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项姓网 > 项氏郡望 项氏郡望

巢湖洁己堂项氏是否来源于歙县桂溪?

时间:2021-3-11 来源:家谱馆项姓展区
巢湖洁己堂项氏是否来源于歙县桂溪?

    

巢湖洁己堂《项氏宗谱》记载,第一祖昌世公元初迁来巢县。昌世公父亲为海阳派崇朴公,崇朴公由三子,昌世为第三子。

虽说巢湖宗谱记载昌世公来自于辽西,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一般项氏均称“辽西郡”,大多数均说自己祖先来自辽西。但说祖先来自辽西一般是指周朝时期,并非是指当地的始迁祖。巢湖宗谱已经说明,昌世公父亲来自海阳派,而海阳一般指徽州、休宁一带。所以所巢湖项氏应该来自徽州。

查1811年《桂溪项氏族谱》,在均安门世系中查得一则世系与洁己堂项氏世系相近,今录如下,以备参考:

        十三世:举能,父守约,母朱氏,行一,名正五,字才甫,元配长垓程氏,生子三:武、艾、昌。武元配程氏,继配程氏,无嗣。

        十四世,艾,元配草市孙氏。详弟昌名下。

                昌,元配草氏孙氏。

              《桂溪项氏族谱》注:公昆仲两房宋守卓公暨元至正甲辰廷彰公谱、明洪武己未季宜公谱、正统辛酉勉生公谱皆载云艾公、昌公娶草氏孙氏往淮不归而绝,嘉靖乙丑谱于二公名下仅记迁淮二子,雍正丙午往访并无公后。

             从上面注释可以看出,艾公、昌公于宋末元初往淮未归,从宋守卓公修谱(注桂溪守卓公修谱为德佑元年乙亥1275年)至元至正甲辰(1364)桂溪廷彰公修谱时均无音信。桂溪守彰公修谱时间1275年已经是元朝至元十二年,说明艾、昌公在这之前已经离开了桂溪。与巢湖洁己堂项氏昌世公元初迁巢湖吻合。桂溪项氏宗谱几届均说艾公、昌公迁淮而绝,只不过是猜测,后来嘉靖年间仅说迁淮,雍正丙午寻访就证明前面记载不准确,所以后来寻访确认。但是“淮”这个地点很广泛,泛指淮河地区。在宋末元初兵乱时期,交通信息不发达,祖先的迁徙地点很难确定,加之昌公迁出后未归,也就是说迁往地点只是口头流传,并未得到确切的认定。

           巢湖洁己堂宗谱记载,昌世公父亲为海阳派崇朴,而桂溪谱记载昌父亲字才甫,崇朴与才甫在方言中有些谐音。再说巢湖谱初修于乾隆二年(1736),与昌世公迁巢相差近460多年,昌世公资料可能是口传,这样祖先名讳流传有误差完全有可能。

        按巢湖项氏宗谱记载,说项氏分所谓八派,但巢湖宗谱记载的所谓“武义派”、“刮苍派”、“永嘉派”、“淳安派”、“海阳派”均属于大宗世系,在大多数宗谱上未有这样的说法,至于门派之说,在桂溪族谱上分的很仔细,如昌公这一支属于均安门,均安门在十四世时又分“举能派”、“举直派”、“举远派”、“应凤派”、“应龙继派”、“应麟派”、“应辉派”、“应炜派”、“应烔派”、“洪派”、“英派”等。昌公属于“举能派”。巢湖宗谱虽说所分的派系与桂溪谱上所分的派系不同,但证明巢湖当时流传着先祖有分派系的说法,只是时间长久,不知道派系的名字。所以出现了所谓的“武义、刮苍、永嘉、淳安”等派的说法。

        按说海阳派应该属于休宁,但桂溪宗谱上位记载昌世公及以上世系未记载休宁,但值得注意的是,桂溪谱上记载的艾公、昌公均娶草市孙氏,查1811年《桂溪项氏族谱》草氏这个地点在休宁,而且草市这个地方也有桂溪项氏迁往居住。

      按上分析,桂溪宗谱上记载的十四世昌公应该就是巢湖洁己堂项氏的昌世公。

  

安徽项氏宗亲联谊会   项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