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氏郡渤海郡
时间:2021-3-12 来源:家谱馆幸姓展区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926年),渤海郡为辽太宗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河间哀王薨,无后,国除,分为河间、渤海、广川三郡。渤海郡治浮阳(今河北沧州沧县旧州镇)。至西汉中后期下辖:浮阳,中邑,章武,柳国,阳信,高成,定国,童乡,千童,重合,重平,高乐,东光,阜城,修市,南皮,景成,参户,束州,东平舒,文安,安次。相当于今河北省沧州市东部、天津市东南部、山东省德州市东北部(乐陵,庆云一带)、山东省滨州市北部。
渤海郡,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
南朝宋孝武帝侨置,治临济城(今山东高青县高苑)。属冀州。北魏、东魏属青州。北齐废。
隋大业三年(607年)以沧州改置,治阳信县(今山东阳信县西南西程子坞)。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滨州市、商河县以北,乐陵市庆云县及河北省南皮县以东,黄骅市以南,东至海。唐改置为棣州。
西汉行政区划国别:中国 朝代:西汉 都城:长安
行部 ▪ 郡
司隶校尉部 ▪ 京兆尹 ▪ 左冯翊 ▪ 右扶风 ▪ 弘农郡
▪ 河内郡 ▪ 河南郡 ▪ 河东郡
豫州刺史部 ▪ 颍川郡
兖州刺史部 ▪ 陈留郡 ▪ 山阳郡 ▪ 济阴郡 ▪ 泰山郡
▪ 东郡 ▪ 城阳国 ▪ 淮阳国 ▪ 东平国
徐州刺史部 ▪ 琅邪郡 ▪ 东海郡 ▪ 临淮郡 ▪ 泗水国
▪ 广陵国 ▪ 楚国
青州刺史部 ▪ 平原郡 ▪ 千乘郡 ▪ 济南郡 ▪ 北海郡
▪ 东莱郡 ▪ 齐郡 ▪ 淄川国 ▪ 胶东国
▪ 高密国
凉州刺史部 ▪ 陇西郡 ▪ 武威郡 ▪ 酒泉郡 ▪ 张掖郡
▪ 敦煌郡 ▪ 金城郡 ▪ 天水郡 ▪ 安定郡
▪ 西海郡
并州刺史部 ▪ 太原郡
朔方刺史部 ▪ 朔方郡
冀州刺史部 ▪ 魏郡 ▪ 巨鹿郡 ▪ 常山郡 ▪ 清河郡
▪ 赵国 ▪ 广平国 ▪ 真定国 ▪ 中山国
▪ 信都国 ▪ 河间国
幽州刺史部 ▪ 渤海郡 ▪ 上谷郡 ▪ 渔阳郡 ▪ 辽西郡
▪ 辽东郡 ▪ 玄菟郡 ▪ 乐浪郡 ▪ 涿郡
▪ 代郡 ▪ 广阳国 ▪ 右北平郡 ▪ 沧海郡
▪ 真番郡 ▪ 临屯郡
扬州刺史部 ▪ 庐江郡 ▪ 九江郡 ▪ 会稽郡 ▪ 丹阳郡
▪ 豫章郡 ▪ 六安国
荆州刺史部 ▪ 南阳郡 ▪ 江夏郡 ▪ 桂阳郡 ▪ 武陵郡
▪ 零陵郡 ▪ 南郡 ▪ 长沙国
益州刺史部 ▪ 汉中郡 ▪ 广汉郡 ▪ 犍为郡 ▪ 武都郡
▪ 越嶲郡 ▪ 益州郡 ▪ 牂牁郡 ▪ 巴郡
▪ 蜀郡 ▪ 汶山郡 ▪ 沈黎郡
交阯刺史部 ▪ 南海郡 ▪ 郁林郡 ▪ 苍梧郡 ▪ 交阯郡
▪ 合浦郡 ▪ 九真郡 ▪ 日南郡 ▪ 珠崖郡
▪ 儋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