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叶姓网 > 叶氏郡望 叶氏郡望

叶氏谷治堂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叶姓展区
叶氏谷治堂:沈诸梁封叶 松阳县发桠

叶姓的发祥地在河南省叶县,始祖是沈诸梁。沈诸梁出身于楚国贵族,系芈姓沈氏之后,中国叶姓第一人。成语叶公好龙指的就是沈诸梁,但是 叶公沈诸梁却不是伪君子,而是春秋末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个坦坦荡荡、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好官。他一心为国,不谋私利,平定白公胜叛乱,辅佐楚惠王复国,有存国之功而不享存国之利,高风亮节,令人敬仰。

据史籍记载,沈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沈姓的太始祖为周文王。周文王生了十个儿子,长子百邑考:次子武王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封于鲁):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威叔武;八子霍叔度;九子康叔(封于卫)。十子聃季载,食采于沈,故以沈为姓。聃季载(又称聃叔季载、姬季载),因平叛有功,任周王朝大司空,封于沈地,建沈国(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有沈亭遗址),后裔以国为氏。姬季载为沈姓始祖。姬季载生二子:长子伯桓后裔姓沈,次子为邵姓始祖。

传说姬季载的耳朵特别大,因此沈国又名聃国,其嫡系后代世袭 沈国之君。东周时期,周王朝衰败,周襄王时,晋、鲁、宋、陈、卫、郑等诸侯国联合讨伐沈国,沈国从此衰败。

自始祖姬季载至二十四世沈诸梁世系:姬季载—秘 — 正— 钦—文彬—昆 —揖 —崇宁—及竹—悦—定桂—长昌—汝弼—国正—昭和—德珊—有福—玉成—丽敏—尹戍—诸梁。二十四世沈诸梁 即南阳叶邑开基始祖。叶邑,曾为楚国名城,许国古都。

  春秋时期,沈诸梁之父是楚大夫令尹司马,在叶县为官,沈尹戌为国捐躯后,楚昭王封其子沈诸梁为叶邑尹,其后裔以地为姓,以沈诸梁(字子高)为叶氏受姓始祖。

叶公子高以下世系:子高—尹重—重凝(即墨大夫巩)—询—眄(长乐太守)—玩(楚邑令)—勇—章—诩(颖州太守)—衡—奉(清河太守)—康—纂(清河令)—斌(汉大将军)—尤(汉太尉)—祎(太中大夫)—嘉(长乐太守)—元(武陵令)—宗(南顿太守)—仲(雁门太守)—颖(云梦令)—望。

至叶氏二十二世叶望时,已是东汉未汉灵帝在位,那时宦官外戚专权,朝政极度腐败。钜鹿人张角乘机创立太平道,发动黄巾起义,百姓生灵涂炭。叶望遂辞去大中大夫的官位,携家小逃到青州。此后由于战火连年,叶望不断迁居,经丹阳句容、会稽、山阴、吴宁,最后到达松阳县;他在松古平原上过着驾舟江浦、横竿垂钓的隐居生活。

古人十分重视安葬之地。叶望认为松阳卯山是风水宝地。他为子孙后世立下遗嘱:“叶落归根”。叶望卒后,葬于卯山西南麓。其后裔人才辈出:其子叶遂(吴将军、蔡州刺史)、曾孙叶胤(晋侍郎)、玄孙叶琚(晋钱塘令、幽州刺史)、六世孙叶俭(晋折冲将军、永嘉太守),他们虽然都出仕天南海北,但最终回到卯山。

叶望后代世系:叶望—洪—肃—智(二子:天亨、天胜)—27世天亨—俭—续。。。。27世天胜——硕

西晋时,叶望玄孙叶璥官至蔡州刺史,迁居长安;其兄叶琚所生四子:长子叶硕,迁居睦州新安;后裔迁居黄山、景德镇、建德、兰溪、龙游等地。次子叶俭,官居车骑常侍、折冲将军兼苍梧太守,致仕后回卯山定居。季子叶游,迁居福建建安,唐建州刺史叶灏是其十六世孙。四子叶愿,迁居衢之西安。

广东叶氏是叶俭之后。开基祖为叶颙、字子昂、南宋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至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宋末元初叶顒六世孙叶映玉(号五郎)从福建长汀县迁至上杭中都古坊开基,叶映玉乃叶剑英元帅之十七世祖。

唐朝时,四十一世叶国重生有五子,长子叶一源,随李世民东征阵亡,谥“武义”。次子叶世强,官至中宪大夫,卒赠“忠义王”。其孙叶法善应唐高宗征召,“显庆中,高宗闻其名,征诣京师,将加爵位,固辞不受,求为道士,因留内道场,供待甚厚”。他先后历经高宗、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五朝,为睿宗、玄宗的国师,位至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兼景龙观主,为道教一代宗师。

叶望以后,松阳叶氏名人有:叶国重、叶一源、叶世强、叶世雄、叶世彪、叶慧明等。叶世雄生有万期、万会、伯会、金石四子,叶世彪生有文成、文玉、文兴、文定四子,叶慧明生有法善(道元)、法喜(道宗)、法兴(道威)三子。上述人物,志书、宗谱都均有记载。叶法喜,字道宗,唐玄宗时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其子叶珊,字良器,为唐玄宗时大中大夫。

叶法善家族,上下七世为黄冠,祖孙三代成宗师,兄弟进爵封王侯;宋尚书左丞叶梦得家族,七代出进士、祖孙拜翰林、累世任官宦;宋尚书左仆射叶顒家族,一门十进士、八监司郡守;明三朝元辅叶向高家族,书香门第、官宦迭出;清提督学政叶观国家族,五世八翰林,创福州 “六子登科”之先河;

两宋之交,松阳叶硕后裔,两浙路使叶义问、叶梦得是高宗的重臣,二人为南宋抗金立国创下赫赫功勋。《宋史》列传中叶姓人物有12位,其中叶清臣、叶梦得、叶法喜、叶义问、叶衡、叶颙、叶梦鼎等都是叶望裔孙。黄庭坚赠状元叶梦鼎诗云:

阆苑仙翁福寿遐,身为龙首带冠花。文章御殿无双士,富贵皇朝第一家。

三代盛名标上国,七闱声誉播中华。男儿有志当如此,宜立金銮扫白蔴。

两宋时期轻武重文,江南叶姓顺应潮流,重教育、重知识、重人才,诗书传家,缵缨累世。宋尚书左丞叶梦得系叶望三十七世孙,生有栋、桯、模、楫、橹、橩六子。叶梦得避乱居松阳,卒葬青蒙豹坞山。后裔叶岩迁丽水;叶嵘迁松阳界首;叶秀实迁浙江永康;叶篑迁浙江余姚;叶橹后裔居于缙云、金华、仙居、余姚、慈溪等地;叶笃迁龙泉。叶梦得后裔人口蕃衍已达十多万,为江南叶姓重要宗支。

叶梦得伯父叶勤,名佩,字朝兴,宋熙宁九年(1076)进士,官知广德军。叶朝兴生三子:庄、袤、进(迁苏州)。长子叶庄,名梦安,官至开封丞。子叶从迁居婺州,曾孙叶大经,宋未任驻闽制置使,元初避难广东梅县,遂成为广东主要开基祖之一,叶挺将军是其三十二世孙。叶大经后裔还迁徙至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台湾等地。

唐朝末年,黄巾军起义,天下大乱。叶朝兴次子叶袤(正确写法是衣字中间一个“失”字),迁居徽州歙县黄墩。叶袤(叶氏45世)是叶法喜八世孙,其子叶德,孙叶楙春。《叶氏族谱》载:“叶楙春,字元始,号起皇,长兴中以司兵参军保新安,敕镇金陵,封为户部侍郎,召进京畿,加领金紫光禄大夫、兵部尚书。及唐晋易命,遂释兵道。过沙堤,见山川之形胜,时诸昆弟分裂,公亦志迁焉,卜居华山之麓,世为沙堤叶氏。配歙州溪南吴氏,封夫人,合葬大园里。”

  

五代至宋以后,叶楙春后裔分播于徽州的祁门、黟县、歙县、及周边的桐城、贵池、无为,以及两湖、浙、赣、鲁、豫等地。宋朝,叶楙春裔孙人才济济,叶礼为邵武军教授;叶裕为黟县尉、将士郎;曾孙叶泽,官居黟县从政郎;玄孙叶希圣任望江县主簿,赠奉政大夫;明初叶尚达,进士及第,授予嘉兴太守,赠朝请大夫;叶太华为大理寺卿、荣阳郡守;十二世叶庚三为理学名儒;叶本兰为滨州州判;叶良奭进士及第。叶道蓁任上犹县令,叶道美任游击将军。

沙堤十七世叶文相,字时佐,生于明朝弘治年间,谱载其“有气节,不附权贵”曾游九华山,见秋浦上安山水如画,有桃源之美,遂举家迁居秋浦(贵池)上安里。后世发展为池阳(池州)望族。叶文相五世孙叶天奇,字乔宇,号幼山,生于明嘉靖庚申(1560年),任四川主簿,署黔江知县。贵池叶氏称“谷治堂”。

  

叶文相以下世系:文相(四子:茂宗、通、广、四)——茂宗——廷秀——良相——天奇(子春、灿)……

茂通(五子:廷秀、钦、荣、元、辉)——廷荣(六子:良臬、臣、升、昆、栋、材)——良栋(四子:天佑、赐、道、启)……

《叶氏族谱》载:“(沙堤)二十二世传至德茂公,奉先大人道嗣公迁潜山北乡闵山之麓里仁叶湾,是嗣公又为吾叶氏岳西之始祖也……” 谱又载:叶良栋(生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长子叶天佑,生卒未详(由其父推之,应为万历戊寅1578年前后),配赵、胡、桂、方氏,迁潜山县北乡清慎里六甲,生子七:道嗣、耀、徵、植、美、满、修。

叶道嗣是此支叶氏迁潜始祖。叶道嗣、叶德茂父子由贵池迁居潜山县北清慎里闵家山(今岩河乡里仁村),迁居时间应在万历年间。闵家山是一个群山环抱,溪流清澈,风光优美的山冲。后因叶氏日益繁荣,人丁兴旺,当地人将叶氏集居的地方称为叶家湾。叶道嗣父子卒后同夫人桂氏即安葬于叶家湾老屋旁虎形坟山。叶道嗣之子孙均安葬于叶家湾。叶德茂生五子:自长、自潜、自柏、自广、自乐,兄弟分迁于五河镇的闵家山、茅山、桃李等地。

叶德茂之孙叶高标于明末清初迁居霍山县南乡,卒后与其子崇璋、崇理同葬于何家岭虎形牛眼宕(今岳西县黄尾镇平等村花岩组)。

经数百年繁衍,岳西县闵山叶氏后裔,播迁于菖蒲镇、黄尾镇等地。

岳西、霍山叶氏“谷治堂”,清朝嘉庆年间叶氏修谱,乡邻柳畈人内阁中书柳际清为之写“序”。清同治十年再次修谱,钦差大臣太子太保两江总督文华殿大学士曾国藩为其赠序。

今安庆市叶氏与岳西县同源的还有:源于婺源的桐城叶氏,其始祖叶林秀,唐末五代人,世居婺源,传至二十一世叶贵,明初移居桐城西山余家冲。

潜岳“一本堂”九支先祖,均于元末来自江西修水县吴城镇,后裔覆盖潜山、岳西、桐城、怀宁、太湖、望江、英山数县,以及陕西省、浙江省各地。

怀宁县叶氏始迁祖盛二,字相维,一字大缘,原籍江西鄱阳县,于明洪武二年避兵燹,迁居怀宁(今安庆市)渌水乡黄泥山下,卒后葬于此山,后人遂名其山为大缘山。

文末特别说明一件事,长期以来,由于“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误传了一个错误的信息——叶公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现经专家考证,叶公好龙事出有因,叶公生活的时代,正是“夷夏之变”的特殊文化时期;叶公是一位龙文化的爱好者。他在叶邑大兴水利工程,造福于人民,但又谨慎地担心兴修水利工程会给老百姓带来过重的负担。龙是水神,他绘龙于室,是祈求龙对水利工程的保护。专家认为叶公治叶时的经历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社会背景,是叶公好龙寓言故事产生的原因。

龙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中国自古就有崇龙、爱龙的传统,叶公好龙,可以认为果有此事。艺术与现实并不完全相符。  

叶姓家族因叶公沈褚梁、叶望、叶俭、叶法善、叶法喜、叶梦得、叶剑英等先贤传承与提炼,终于形成了一种以龙的精神为特征的“自强不息,奋勇向前”的姓族文化思想。因为叶氏文化的熏陶,叶氏家族在历史的大潮中不断发展壮大,始终傲立于中华姓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