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继琳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12月12日午时生,宝元元年(1038)年9月13日巳时殁,进士及第。妣谭氏,建隆二年8月21日巳时生,宝元二年(1039)年3月14日亥时殁。原籍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塘,公元976年移居湖南省衡阳州蓝山县新圩镇下清涵村。育四子:长子孝立、守居下清涵至今,子孙昌盛发达;次子孝息分支郴州廖家湾;三子孝道分支蓝山县下板屋;四子孝通分支蓝山县城北门外振文坊廖家巷。蓝山县下清涵村成为一千多年来中华廖氏的发祥地之一,如今继琳公后裔子孙在中华大地,在异国他乡,开基创业、繁衍生息,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廖氏宗族的优良传统,勤奋好学、勤劳智慧、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自强不息,以达到人丁兴旺,家族富强的目的。源远流长、人才辈出的廖氏子孙势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辉煌的篇章;勤劳智慧、改革创新的继琳公后裔子孙必将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于九州大地。
记载于下清涵老族谱的远祖世系:
一世祖:彦忠公 九世祖:仲和公 十七世祖:儒林公
二世祖:继绪公 十世祖:天申公 十八世祖:希贤公
三世祖:通元公 十一世祖:价宗公 十九世祖:天禄公
四世祖:悟正公 十二世祖:郭公 二十世祖:欣仁公
五世祖:君期公 十三世祖:希正公 二十一世祖:闲圣公
六世祖:升品公 十四世祖:必达公 二十二世祖:道立公
七世祖:安宅公 十五世祖:伯龙公 二十三世祖:继琳公
八世祖:明公 十六世祖:明方公
( 注:部分字在族谱中为繁体字,二十三世继琳公之前没有详细的生卒等记载)
湖南省蓝山县下清涵村字辈:
继孝贵士世 臣念代光叔 文浦尊天道 必原添志永
俊桀庶宁昌 名显华宗祖 常存学圣贤 经典熙朝宝
联修字辈:
联志赣湘粤 誉扬泽乾坤 星晖亮寰宇 书翰贯长虹
政通倡惠美 浩海砚全球 蕃衍咸睦邻 群雄旭焕东
注:从继琳公于公元976年定居下清涵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下清涵世系
一世祖: 继琳公(下清涵)
二世祖:1、孝立公 (下清涵)、 2、孝息公(郴州廖家湾)
3、孝道公(早禾乡板屋村) 、 4、孝通公 (蓝山县北门廖家)
三世祖:1、贵旬公(下清涵)、2、贵桩公(临武县粗石江廖家)、3、贵宗公
四世祖:1、士定公(下清涵)、2、士文公、3、士清公、4、士作公、5、士仁公
五世祖:1、廖世公(下清涵)、2、世顾公、3、世实公
六世祖:1、臣凯公(下清涵)、2、臣亮公
七世祖:1、念安公(下清涵)、2、念祯公、3、念清公、4、念思公
八世祖:代山公(下清涵)
九世祖:光卿公(下清涵)
十世祖:1、荣叔公(下清涵)、2、和叔公、3、馨叔公
十一世祖:1、文康公(临武县长坪廖家)、2、文宁公(下清涵)
十二世祖:1、浦铭公(下清涵)、2、浦鉴公
十三世祖:尊赞公(下清涵)
十四世祖:天通公(下清涵)
十五世祖:道相公(下清涵)
十六世祖:1、必奇公(下清涵)、2、必彰公
十七世祖:原新公(下清涵)
十八世祖:1房、添议公、2房、添诚公、3房、添智公、4房、添辅公
湖南省蓝山县 北门廖家字辈:
孝芝鄠晨京 师邦如仕元 祥贤英国景 思孔子文宗
……
从下清涵分迁的有:
一、孝字辈有:孝道公(板屋村)、孝息公(郴州廖家湾)、孝 通公(北门廖家)。
二、贵字辈有:贵桩公 (粗石江廖家村)
三、文字辈有:文康公(长坪廖家村)
四、祖字辈有:祖赴公 (牛头山)
五、虎形村等等。
广东省乳源县云岩宗系
北门廖家字辈:
孝芝鄠晨京 师邦如仕元 祥贤英国景 思孔子文宗
广东乳源、乐昌
文彦希世廷 仲大必有成 仁彝宗祖德 忠厚谨聪明
新增字辈:
功绩恢先绪 兹和启后人 兴斗一天焕 科甲万代兴
……
湖南省宜章县栗源堡与黄沙堡仁恭水字辈排行:
祖功宗德 安富尊荣 世代光显 辉耀家声
贤才济美 久运成享 书开牟友 克广后昆
……
湖南省宜章县栗源堡与黄沙堡人工水廖氏是从广东省乐昌市云岩镇迁来的,迁到湖南已经三百多年。