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梅姓网 > 梅氏郡望 梅氏郡望

浙江云和县浮云梅氏

时间:2021-3-10 来源:家谱馆梅姓展区
浙江云和县浮云梅氏

  

     浮云梅氏第1代始祖梅陵公为梅姓始祖梅伯第68代孙,于唐初年迁到处州浮云,与稍先一些年(刘宋时期)迁入的浮云柳氏一道开创浮云基业。梅氏创建了浮云黄溪村(现云和县城老城中街)。到大宋年间,浮云王氏迁入,至此,云和三大开基祖姓形成。在梅氏的带领下,柳梅王子孙精诚团结,共同开创浮云的生产建设和社会建设,人丁不断兴旺,到明景泰3年(公元1452年)圣上下旨设立云和县。至今云和人都称呼“柳梅王”为云和建县三大祖姓。

     唐初浮云一带属原始森林,柳氏只获得简单和生存空间而已。梅陵公来了之后,带来了唐代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浮云的各项事业才得以全面发展。梅陵死后安葬在城北宝地鲤鱼山的正中央,受到了柳梅两姓的共同祭祀(此墓文化大革命被毁)。

     自梅陵公始,浮云梅氏在云和生生息息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虽然一千多年来浮云梅氏有不断迁往外地,但现如今浮云梅氏仍然是云和的望族。

     浮云梅氏迁涉过程中有两个“大梅小梅”值得一提。其一是,梅陵公第16世孙迁往青田大漈(现为景宁大漈)、梅坪后,大漈一房后代比较旺盛,是外迁的浮云梅氏最为集中的村落,这样就将留在浮云当地的为“大梅”,迁往大漈的为浮云的“小梅”,意为主地为大,迁出为小。其二是,大漈梅氏发展到一定时期,有一房犯了族规,被大漈梅氏开除出族,这一被开除的大漈梅氏无路可走,就又反回到了浮云,浮云大梅收留了他们。后来这一支从大漈梅氏返回浮云的梅氏,大漈梅氏族人就称之大漈小梅,简称“小梅”,而将留在大漈的梅氏称之为大漈大梅,简称“大梅”。现如今的大漈小梅在浮云生活的最长辈就是梅显芝(住云和中医院老宿舍一楼三儿媳单位分的老房子),身体硬朗,他有4子,大的自办玩具厂,老二在云和电力公司上班,老三在云和农机厂上班(农机厂破产后待业在家),小四在杭州市某银行工作。

     浮云梅氏除县城外,县或内最有影响的就是张家地村梅氏了。张家地是一个乡所在地村,常驻人口近800人,其中梅氏约点50%。张家地梅氏有迁到世界各地的,其中台湾就有一个分支。国内有迁到上海浦东新区的梅炳坤一支,在上海浦东新区有8直大户。还有迁到浙江省湖州市的。有迁到处州丽水市区的,有迁到处州十县好龙泉的,有迁到景宁的。在云和县内更是望族,有卫生局长梅显平,公安纪检书记梅显云,人大常委梅金火,县国税局科长梅丽伟,农合行督察主任梅泉宝等等一大批工作人员。还有全乡解放60年来考上浙江大学的两个学生其中之一就是现任丽水日报社主任编辑的梅显才(浙大园艺系毕业),进入21世纪后唯一考上一本院校(北京的华北电力大学)的梅杰(现为大二)。

  

资料链接:云和县历史沿革

     明景泰三年(1452),分丽水县之浮云、元和乡之半建县,取名云和县。

     云和县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 1452年),由原丽水县浮云乡和元和乡的各一半合建而成。明嘉靖元年(1522年),开始在东仁坊和西成坊附近设置东西2个关门,东门称“宾炀”(亦名仰京),西门称“阜民”(亦名通福)并建楼各3间。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在两个关门的旧址上建筑了城门,并左右环以墙墉。乾隆四十年(1775年)、嘉庆十三年(1808年)两度重修再建,增设了南北迎薰和拱辰两个城门,改称东门,“宾炀 ”为青阳门,西门“阜民”为阜安门,各城门上均设置了楼阁,城门间用砖块,卵石构筑了矮墙。至此,云和古城框架基本形成。此后虽经道光、咸丰、光绪年间的几次修葺,古城的面貌、规模仍无多大改观,而后城门和大部分城墙也未完好保存下来。到解放前夕,云和城区面积仅为0.56平方公里,只有一条长不足1000米,宽10米用石砌成的浮云街道(今解放街)。大部分居民沿街道两侧聚居,房屋低矮破旧,商店稀疏,公共设施简陋。

     民国十四年(1925年)国民党云和县临时党部成立。十六年(1927年)5月解散。同月20日,国民党云和县独立区党部成立。十七年(1928年),改称云和县党务指导委员会。十九年(1930年),复称云和县独立区党部。民国三十年(1941年)6月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抗日战争期间曾为浙江省临时省会所在地。

     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城关镇、云和镇)均为县治所在地。1958年,云和并入丽水县。1962年,划出原云和、景宁两县复建云和县。1984年,云和县又分为云和、景宁两县。 2001年11月16日,同意云和县撤销沙溪乡扩大云和镇行政区域:撤销沙溪乡建制,并入云和镇。云和镇辖36村、10居,驻中山路376号(原址)。

  

  

浮云梅氏流派直系图谱

(据梅氏宗谱〈世系〉)

  

  梅伯(梅氏得姓始祖)--违--炳--昉--恰--育--景--恽--逸--源--绍--晋--凭--藏--言--定--侨--舒--遇--静--庆--宗--茂--智鋗--适--钦--併--廋--谨--安--宁--纯--颐--匡--谦--福--肃--宠--仲领--志--授--庆--贺--略--隆--元辩--湧--德--舆--颐--珣--进雕--慎--标--仲戕--广--元齿--崇--思立--昙--稷--颗--则--光--护--良--琦--陵(梅伯第68代孙,自会稽迁浮云采真里。浮云梅氏第1代始祖)--明--珉--养--珪--璋--琰--举--琭--系--郢--彦松--常--珍--询--奉国(奉安、奉因、奉熙、奉乾、奉诚)--日皎--林--盛--百五--千三--万九--福五--寿七--伯祥(梅伯第92代孙,张家地村第1代始祖)--永昌--马留--子辰--孙礼--广吴--积仁--长增--郁然--春友--时裕--正高--方灏--庆德--嘉模--敦惠--有顺--永富--显财--盛涛(梅伯第113代)--振--明--帮  (_梅志提供)

笑寒提问:“梅源梯田”与云和梅氏有关系吗?

     梅源梯田是云和县的风景名胜,它的命名到底与云和梅氏有无关系呢?

     梅源梯田位于浙江省云和县崇头镇,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丽龙一级公路12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20公里,有三级油路相通,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梯田群,为一处自然景点。摄影者在公路上即可以拍摄,12公里处的吴坪村和18公里处的下洋村是主要拍摄点,该景点拍摄线路长,可以容纳大量旅游者。

     梅源梯田海拔300—800米,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规模较大处垂直高度达500米,横向伸延3000多米,纵向延伸1500余米。梅源梯田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而上,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如行云流水,潇洒柔畅,规模壮观,气势恢弘,磅礴大气与细腻爽洁的点线相谐,形成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具有面积大、线条好、形状美、立体感强等特点。周围环境优美,山、水、梯田、村庄被和谐地融为一体,在晴朗的条件下,阳光的反衬还会呈现出美丽惊人的色彩。

     梅源梯田由于海拔较高,田中的水和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受气流影响而形成云海,水份又被林木充分吸纳,化为云雾烟雨,驻于高山丛林,山巅与田间时常白云缭绕,使之出现虚实与层次,组成一幅幅变幻莫测的天然画卷。

  梅源梯田,以种植水稻为主,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由当地人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去修堤筑埂而形成。梅源梯田体现了在漫长岁月中山区人民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坚强意志,表现了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建设家园中的智慧和力量。

  梅源梯田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春来水满田畴,如串串银链挂山间;夏至佳禾吐翠,似层层绿浪排苍穹;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雪兆丰年,若环环白玉砌云端。拍摄梯田之余还可以拍摄梅源原始独特的村庄及变化多端的云雾,冬天还可以拍摄雪景和雾淞,创作内容非常丰富,景色变幻莫测,使摄影者每次都有不同的惊喜,每次都可以拍摄到不同的风光。梅源梯田摄影与坪垟岗江南畲族风情文化村及云和湖瓯江帆船摄影相结合,是一条内容丰富的摄影游线。历年来梅源梯田以其美丽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十万知名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创作的作品更是在国际、国内影赛、影展中多次获奖、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