进升度支盐铁使,配蒋氏,赠夫人,遂家于钱塘,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由婺徙钱塘,后因兵革之扰转迁台州宁海梅林,以其地属浙东,号曰浙院祖,为宁海应氏始祖。迄今恰是1100周年的历史了。现居住在宁海应氏后裔已有7000余人,分布在宁海梅林上应、下应、前园;城区磡头应;大佳何应家;越溪山上应、山下应、下湾;雪坡应家庄;桑洲里雪山、外雪山;麻岙、力洋、溪旁徐等等,宁海有十余个村庄以应姓为主;由于我族迁徙宁海较久,由于有仕、农、工、商、联姻等正常的外徙的原因,从宁海梅林析居绍兴会稽、上海松江、黄岩、绍兴三阴、处州、钱塘、绍兴柯桥、昌国、嵊县、大田、仙居。慈溪、天台等地。

  

对 联

乔木千支一本  

长江万派同源

  

千里关山分隔  

各地应裔同根

  

淮阳一老胜四皓

建安五官列七才

  

析居梅林分异地

溯源宁海本同根

  

要好儿孙  须从尊祖敬宗起  

欲光门第  还是读书积善来

  

溯祖德宗功应裔  继汝南始于周武

追木本水源梅林  由永康传自钱塘

  

千支共荣  谱起梅林  自古衣冠振世

一脉相承  源流宁海  至今礼乐传家

  

富贵显然  必忠孝节廉自任几端  方可无愧宗祖

读书美矣  但士农工商各专一业  便非不肖子孙

  

姓赐于周  演分已久  敬爱倍觉绵绵  世德重光五代

侯封于宋  历显至今  人文尤自济济  家声聿振三台

  

世以人传  人以谱传  上承祖  下启孙  继继绳绳长留史册

父凭子寿  子凭孙寿  前千年  后万古  原原本本永驻人间

  

宁海梅林应氏排行

(*)承养维世宗从  廷昭民邦文仲真

孝敬元原佳永良  乾仁德正期明春

继述昌隆端可必  才华贵盛宜光新

克复至道本自汝  天章耀显振时伦

  

历代名人

      应  缓 (864—953),永康大田里人,字隐瑎,应裒之子,行第二十,昭宗大顺年间(889-891)仕杭州观察军衔事衙推,天复辛酉(901)转授江西判官,天佑甲子(904)进升度支盐铁使,配蒋氏,赠夫人,遂家于钱塘,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由婺徙钱塘,后因兵革之扰转迁台州宁海梅林,以其地属浙东,号曰浙院祖。以孙贵赠会稽郡公,恩赐家庙于旧居钱塘。为宁海应氏始祖。

应  旻(904—969)字承制,应缓之子,宁海梅林人。仕秘书省校书郎,迁考功郎中,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兼翰林院学士。

        应养浩 (924—1012)讳浩,后周广顺癸丑进士,授检校兵部郎中转升御史中丞。建隆辛酉以开国元勋进爵郡王。按属厥地,太平兴国辛巳进封吴越郡王。咸平辛丑乞思归老。

应维嵩  (942-1034)字士盛,又字公廉,宁海梅林人。由太学內舍登太平兴国丁丑(977)进士,初任刑科给事中转侍御史,改授广东提刑,进秩银青光禄大夫,居东院。

       应维岳  (946-1024)字公明,宁海梅林人。登雍熙丙戍(986)进士,初授南安军教授转太常博士,终尚书右郎官,居西院。

应宗贵  号东皋野人,宁海梅林人。宗贵视桐山桥昔之不能固,而人病其涉。遂一日集其族人与乡之强而有力者,议曰:“桥之为患也如是,吾属余金粟将何为哉?苟能置石而易之,其利不亦溥乎!”诸君勖之。于是各捐钱以给其用。召释子普宁以督其役,不逾月而桥成,凡植柱二十有五,馋板二十五,钱总五十万。一邑老幼四方之商旅,有过而观者,莫不喜欢之。噫!东皋野人世服农力穑而已,非有文史之教也,非有法令之驱也。其守镪啬粟以愚其子惠孙也宜矣;而能捐有余之资,兴无穷之利,以起千万人之喜欢者,不其伟哉!使之推大是心,择子弟亲戚而教之儒术,以成粹美之器,中廉能之选俾德泽仁术有所沾润,其为利也,岂止如是而已哉!彼之喜欢者,又岂止千万人而已哉!遐迩士庶,咸嘉其存心也,余为序其本末而记之。

        应森孙  讳文森,字通叔,号半松,宁海九都人。进士,嘉定甲戌年(1034)授迪功郎,安吉德清县尉。

        应文卿   宁海大佳何人。由梅林启行相厥攸居,见大海自黄墩通桃溪,顺流面东有巨溪,自石门经莘东逆流,而其地平原沃野,屏山带海,可养可教,可樵可渔,为一方中枢,之所以贻谋燕翼之基,爰卜居焉,娶和平陈氏。子仲祥(字吉甫,号东庵,1224—1306)应昭世   讳世德,宁海梅林人。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授文林郎,史院编修。

          应朝选  (1189-1264)谱名邦选,字良君,号杞山翁,宁海凤潭后岸人。文猷父。隐居居士。

应行之  字平父,谱名文臻,宁海梅林人。开禧元年(1205)进士。授国子监学正,累迁太子宫谕兼秘书少监,进荣禄大夫、临海开国侯。

       应文猷  (1214-?)讳一中,字正叔,号梅麓,宁海凤潭后岸人。著作郎,翰林院教直转学录,改秘书少监、司业国子学酒兼太子詹事,礼部侍郎转吏部尚书。

       应仲龄  (1210-1274)字延年,号寿山,宁海磡头应人。景定三年(1262)进士,检点。因李怀乱,仍思祖居,迁往城南磡头,乃磡头应始祖。

        应次蘧   字正之。与方岳善,传世有《点绛唇·梅》词作。

  雪意娇春,腊前妆点春风面。粉痕冰片。一笑重相见。

  倚竹偎松,谁道罗浮远。寒更转。楚骚为伴。韵绕香篝暖。

        应昌言 (1867—1932)号大蒙,宁海南乡七市人。早年应试不售,淡泊上进,即专攻医术,设药铺名“济生堂”,寓寿民济世之意,乡里兵家邀诊,无不及时而往,从不收取诊金。民国十八年(1929)海塘倒坍,洪水成灾。当时他任乡长,目睹惨景,由自己开仓救济。年终,贫苦灾民无钱解付药钱,他毅然把济生堂新陈帐单全部付之一炬,以解乡民之忧。

应桂馨(1870-1907)谱名隆辰,又名声,字梦龙,号云庵,自署醉秋氏,宁海南门磡头人。廪生,入民国,任宁海县教育会长。工书,尝取古人法帖临摹之,遂自名家。城乡碑版,多出其手。又能诗,《咏菊》八章,皆清新俊逸,和者琳琅满室。著有《咏菊唱和集》。

       应野平(1910—1990),曾用名应野萍、应野苹、画室名愚楼,宁海磡头应人。幼承家学,16岁後专攻山水,初学王石谷、王鉴,後师石涛及元四家,并上溯郭熙、董源、巨然。1949年前为上海专业画家,曾任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49年後历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创作干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1960年任教於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3年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协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书协上海分会名誉理事,上海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擅长山水画、书法、美术教育。其书法以隶书为精。中国画《澜沧江畔》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水墨山水》获日本“86现代水墨画展”优秀奖。平生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应野平画集》、《应野平山水画辑》、《应野平画辑》等。

        应可立 (1881—1932)一名仁官,宁海营前人。赋资灵敏,好读书,学为文多惊,弃举业而就理学,赋政措置裕如,有条不紊,产业日指,家声远播,乡里称翘楚焉。闲居习岐黄,尤长内科,问医者踵相接,不计厚薄,概予诊治,前后活人无算,性好义,闻人有急,则解囊资助。

      应  谟(1886-1937)号显哉,谱名端善,宁海梅林应家人。浙江自治学校毕业,选列宁海县议员。以书名。尝与干人庄探究书法。书宗颜体。

朱学勉(1912—1944),原名应端贤,笔名叶峰、杨明、秋悲,化名应启,宁海县磡头应人。l925年高小毕业,进药店当学徒。1929年至上海,从长兄应野平习绘画、诗词,始在“左联"刊物上发表文章。l934年任淞江地方法院录事,业余写杂感、小说,以悲秋、叶峰、杨明等笔名发表于上海《文艺月刊》、北京《文学月报》。l937年11月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浙江,在泰顺、松阳等地工作,历任中共鄞县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余姚中心县委书记、中共诸暨中心县委书记。1942年5月任中共(浙赣)路东县委书记,组织诸暨北部八乡抗日自卫大队,在枫桥一带开展游击战争。10月与浙东游击纵队三支队二大队合并,称“三八部队”,任中队指导员,参加反顽自卫战。次年2月返诸暨,扩编“小三八”部队为大队,任副大队长。l2月并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任一大队大队长。1944年5月率部于诸暨墨城坞抗击伪独立四旅的“扫荡”,击退敌人四次进攻,歼敌100余人。他在战斗中牺牲,墓在诸暨连湖乡尚武村。今诸暨枫桥镇有学勉路、学勉中学。朱学勉之墓被列为诸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洪声(1941—)笔名洪硕、洪坤。宁海县南门人。应野平之子,幼承家学,1959年至1965年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并毕业,精研传统,师法造化,通于探索,已形成自己的画风。山水画创作善表现自然景色的不同风貌和情感意境,水墨清润,笔线洒脱,设色典雅,近年常作泼墨泼彩,不拘成法,独具神韵。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的重要美展并获奖,并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先后有作品在日本、欧洲、港、台、美国、东南亚展出,1991年在上海和美国举办个人画展,深得中外人士的好评。出版有《应洪声画集》和理论专著。传略收入《简明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美术家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等辞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台湾中国美协荣誉理事,国际文人书画联盟会常务理事,上海教育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教授。

        应荣茂(1932—),明港镇山头村人,中共党员。1953年7月毕业于宁海中学,在校担任学生会副主席,1953年8月至1957年8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分配到江西广丰五都中学任教,曾任副教导主任,1964年5月调到铅山中学任教,尔后下放农村,1972年2月继续任教,1977年5月调入上饶师范任教,曾担任学校工会副主席,历史系党总支书记(副县级),副教授职称。教学之余撰写文章,有《理想、事业、道德》、《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等著作,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教学认真,效果好。1989年获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评为学校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1989年9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应伟建(1969—)宁海梅林人,现供职于宁海县潘天寿小学,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会员,宁海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作品曾入展《首届全国行书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当代探索型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三届书坛新人新作展》、《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国画作品入选,《省百荷画展》、《省中青年花鸟画展》、《省花鸟画展》《宁波风情画展》《宁波书画作品晋京展》等重要书画展事。曾获全国首届美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省教职工画展金奖,宁波市青年教师会教一等奖,97年被省教委评为“浙江省优秀美术教师”称号。著有《自画自说》一书。

应雁南 (1932—),宁海上应村人。原名应以南,正厅级干部。黄墩小学启蒙,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宁海中学。解放前参加党地下活动。解放后随21军参加解放舟山战役。1951年初随部队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1953年任师政治部保卫科科长,1954年调军部军事检察院院长(正师长职)。1958年志愿军回国,随军参加西藏平叛和中印边界战役。1979年转业到陕西省委任组织部长。1993年离休。在部队曾立二等功、三等功多次,到地方由于对系统工程、信息技术有研究,在陕西技术信息学会、系统工程学会任过常务理事,技术职称为高级政工师。发表过多篇论文,并与信息专家贺文斌一起出过专著。

        应锡龄(1929—1995)常用名雪里红,宁海城关人。1948年参加游击战争,宁海解放时曾任县大队政治指导员,后调台州、黄岩工作,1986年回宁海工作,1991年离休。从小酷爱书画,离休后着手书画创作和收藏,常以书画会友,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作品曾多次参加宁波市老干部书画展并获奖,1993年被聘为宁海县美协顾问。

          应义斌  (1964—),宁海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和浙江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和浙江大学“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负责人。曾先后在美国University of Arkansas, University of Maryland和美国农业部Instrumentation and Sensing Laboratory担任Visiting Professor 或Visiting Scientist。1984年毕业于江苏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两年。1989年在浙江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蒋亦元院士。1991年3月晋升为讲师,先后两次破格分别被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并增列为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所长、副院长、院长和常务副院长等职务。

        应必诚(1936—),宁海县一市镇一市街人。1953年毕业于宁海中学,同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57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在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从事美学文艺学和《红楼梦》等中国古代小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78年任讲师,1982年任副教授,1985年任教授。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5年至1988年任中文系副主任。兼任全国马列文论学会副会长,全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全国小说学学会理事,上海市《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著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论石头记庚辰本》等。论文《〈巴黎手稿〉与美学问题》、《关于石头记己卯本和己卯本的影印》、《论《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审美:属性、尺度、关系、规律》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等权威杂志和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次获上海市社科成果奖。1992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合作),199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合作)。2001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合作)。

           应必善 (1968—),宁海桑州镇人,博士。1987年毕业于宁海中学高中部。1991年、1994年分别获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与硕士学位,1996年获浙江大学通信与电子系博士学位。曾担任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项目部总经理、技术预研总监,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战略部高级经理等职。曾主持CDMA/cdma2000核心网系统、cdma2000手机等项目开发。曾参与PD-100型并行仿真计算机、我国第一个自主车试验平台(军用智能机器人)、基于TMN的SDH网管系统等项目开发。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现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基础研究所所长,负责公司的新产品研发,涉及安防监控、数学电视、消费多媒体等领域。杭州市新世纪优秀中青年人才。

         应四官 (1938—)1958年,越溪乡的越溪村是方圆几十里内有名的落后村,粮食亩产不到300斤。乡党委决定抽调应四官到越溪大队去改造后进队。应四官身先士卒,带领群众改造烂塘田,从1960年开始,这个大队连续三年粮食亩产达到800斤以上,烂塘田全部变成了高产田。1964年,全大队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了910斤,成了宁海县粮食平均亩产最高的一个大队。这个大队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1963年初,华东地区召开农业战线先进集体代表会。应四官是浙江代表团中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天数比较多的一位代表(每年200天以上),《浙江日报》派出人员,采写了《应四官参加劳动好工作做得好》的新闻报导,刊于1963年4月28日《浙江日报》上。这则新闻被中共浙江省委选编入“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之一,上报党中央。1963年5月9日,毛泽东对这份材料作出了重要批示。“5?9”批示后,应四官成了新闻人物。宁海、宁波先后以应四官为榜样,进行学习。1970年浙江省委组织部任命应四官为宁海县核心小组组长,主持宁海县委工作。1971年5月经党代会选举,应四官正式担任中共宁海县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应四官的农民身份没有变,报酬仍按越溪大队的强劳动力给他记工分,工作之余,他也回队参加生产劳动,成了不脱产的农民县委书记。后被选为中国共产党九大、十大党代表,上过天安门城楼,参加过国庆观礼。“文革”中,应四官先后兼任了浙江省、宁波地区和宁海县的八个领导职务。粉碎“四人帮”后,在揭、批、查中,被当作“资产阶级帮派骨干分子”,受到批斗,1978年回乡监督劳动。1983年5月,新任县委书记重新作出决定,作出“犯严重错误,留党察看二年,撤销一切职务”的处理决定。于是,应四官回家乡参加劳动。回乡后的应四官先后办过毛纺厂、垫片厂、内酯豆腐厂, 1993年越溪村党员推选他担任党支部书记,他婉言谢绝,只当了支部委员。到了1996年,越溪村的财务管理混乱,集体亏空17余万元。经组织上多次动员说服,他又一次挑起了党支部书记重担。上任后,到1999年越溪村不仅还清了全部债务,还为村集体积累资金20余万元,村民收入人均提高了近千元。由于他的出色工作,当地干部群众都十分信任他。1994年他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县级先进生产工作者,1995年被中共宁海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员”荣誉称号,1996年、1998年连续两届被中共宁海县委授予“十佳富民书记”荣誉称号,他成了全县年龄最大的“富民书记”。2000年,63岁的应四官辞去了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根据老年人的要求,他继任了村老年协会会长。

  

           七星塘记  宋.舒岳祥

  七星者何?吾邑梅林应氏之所凿也。应氏始祖,其晋时有讳詹者以武功封观阳侯。其子玄为散常侍,居婺州永康。率世孙讳隐阶,唐昭宗大顺庚戌授杭州军事衙推,始由婺州迁居宁海,令其士大夫议所处之地,咸曰:“先生慕幽趣,县过三十里名梅林,啧啧然嘉处也。”公遂因以居焉。

  吾登高观梅林胜概,绵亘十余里,东南皆海,西北皆山,明智发陇,迤逦花园,直趋此地。九顷洋洋焉,赤山巍巍焉,有梅有竹,蔚然深秀,可耕可读。一日,公十—世孙昆季咸居翰苑者叔谦、叔让,语予曰:地美而高阜,沃土嫌于无泉,能汲而注之不亦可乎?且坐山岩赤,当开塘七处以应之。爰始爰谋,谋及族人,贫者以力,富者以财,劳者劳之,怠者励之,而给以工食,推练达者督其役。肇工大德戊戌之十有二月,不逾月而收阙功,号七星塘也。储水以防火,遇旱以救灾,其利不亦溥乎!

  因事竣而属予以为文。予思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犹以为小,齐主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释者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故民以为小;齐王之囿方四十里,杀麋鹿者罪以杀人,故民以为大。使兹塘也而自专利,则见而议之者,未必能以小文王囿者小兹塘也。予恐其擅利,故为是说明广之。应氏家园――梅 林 八 景

应氏第64世祖,勤公:在唐懿宗咸通(公元860-870年间)仕检校至司徒平章事充度支盐铁使,遂家于齐( 今湖北),为齐院应氏鼻祖;谨公:仕滁州判官,遂家于吴(江苏),为吴院应氏鼻祖;和公:唐熹宗乾符(公元874-880)年间,以军功授金吾大将军镇行营兵马节度使,遂家于楚(山东),为楚院应氏鼻祖;缓公:唐昭宗大顺(公元890)间,仕杭州观察军事衙推,梁开平戊辰(公元908年)由婺徙钱塘,后因兵革之扰,转迁台州宁海梅林,以其地属浙东,号曰浙院,为浙院应氏鼻祖,唐天复辛酉(公元901年)间,转授江西判官,唐天佑甲子(公元904年)间晋升度支盐铁使……

至北宋年间,宁海丞相叶梦鼎为应氏歌颂故乡,作诗《梅林八景》

  梅林八景(总咏)

黄墩巨海通昌国,  花园大路连西域。 九顷农歌乐丰年, 赤山牧唱喧朝夕。

罗溪流水出通潮,  仕岙高山古贤迹。 方寺钟声涌善因, 桃源击鼓评民籍。

  黄郭洪涛

黄郭潮自海门来, 万顷奔腾势若雷。 要识三朝潮不退,  果然毓气冠人才。

花园野趣

数亩名园点绿苔, 一园野趣自天来, 几番乘兴同游赏, 一片飞花落酒杯。

九顷嘉禾

和气薰蒸自九天, 一稃二米产原田。 祯祥已献朝廷去, 邑乘遂为万古传。

赤山牧牛

骑牛缓步入山坡, 饱饭儿童乐太和。 终日无事呼牛也, 声声唱出太平歌。

桐桥涧水

万丈长虹跨涧边, 天高云影映澄川。 谁云鞭台难稽也,万古芳名永不镌。

仕岙晴岚

前人於此卜藏修,已占魁名压九州。 最喜书香犹未绝, 岚光遥映读书楼。

大夫古庙

大夫古庙傍山隈, 明德如山尚不灰。 追想当年遭世变, 呼嗟庙貌被倾颓。

方寺钟声

风送钟声度远林, 方山隐约白云深。 朝昏敲打无休息, 唤醒人间作梦人。

  

   宋井,位于金竹岭南侧的应家井体现的则是另一种“泽被众生”的襟怀。该井原为应家私井,置于应家宗祠内,平时只有应家人才能取用;但每当大旱时,城内百姓缺水成患,为了滴水之争甚至可以棍棒相加,而应家井则总是碧波满盈、泉源丰沛,但因为隔着一堵墙,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应家先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急召族众商议,欲变应家私井为公井。但井又不能外移,祠又不能对外开放,怎么办呢?踯踟之下,唯有一法,那就是把围墙内移。这一来,得把祠内的地大片地割让出去。但为了救济苍生,应氏先祖毅然决然,推倒旧墙,新墙内移。所以我们至今看到,应家井的所在,是从中间凹进去的一个小院子。这之中,包含着应氏先祖的多少侠骨柔心!

        应展宇(1976—),浙江宁海人。1997年在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0年、200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比较金融体制。2003.年8月起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任教(讲师),主讲课程: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理论与实践等。现兼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研究员、《世界经济》杂志论文评审专家。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经济评论》、《证券市场导报》、《中国证券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译著1部,研究报告多篇(《中国资本市场研究(系列)》),参于多项教育部、中国金融学会、亚洲发展银行等单位的科研与教改项目。

        应必善 (1968—),宁海桑州镇人,博士。1987年毕业于宁海中学高中部。1991年、1994年分别获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与硕士学位,1996年获浙江大学通信与电子系博士学位。曾担任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项目部总经理、技术预研总监,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战略部高级经理等职。曾主持CDMA/cdma2000核心网系统、cdma2000手机等项目开发。曾参与PD-100型并行仿真计算机、我国第一个自主车试验平台(军用智能机器人)、基于TMN的SDH网管系统等项目开发。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现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基础研究所所长,负责公司的新产品研发,涉及安防监控、数学电视、消费多媒体等领域。杭州市新世纪优秀中青年人才。

        应述彬 字式宜,宁海梅林石埠人。幼业儒,复一艮,习元门,教授以彬究心符章,多灵应。咸丰甲寅(1854)夏,陈令友莲有女公子病邪,备柬相邀,至署作法,病瘳,酬以重赀,却不受。奉化有民妇迷于祟,延述彬治,是夜宿其家,妖竟现形,述彬惧。明日辞归,预书关符,裹盐米,肩舆就道,忽狂风卷地而来,沙飞石走,舆夫几仆,心知为妖,随将佩符掷去,风顿息。妖回,谓病妇曰,应道士果有法,吾几为飞刀所伤。后其夫将病妇送至述彬家避妖,述彬以符护其卧室,妖遂绝。 (应卫强 收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