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世祖思让公,于明朝弘治年间,先是迁徙山东昌乐县东南50里荣家阳阜,后又徙居河南柘城安平。买地建房盖楼定居,称为荣楼村,公为荣楼支系始迁祖。
先祖迁徙路线
第一始祖子祺公始居汶上县厌次村;
32世廷相公由厌次村迁居汶上城北大庄堤口;
55世好乐公随兄由大庄堤口迁居汶上城东周村;
58世铜公由周村徙居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柳枝村;
60世成公由洪洞县柳枝村徙居山东新城崔楼;
63世思让公由崔楼徙居河南柘城安平荣家楼。
历代先祖
1世祖 旂 唐雩娄伯 宋厌次侯
2世祖 金度
3世祖 曰玠
4世祖 增禔
5世祖 缵绪
6世祖 存信
7世祖 任时
8世祖 世胄
9世祖 元凯 周末逸士,有留日记省事篇
10世祖 宝珠
11世祖 开子
12世祖 咸扬
13世祖 於清 汉校书郎
14世祖 怀珍
15世祖 进级
16世祖 枚卜
17世祖 占鳌
18世祖 允始
19世祖 家宜 著作修身要言数则
20世祖 万年
21世祖 协陶
22世祖 承统
23世祖 宗雷
24世祖 欣注
25世祖 百颂
26世祖 以续
27世祖 心直
28世祖 乾
29世祖 铨
30世祖 思齐
31世祖 慕回
32世祖 廷相 南北朝儒士,留家训十数则
33世祖 意如
34世祖 仰闵
35世祖 安邦
36世祖 大池
37世祖 轸
38世祖 勖
39世祖 国材
40世祖 可爱
41世祖 坤
42世祖 知命
43世祖 烜 唐大顺授鸿胪寺少卿
44世祖 绍孔
45世祖 调
46世祖 瑞芝
47世祖 碆
48世祖 习易
49世祖 仁制
50世祖 周普
51世祖 粸
52世祖 守拙
53世祖 迎喜
54世祖 希雍
55世祖 好乐
56世祖 伦
57世祖 方裁
58世祖 铜
59世祖 渠
60世祖 成 崔楼荣氏始迁祖
61世祖 四公
62世祖 得辛
63世祖 思让 河南柘城安平荣楼荣氏始迁祖
宗谱文献
河南柘城安平荣楼支系合谱序
吾荣氏荣楼支系,六十三世祖思让公,于明朝弘治年间,因经商贸易,徙居河南柘城安平。买地建房盖楼定居,是为荣楼村。公为荣楼支系始迁祖。
思让祖有三子,次子花富公徙居江苏省沭阳县华冲集,是为华冲支系始迁祖。思让公承鹤西游,老夫人思女心切,三子英公,奉母命回山东昌乐县荣家阳阜探女,遂定居焉,是为荣家阳阜始迁祖。荣楼支系皆是长子花寿公之后裔。
吾支系曾盖庙修桥,施舍义田,扶贫济危,广行善举,远近闻名,世德相继,祖上遗风。
本支系迁豫五百年以来,与老家及同支失去联系。去年六月,山东淄博崔楼荣氏六十世祖成公后裔联谊会,托敦富、印亭、若祯三位宗亲来豫共商合谱事宜,还转告我们,花富公及英公支系都已经联系上,可以同时进入合谱。还给我们送来总支祭祖光盘,家史宝贵资料。宗亲们看后缅怀祖德,心潮起伏,喜观盛举,热泪涌动,由衷感激,言语难表。按总支合谱规定要求,将支系谱汇编成册,上报谱馆,得与老家及同支合谱。
告慰祖灵,夙愿终了,寄语后代,永远铭记。
公元二〇〇八年金秋
先贤荣子八十世孙金楼谨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