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家谱馆 > 曹姓网 > 曹氏郡望 曹氏郡望

郡望之彭城郡

时间:2021-2-01 来源:家谱馆曹姓展区
彭城郡,或为楚国、楚郡、彭城国。中国古代郡、国名。楚汉之际置,郡治在彭城县(县治在今江苏省徐州市)。

秦代其地属泗水郡。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封刘交为楚王,以东海郡、薛郡、彭城郡三十六县置楚国。彭城郡为汉代楚国的核心部分。景帝三年(前154年),楚王刘戊联合吴、赵、济南、菑川、胶东、胶西国诸王发动七国之乱。乱平后,楚国本应置郡,但因景帝“尊宠元王”,不忍绝其祀,故立刘礼为楚王,奉祀楚元王刘交。于是彭城郡北部数县仍为楚国,析彭城郡南部置沛郡,以楚国之薛郡置鲁国。宣帝地节元年,楚王刘延寿谋反,楚国除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徙皇子定陶王刘嚣为楚王,复置楚国。成帝元延四年(前8年),楚国领七县:彭城、留、梧、傅阳、吕、武原、甾丘。属徐州刺史部。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苏省徐州市中部、安徽省淮北市东部一带。

王莽改彭城为和乐。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封皇子刘英为楚公,十七年进为楚王,楚郡复为国。明帝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反,国除为楚郡。章和二年,和帝以楚郡置彭城国,徙六安王刘恭为彭城王。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彭城国领八县:彭城、武原、傅阳、吕、留、梧、甾丘、广戚,至汉末不改。

魏、晋置彭城国。北魏置彭城郡,为徐州州治。隋大业三年(607年)废徐州为彭城郡,治彭城县,领十一县:彭城、蕲、谷阳、沛、留、丰、萧、滕、兰陵、符离、方与。唐武德四年(621年),平王世充,置徐州。天宝元年(742年),废徐州,复置彭城郡。乾元元年复为徐州。

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  ,江苏省省辖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的东南部,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萧县,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原始社会末期,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之后,彭城和徐州的建制称谓多有更替。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徐州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037平方公里。徐州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现辖5区、3县、2县级市。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徐州有云龙湖、云龙山、彭祖园、龟山汉墓、楚王陵、戏马台、沛县汉城、徐州潘安湖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有彭祖、刘邦、孙权、李煜、徐偃王、张道陵等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