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郡:   
 名字来源  新安郡的名字来源于徽州,徽州自古以新安称,在今徽州祁门县境有山曰新安山   
 秦朝时期置新安县,故址在今促池境内,属宏农郡,汉朝因之。西晋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时辖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一带地区。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新安郡。隋开皇年间改新安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业初年省东垣入新安。隋朝时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后移治休宁(今安徽休宁)再后移治到歙县(今安徽歙县)。唐贞观年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一直沿袭至今。   
    新安郡,即徽州,位于今安徽省南部、新安江上游,所辖地域为今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新安郡为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   
 中文名称:	新安郡 
 别名:	歙州、徽州 
 行政区类别:	古代州郡 
 所属地区:	江南东道 
 下辖地区:	一府六县 
 政府驻地:	今休宁海阳镇、今歙县徽城镇 
 地理位置:	今安徽省南部、新安江上游 
 	面积:	9807平方公里 
 人口:	约147万 
 方言:	徽语、又称徽州话 
 气候条件: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著名景点:	黄山、牯牛降、齐云山、徽州古城、西递宏村古民居、龙川宗祠等 
 民系:	江浙民系(吴越民系)  
   
     
 晋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新都郡更名为新安郡(因郡西有山曰新安山。在今徽州祁门县境内),仍属扬州。所属新定县改为遂安县,海阳县改为海宁县,加上原属之始新、黎阳、歙、黟,仍领六县。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并黎阳于海宁,当时新安郡领五县,即:歙、黟、海宁、遂安和始新。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将原属吴郡管辖的寿昌县(即浙江寿昌县,今并于浙江建德市),划归新安郡,新安郡从此复领六县,即海宁、始新、遂安、寿昌、歙和黟。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年),析歙县华阳镇,置良安县(一作梁安),郡领县七,不久,废良安县,郡仍领县六。梁武帝承圣二年(553年),将原新安郡一分为二,遂安、始新、寿昌三县仍属新安郡;将原并于海宁的黎阳重新划出,复为二县,加上歙、黟共四县,由新建之新宁郡管辖(即今徽州的基本区域),治海宁,与原新安郡并属扬州,此时之新安郡非今之“徽州”,但时仅九年。南朝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再次将黎阳县并入海宁县,复将新宁郡并入新安郡,领歙、黟、海宁、始新、遂安和寿昌共六县,隶属东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